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王晓青 ?冉冉升起(七)
推荐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林北、抢个夫君来冲喜、谍云迷踪、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女友订婚宴上私奔?我灭她全族、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重生2010,国士无双、
如果平时,王晓青肯定要逮着章麦可问:回家为什么不打电话?为什么不让我找个车去接你?
但是今天王晓青也不高兴,她感觉章麦可像是故意查岗查哨一样,故意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跑回家来。而她恰好今天又出去吃饭,没功夫去管大小宝的事。
三个人坐下之后,程强看他们两口子脸色都不太好看,所幸他和他们俩都熟悉,也知道他俩的爱好,就自作主张点了些吃的。三个人还要了点啤酒,那时还没有禁止酒驾,程强说:“我还是少喝点吧,你们俩白天都累了。到时我开车。”
王晓青和程强都刚刚吃完饭,自是不怎么吃,麦可一个人在那里捡喜欢的羊肉串和鱼吃了些,又喝了点酒,才想起来问他俩:你们晚上谈什么呢?继续合作,员工理财?
王晓青本来想和麦可讲的私房话,比如魏总找她说魏太太要理财,又或者是高总夫人要理财,或者是小李告诉她的那些员工要求理财的事情。但是有程强在场,她不愿意让程强知道太多她在公司内部备受压力的事情,所以只淡淡地说:是啊,我了解下他们公司到底是怎么做的。
王晓青这副表情,章麦可很熟悉,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麦可都会知趣地闭嘴。但今天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喝了几杯啤酒的章麦可似乎并不打算这样做,相反,他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程强,你读了三年的金融学的研究生,告诉我世上有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
程强觉得章麦可挑起的这个话头有点怪,但还是接住了:那要看你怎么设置这个问题的前提了?
王晓青也关心这个话题,就问: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就是你在多长的时间维度内来讨论股市的涨跌?还有一个要明确的是,你关心的涨跌是指数的涨跌、某一行业类股票的涨跌还是某一只股票的涨跌?”
“就以一年内为单位,我知道他们工会和你们签订的合同是一年期的。”
“如果单以一年为期,香港股市就曾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这是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个都市传奇,是当时的经济分析员在参考过历年香港股市的升跌而得出的结论。结论是指股市在每逢5月的时候都会开始跌市,到了6月更会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却会起死回生。”
“这说的是香港股市,我们的钱现在投的可都是大陆股市。”王晓青插话说。
“没错,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为你投资香港股市。尽管这是香港股市,但所有的股市在一年内涨涨跌跌,20%-50%的涨跌幅也是正常的。”
“但是没有谁能精准地知道哪个点到顶,哪个点到底谷。如果真有人能做到,那他就是股神了。”这回是章麦可说话了。
“你说的对,通常的人性都认为股票涨了还会再涨,股票跌了还会再跌,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精准地去踩准涨跌的节奏。恰恰是这样,因此在美国出现了以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流派,这一派的观点认为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进高价值的公司,并长期持有。只要持有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就一定可以赚到钱。但要做到这一点,你至少要学会判断三点:什么才是一家好公司,在什么样的价位买进,能够根据外在条件的变化判断公司的价值。但这种做法也极其反人性,在别人都没有看好的时候买过,并且长期持有。不容易。”
“那你说的判断谁的涨跌又是怎么一回事?”
“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判断股市的涨跌。首先以一个国家为单位来判断,比如你看日本,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日本股市走出了一个陡峭的上升曲线;但你看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日本股市就一直在谷底徘徊,现在谁也不知道日本股市何时才能走出低谷。一个投资者,如果在六七十年代进入日本股市,八十年代再及时出来,就能发财。所以选择国家和地区的上升期进入股市,很重要。按照这种地区发展理论,我们现在的股市应该整体上在上升期。”
“可是整体在上升期,并不代表没有波动,并不代表在短的时间周期内股市也会下跌。”麦可似乎不喜欢程强这种论调。
“?那是自然,即便是整体上升的股市,他也呈波浪形上升,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上升曲线。这里就要讲到行业了,每个行业都有发展阶段,比如美国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出了“漂亮50”公司,但过了二三十年,“漂亮50”公司却没有几个存在了。再比如,你看现在的计算机这么火,没准再过几年计算机行业就过时了。因此投资也要跟着行业发展走,在行业刚刚开始发展时找一家好公司。晓青总说大华的原始股上涨,就是因为大华所在的电信业处在上升期,而且大华又是龙头公司。所以找到新兴行业的龙头公司也是投资的好机会。”
“怪不得呢,原来我们公司还是龙头公司呢。”王晓青有点兴奋了。
“但这并不代表买了你们公司的股票就一定会涨。”程强沷了一盆冷水:“比如说现在我买了你们公司的股票,就这一两个月,它就涨了50%,接下来跌个30%是极有可能的一件事,那么如果你在那时急需用钱,你必须立刻马上把股票变现,那你就亏损了20%。所以一定要在给定的前提下讨论股票涨跌问题。”
“照你这么讲,操盘手的水平很重要。那你们的重要性就很大呀。”
“是这样,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赚人家的管理费?”程强倒是一副坦然的样子。
“比如万一晓青他们工会的投资亏损很厉害,你们会不会适当返还管理费呢?”
“行规是收了管理费就不再退还,这在合同里写的很清楚。”
“本来就是风险自担吗?”王晓青不喜欢麦可的语气,打断了他。
“不要打断我。”章麦可很少这么不客气。
但是今天王晓青也不高兴,她感觉章麦可像是故意查岗查哨一样,故意一个招呼都不打就跑回家来。而她恰好今天又出去吃饭,没功夫去管大小宝的事。
三个人坐下之后,程强看他们两口子脸色都不太好看,所幸他和他们俩都熟悉,也知道他俩的爱好,就自作主张点了些吃的。三个人还要了点啤酒,那时还没有禁止酒驾,程强说:“我还是少喝点吧,你们俩白天都累了。到时我开车。”
王晓青和程强都刚刚吃完饭,自是不怎么吃,麦可一个人在那里捡喜欢的羊肉串和鱼吃了些,又喝了点酒,才想起来问他俩:你们晚上谈什么呢?继续合作,员工理财?
王晓青本来想和麦可讲的私房话,比如魏总找她说魏太太要理财,又或者是高总夫人要理财,或者是小李告诉她的那些员工要求理财的事情。但是有程强在场,她不愿意让程强知道太多她在公司内部备受压力的事情,所以只淡淡地说:是啊,我了解下他们公司到底是怎么做的。
王晓青这副表情,章麦可很熟悉,一般在这种情况下,麦可都会知趣地闭嘴。但今天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喝了几杯啤酒的章麦可似乎并不打算这样做,相反,他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程强,你读了三年的金融学的研究生,告诉我世上有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
程强觉得章麦可挑起的这个话头有点怪,但还是接住了:那要看你怎么设置这个问题的前提了?
王晓青也关心这个话题,就问:问题的前提是什么?
“前提就是你在多长的时间维度内来讨论股市的涨跌?还有一个要明确的是,你关心的涨跌是指数的涨跌、某一行业类股票的涨跌还是某一只股票的涨跌?”
“就以一年内为单位,我知道他们工会和你们签订的合同是一年期的。”
“如果单以一年为期,香港股市就曾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说法,这是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个都市传奇,是当时的经济分析员在参考过历年香港股市的升跌而得出的结论。结论是指股市在每逢5月的时候都会开始跌市,到了6月更会大跌,但到了7月,股市却会起死回生。”
“这说的是香港股市,我们的钱现在投的可都是大陆股市。”王晓青插话说。
“没错,如果你需要,我也可以为你投资香港股市。尽管这是香港股市,但所有的股市在一年内涨涨跌跌,20%-50%的涨跌幅也是正常的。”
“但是没有谁能精准地知道哪个点到顶,哪个点到底谷。如果真有人能做到,那他就是股神了。”这回是章麦可说话了。
“你说的对,通常的人性都认为股票涨了还会再涨,股票跌了还会再跌,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精准地去踩准涨跌的节奏。恰恰是这样,因此在美国出现了以沃伦@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流派,这一派的观点认为可以以合理的价格买进高价值的公司,并长期持有。只要持有的时间足够长,那么就一定可以赚到钱。但要做到这一点,你至少要学会判断三点:什么才是一家好公司,在什么样的价位买进,能够根据外在条件的变化判断公司的价值。但这种做法也极其反人性,在别人都没有看好的时候买过,并且长期持有。不容易。”
“那你说的判断谁的涨跌又是怎么一回事?”
“你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判断股市的涨跌。首先以一个国家为单位来判断,比如你看日本,就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大约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日本股市走出了一个陡峭的上升曲线;但你看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现在,日本股市就一直在谷底徘徊,现在谁也不知道日本股市何时才能走出低谷。一个投资者,如果在六七十年代进入日本股市,八十年代再及时出来,就能发财。所以选择国家和地区的上升期进入股市,很重要。按照这种地区发展理论,我们现在的股市应该整体上在上升期。”
“可是整体在上升期,并不代表没有波动,并不代表在短的时间周期内股市也会下跌。”麦可似乎不喜欢程强这种论调。
“?那是自然,即便是整体上升的股市,他也呈波浪形上升,不可能是一条笔直的上升曲线。这里就要讲到行业了,每个行业都有发展阶段,比如美国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推出了“漂亮50”公司,但过了二三十年,“漂亮50”公司却没有几个存在了。再比如,你看现在的计算机这么火,没准再过几年计算机行业就过时了。因此投资也要跟着行业发展走,在行业刚刚开始发展时找一家好公司。晓青总说大华的原始股上涨,就是因为大华所在的电信业处在上升期,而且大华又是龙头公司。所以找到新兴行业的龙头公司也是投资的好机会。”
“怪不得呢,原来我们公司还是龙头公司呢。”王晓青有点兴奋了。
“但这并不代表买了你们公司的股票就一定会涨。”程强沷了一盆冷水:“比如说现在我买了你们公司的股票,就这一两个月,它就涨了50%,接下来跌个30%是极有可能的一件事,那么如果你在那时急需用钱,你必须立刻马上把股票变现,那你就亏损了20%。所以一定要在给定的前提下讨论股票涨跌问题。”
“照你这么讲,操盘手的水平很重要。那你们的重要性就很大呀。”
“是这样,要不然我们凭什么赚人家的管理费?”程强倒是一副坦然的样子。
“比如万一晓青他们工会的投资亏损很厉害,你们会不会适当返还管理费呢?”
“行规是收了管理费就不再退还,这在合同里写的很清楚。”
“本来就是风险自担吗?”王晓青不喜欢麦可的语气,打断了他。
“不要打断我。”章麦可很少这么不客气。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8/28080/166291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