分卷阅读131

推荐阅读:我以神通证道长生龙族:沉吟至今九域凡仙我在现代留过学克拉夫特异态学笔记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明末钢铁大亨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再少年诸天:一切从拜师九叔开始!

    当时她许是气疯了,竟然眼皮都没眨一下,便教人将阿榴丢入了江中。
    阿榴可恨,却罪不至死。
    那李俊亦可恨,他竟然说五百年前与自己的郎君是本家,他也配
    可黥刺于面乃是酷刑,她竟然不假思索地教人那么干了。
    ……
    明晃晃的月光照进来,韶音借着月色端详自己的手掌。
    她生了一双漂亮的手,皮色白皙,手指根根修长,指尖纤细若春葱。
    翻手过来,她的眼睛不由睁大了。
    从前掌心纹路清晰,不知从何时起,原先那一道道清晰的纹路生发出了复杂的缠绕,夜色中看着竟像是一个字:权。又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吸引着她,令她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
    韶音一惊,掌心整个蜷起,心里砰砰乱跳个不停。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权力在手,稍有不慎便可滥用,事后回想,不免令人心惊肉跳。当时的自己,仿佛已经不是自己。
    一个更尖锐的设想仍盘桓在心头:设若阿泠昏迷之际趁机索要粮草,自己会不会答应她,答应之后又会不会反悔
    阿泠不是那样的人韶音清楚,可这个假设依旧困扰着她,似乎预示着在将来的某一日,她还会遇到这样的两难。
    窗外一牙上弦月静静地照着,万古长江在都督府北侧的北固山下奔流不歇。
    涛之起也,随月盛衰,阴晴圆缺,潮涨潮落。
    乌衣巷的女儿嫁到北府,秦淮河、扬子江汇入浩荡长江,人生陡然开阔,命运的波澜起伏却也愈发不能自主。
    人生还有多少个不由自主,譬如暗礁潜伏,在前方某处静静等待。
    一连数日,韶音情绪消沉,怏怏不乐。
    这日雪后初霁,阿雀挑帘进来,两个脸蛋冻得红扑扑,“小娘子!”她的声音里也透着一股雀跃劲。
    韶音一时被她感染,脸上也带了笑意。
    “小娘子快看看,这是什么”
    阿雀献宝似的将一只皂囊双手递上挤眉弄眼道:“郎主来信啦!”
    第83章
    皂囊尺把长,呈长条状,一看便知里面盛着个有棱有角的封检。
    “写的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竟然还要皂囊重封。”
    韶音腹诽着,手已经摩挲上了囊袋收口处那方醒目的印文:会稽都督之印。
    新晋会稽都督日前走马上任,正是自家郎君李勖。
    冯毅在西线接连失利,前脚丢了历阳,后脚又失了整个豫州。司马德明眼睁睁地看着何穆之的大军一点点逼近建康,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日之内连发三道诏书对冯毅严加申饬,又从徐、兖二州紧急调遣了五千人马前去支援。
    然而各州守军多是老弱病残之属,即便剔除了那些实在不成样子的、额外新补进去些壮年吏役,依旧是一群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除了擂鼓助威以壮声势外,当不得什么大用,更别提扭转乾坤。
    紧要关头,会稽王撑着口气给爱子出主意,一番感时伤事、感慨良多的交待浓缩起来不过俩字:换帅。
    德明愁眉苦脸道:“临阵换帅,必致朝议纷纷,为之奈何”
    会稽王勉强咽下喉头涌上来的几口老血,自觉仅剩的半条残命又去了大半。喘息一阵后,声音听起来倒格外平静:“宁馨儿!动动你的脑子,冯毅有个好岳家,李勖就没有去寻谢津,他自有办法!”
    德明恍然大悟,当即卑辞厚礼,亲自到谢府拜会久未谋面的谢太傅。
    那日虚静台烟气袅袅,满室芝兰香气,谢太傅宽袍大袖,意态闲适,望之一如世外之人
    听德明说了来意,他一时也不置可否,只摇着麈尾淡淡道:“谢津如今是个闲散之人莳花弄草、调香烹茶而已,于朝政庶务早就封心,承蒙陛下不弃,这才担着个太傅的虚名。小郎君柄国之臣,心中自有韬略,用谁、不用谁,想来皆是为社稷之故,谢津岂敢妄言。”
    “……太傅自谦了!”德明将笑堆满了脸,心里直恨得冒烟:老贼拿腔作调,倒是会摆谱!
    “太傅肱骨之臣,社稷之镇山石也!我大晋的江山可以一日无德明,不可一日无太傅!眼下朝廷背腹受敌,西有何逆,东有道匪,小子虽呕心沥血、苦苦支撑,到底经事甚少,不怕太傅笑话,近日实在是……实在是有些焦头烂额!”
    德明将姿态放到了地上长吁短叹了好一阵,愁眉苦脸的模样,看着倒是比谢太傅还要老成几岁。
    谢太傅慢悠悠地品茶,小口微啜,草木之精华半点都不糟蹋。
    见他始终没有接话的意思,德明只好将撂到地上姿态又往坑里埋了几寸,上赶着将话往前递。
    “头前是德明看走了眼,如今想来深为懊悔,所幸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若李将军能尽快平定匪乱,开赴东线都督全局,想来何逆早晚必除,我大晋子民亦可高枕无忧。”
    谢太傅这才点点头,亦叹出了一口忧国忧民的长气,“小郎君所言甚是啊!只是匪众顽固,又极擅妖言惑众之术,虽只剩残兵败将,病根却埋得深广,一如陈年疮痈,短时内恐怕不能一举拔除。”
    德明深深吸了一口气。
    “贵婿仁恕,怀着招抚纳降之心,这匪患自然是难以根除。”
    李勖只带着一千人上阵,几天就把长生道三万大军打个七零八落,如今匪徒被他打得只剩下了不足三千残余,他却又忽然打不动了。
    三天一胜,五天一败,打得忸忸怩怩、欲说还休,知道的是杀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调情。
    德明心底有气,实在忍不住,因便顶了这么一句。
    谢太傅闻言不禁呵呵地笑了几声,亲手为他斟了一盏败火的陈皮松针茶。
    “老夫一介腐儒,哪里懂得什么将兵却敌之道,若是小婿贻误战机,以致浙东之乱久不能平,小郎君还是趁早另换良将为宜。我大晋在尊君和足下治下人才济济,想来必定不乏将才。至于小婿之罪,还望小郎君秉公论处,谢津绝无二话。”
    德明这会儿终于体会到了几分会稽王的感受,怄得几欲吐血。
    但凡有一麟半爪的良将可用,他也不会到这里来低三下四地求谢津!
    困守在临海郡的长生道匪如今是不停地往外放消息,到处扬言李勖有不臣之心,虽则王微之以此为借口不教李军入城,司马德明却没在这件事上犯糊涂:匪徒之所以如此便是被李勖打怕了,若是朝廷真撤回李勖另换旁人那便是中了他们的奸计。
    等到长生道匪重新占领三吴,那时候才真的是背腹受敌。
    德明心里将谢津老匹夫恶狠狠地骂了一万遍,猛吞了几大口苦茶,这才重新堆起笑脸。
    “太傅哪里的话,李将军能征善战,人所共睹,小子也不懂排兵布阵,方才不过随口一说,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8/28684/170116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