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罗江 孩子意味着什么(六)
推荐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林北、抢个夫君来冲喜、谍云迷踪、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女友订婚宴上私奔?我灭她全族、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重生2010,国士无双、
从重庆搬到永城,罗海一点都没有插手。两个人大本营在深城,带来的东西也不多。罗江在王嫂的帮助下,每天收拾出几个箱子来,赶上罗海他们去永城时,就带过去。这样跑了几趟,家也就搬完了。
刚搬到永城的第一天上午,王嫂用洗手机洗衣服。这天,罗海也在家,两个人都坐在客厅里,罗江抱了本小说,罗海则对着电视看。王嫂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开始叫起来:哎呀,怎么这水漫得到处都是?
两个人闻声音走到厨房一看,却见厨房的下水道正在往上冒水。罗海站在门口,反应倒也快,他一眼看出是洗衣机放水水管被堵住了。他快步走到洗衣机前,关掉了洗衣机。还好,总算厨房的水没有继续蔓延到厨房里。
罗江在一边恼火地给房东打电话,要他赶紧过来修下水道。但是就在她打电话的当儿,只见王嫂直接拔起洗衣机的下水管道,直接拿着个螺丝起子开始捅下水道。她边在那里捅边说:罗江,你就别打电话了,我来搞定吧,等到他找人来,我什么事都不要做了,厨房这么多水根本就没有办举动做事。
罗江快要临盆,肚子赵蕊来越大,罗海和王嫂都担心她在水里会滑倒。罗海给王嫂打下手找工具,两个人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总算疏通了下水管道。罗江发现了王嫂的维修才能,接下来几天,王嫂在出租房里走来走去,把那些吊在墙上的开关都一个个用螺丝起子固定好,看上去有点歪三扭四的抽屉恢复原样。罗江心想王嫂可能没有什么事干太无聊了。毕竟一天煮两三个人的饭菜对于这个天天曾经从早干到晚家务及农活的农村妇女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
罗海不在时,罗江就带着王嫂一起去探索住家周边,发现永城新城刚刚启动建设。区政府大楼是最早建好的,大楼对面是个偌大的人民广场。沿着广场四周,目前只建好了两个小区。时下,整个新区甚至连一个大型超市都没有。好在老城刚刚开了一家沃尔玛,罗海周末就开车带着罗江和王嫂去沃尔玛跑一趟,把一周需要的肉食和海鲜买好存在冰箱里。
至于蔬菜,那倒不需要担心。这可能是永城生活最大的惊喜了。
一开始,张总监带着罗江和王嫂他们去了附近一家菜市场。张总监比罗海他们更早来到永城,再加上他的同学又在本地,所以对永城本地要熟悉许多。而且,还有那么多员工需要安置,张总监需要快速地熟悉本地生活。所以,罗江带着王嫂一来,张总监就先带着罗海走了一遍,好让王嫂快速了解,到哪里买菜,到哪里买日常东西。
这家菜市场离罗江的公寓楼走路需要20分钟,菜市场就设在人行道边上。第一次去的时候,罗江、罗海和王嫂一起去的。
罗海拉着罗江的手,惟恐老婆被人挤到。在一条大约二点五米宽的人行道上,两侧都摆满了小摊子。其中一两个摊子是固定卖肉的,摊子上挂得是新鲜的刚杀好的猪肉。有些猪肉还冒着热气。
还有两个摊子则集中卖鱼,鱼的品种也不多,都是鲤鱼、鲫鱼、草鱼这些最普通的品种。卖鱼人在人行道靠近商铺的那一侧草地上,摆了一桶水,旁边还有一大块砧板。砧板已经变成黑色的了,敢情已经用了很久。让罗江惊讶的是,卖鱼人娴熟的剖鱼片的本事,王嫂也买了一条草鱼,本来想按安徽的做法整烧的,结果卖鱼人秤了鱼之后,也不问人,直接把鱼扔到草坪上站着的师傅那里。但见师傅接到鱼之后,先拎着鱼尾巴把鱼高高举起,再重重地将鱼头砸到砧板上。也就这一下,鱼就晕了过去。杀鱼人拿起鱼平铺在砧板上,左手仍然捏着鱼尾,右手拿着一把铁刷子,从尾巴向上刷鱼鳞。似乎只有半分钟的功夫,草鱼身上的鱼鳞一片都没有了。紧接着,杀鱼人用左手紧按住鱼身,拿着一把刀剖开鱼肚子,再用手拎起鱼,用另一只手把鱼的内脏往旁边的桶里一倒。尔后,杀鱼人用水桶里舀出一瓢水,将鱼从上往下一淋,鱼立即回复到白而干净的样子。杀鱼人又舀出一瓢水,把砧板也冲干净了。他又把鱼放到了砧板上,拿着一把刀开始剖鱼片。
王嫂其实也是会杀鱼的,但卖鱼人提供免费杀鱼,她也乐得不做。等到她发现杀鱼人把鱼片成一片片时,她大声问:你为什么要把我的鱼弄成一片片的?王嫂说着安徽腔的普通话,杀鱼人一开始也没有听懂,他继续埋头片鱼。懒人听书nren9.
王嫂又高声喊了一次:我要整鱼!才让杀鱼人抬起头来:啊,我们这里人都是这样吃鱼片的。吃酸菜鱼不弄成鱼片你怎么吃?
“可我今天不吃什么酸菜鱼呀!”王嫂真得不高兴了。
罗海和罗江看他已把鱼片得差不多,就劝王嫂:算了算了,鱼片也可以的,回家吃鱼片粥吧。
见识了杀鱼人的快功,三个人继续在窄窄的人行道上走的,但见这临时菜市场上可真是个流动市场,有卖衣服、拖鞋和针头线脑的,也有卖鲜花、菜油和豆腐的。
菜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周边的老百姓,每天天不怎么亮,就把自家地里的菜拔出来,放到水里简单冲洗一下,就摆在一个竹筐里。筐里的菜水灵得很,价格也便宜得惊人,罗江恨不得将菜场上见到的菜都买一点回家。
或者,有一两个老太太,拎着一个简单的小篮子,里面摆着二三十个鸡蛋,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里的鸡生的蛋,攒到一定数量就拿到市场上来卖。
他们第一次去逛集市时,正是周末。罗江看到有不少小孩子站在奶奶或者妈妈的身边,帮着家人算账。这让罗江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小时妈妈为了贴补家用,经常上街卖菜。为了赶早市,罗妈妈经常要趁着晚上把菜从地里拔起来,再把这一大篮子菜拎到河边洗干净。整整齐齐地码在菜篮子里,妈妈通常还会在睡前再给洒上水,这是为了让菜保持新鲜水灵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怕黑,罗妈妈在做这些事时,通常都会带一个女儿在身边。如果是暑假,罗江会跟着妈妈或者姐姐去卖菜,负责帮助算账、拿菜这些事。罗妈妈曾经开玩笑说:女儿们数学好,全是她卖菜训练出来的,因为菜有时是几斤几两,算起来还是挺费事。但有时顾客多,所以必须快速算账找钱,经年累月,孩子们都练出来了强大的心算能力。
罗江在那里怀旧,罗海却是担惊受怕。一方面,他自小到大都在大城市生活,平时极少买菜。真去买菜也就是到超市晃一圈。他哪里真去过这种满是泥巴的菜市场买过菜;更重要的是,地上到处是水,罗海惟恐罗江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一直紧紧地拉着她的手。
走到一半的时候,罗海干脆地对王嫂说:你买吧,我带罗江先回去了,这里水太多了,别把罗江挤倒了。
罗江自己倒不在意:这里和我们那儿好像呀,我觉得逛菜市场很好玩呀,你就让我走完吧。
“好吧好吧”,罗海一脸不情愿,好在罗江看到了一个卖梅花的老太太,心满意足地拿着一把手开上车回家了。
刚搬到永城的第一天上午,王嫂用洗手机洗衣服。这天,罗海也在家,两个人都坐在客厅里,罗江抱了本小说,罗海则对着电视看。王嫂在厨房里做饭,突然开始叫起来:哎呀,怎么这水漫得到处都是?
两个人闻声音走到厨房一看,却见厨房的下水道正在往上冒水。罗海站在门口,反应倒也快,他一眼看出是洗衣机放水水管被堵住了。他快步走到洗衣机前,关掉了洗衣机。还好,总算厨房的水没有继续蔓延到厨房里。
罗江在一边恼火地给房东打电话,要他赶紧过来修下水道。但是就在她打电话的当儿,只见王嫂直接拔起洗衣机的下水管道,直接拿着个螺丝起子开始捅下水道。她边在那里捅边说:罗江,你就别打电话了,我来搞定吧,等到他找人来,我什么事都不要做了,厨房这么多水根本就没有办举动做事。
罗江快要临盆,肚子赵蕊来越大,罗海和王嫂都担心她在水里会滑倒。罗海给王嫂打下手找工具,两个人花了半个小时左右总算疏通了下水管道。罗江发现了王嫂的维修才能,接下来几天,王嫂在出租房里走来走去,把那些吊在墙上的开关都一个个用螺丝起子固定好,看上去有点歪三扭四的抽屉恢复原样。罗江心想王嫂可能没有什么事干太无聊了。毕竟一天煮两三个人的饭菜对于这个天天曾经从早干到晚家务及农活的农村妇女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事。
罗海不在时,罗江就带着王嫂一起去探索住家周边,发现永城新城刚刚启动建设。区政府大楼是最早建好的,大楼对面是个偌大的人民广场。沿着广场四周,目前只建好了两个小区。时下,整个新区甚至连一个大型超市都没有。好在老城刚刚开了一家沃尔玛,罗海周末就开车带着罗江和王嫂去沃尔玛跑一趟,把一周需要的肉食和海鲜买好存在冰箱里。
至于蔬菜,那倒不需要担心。这可能是永城生活最大的惊喜了。
一开始,张总监带着罗江和王嫂他们去了附近一家菜市场。张总监比罗海他们更早来到永城,再加上他的同学又在本地,所以对永城本地要熟悉许多。而且,还有那么多员工需要安置,张总监需要快速地熟悉本地生活。所以,罗江带着王嫂一来,张总监就先带着罗海走了一遍,好让王嫂快速了解,到哪里买菜,到哪里买日常东西。
这家菜市场离罗江的公寓楼走路需要20分钟,菜市场就设在人行道边上。第一次去的时候,罗江、罗海和王嫂一起去的。
罗海拉着罗江的手,惟恐老婆被人挤到。在一条大约二点五米宽的人行道上,两侧都摆满了小摊子。其中一两个摊子是固定卖肉的,摊子上挂得是新鲜的刚杀好的猪肉。有些猪肉还冒着热气。
还有两个摊子则集中卖鱼,鱼的品种也不多,都是鲤鱼、鲫鱼、草鱼这些最普通的品种。卖鱼人在人行道靠近商铺的那一侧草地上,摆了一桶水,旁边还有一大块砧板。砧板已经变成黑色的了,敢情已经用了很久。让罗江惊讶的是,卖鱼人娴熟的剖鱼片的本事,王嫂也买了一条草鱼,本来想按安徽的做法整烧的,结果卖鱼人秤了鱼之后,也不问人,直接把鱼扔到草坪上站着的师傅那里。但见师傅接到鱼之后,先拎着鱼尾巴把鱼高高举起,再重重地将鱼头砸到砧板上。也就这一下,鱼就晕了过去。杀鱼人拿起鱼平铺在砧板上,左手仍然捏着鱼尾,右手拿着一把铁刷子,从尾巴向上刷鱼鳞。似乎只有半分钟的功夫,草鱼身上的鱼鳞一片都没有了。紧接着,杀鱼人用左手紧按住鱼身,拿着一把刀剖开鱼肚子,再用手拎起鱼,用另一只手把鱼的内脏往旁边的桶里一倒。尔后,杀鱼人用水桶里舀出一瓢水,将鱼从上往下一淋,鱼立即回复到白而干净的样子。杀鱼人又舀出一瓢水,把砧板也冲干净了。他又把鱼放到了砧板上,拿着一把刀开始剖鱼片。
王嫂其实也是会杀鱼的,但卖鱼人提供免费杀鱼,她也乐得不做。等到她发现杀鱼人把鱼片成一片片时,她大声问:你为什么要把我的鱼弄成一片片的?王嫂说着安徽腔的普通话,杀鱼人一开始也没有听懂,他继续埋头片鱼。懒人听书nren9.
王嫂又高声喊了一次:我要整鱼!才让杀鱼人抬起头来:啊,我们这里人都是这样吃鱼片的。吃酸菜鱼不弄成鱼片你怎么吃?
“可我今天不吃什么酸菜鱼呀!”王嫂真得不高兴了。
罗海和罗江看他已把鱼片得差不多,就劝王嫂:算了算了,鱼片也可以的,回家吃鱼片粥吧。
见识了杀鱼人的快功,三个人继续在窄窄的人行道上走的,但见这临时菜市场上可真是个流动市场,有卖衣服、拖鞋和针头线脑的,也有卖鲜花、菜油和豆腐的。
菜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周边的老百姓,每天天不怎么亮,就把自家地里的菜拔出来,放到水里简单冲洗一下,就摆在一个竹筐里。筐里的菜水灵得很,价格也便宜得惊人,罗江恨不得将菜场上见到的菜都买一点回家。
或者,有一两个老太太,拎着一个简单的小篮子,里面摆着二三十个鸡蛋,一看就知道是自己家里的鸡生的蛋,攒到一定数量就拿到市场上来卖。
他们第一次去逛集市时,正是周末。罗江看到有不少小孩子站在奶奶或者妈妈的身边,帮着家人算账。这让罗江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小时妈妈为了贴补家用,经常上街卖菜。为了赶早市,罗妈妈经常要趁着晚上把菜从地里拔起来,再把这一大篮子菜拎到河边洗干净。整整齐齐地码在菜篮子里,妈妈通常还会在睡前再给洒上水,这是为了让菜保持新鲜水灵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怕黑,罗妈妈在做这些事时,通常都会带一个女儿在身边。如果是暑假,罗江会跟着妈妈或者姐姐去卖菜,负责帮助算账、拿菜这些事。罗妈妈曾经开玩笑说:女儿们数学好,全是她卖菜训练出来的,因为菜有时是几斤几两,算起来还是挺费事。但有时顾客多,所以必须快速算账找钱,经年累月,孩子们都练出来了强大的心算能力。
罗江在那里怀旧,罗海却是担惊受怕。一方面,他自小到大都在大城市生活,平时极少买菜。真去买菜也就是到超市晃一圈。他哪里真去过这种满是泥巴的菜市场买过菜;更重要的是,地上到处是水,罗海惟恐罗江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一直紧紧地拉着她的手。
走到一半的时候,罗海干脆地对王嫂说:你买吧,我带罗江先回去了,这里水太多了,别把罗江挤倒了。
罗江自己倒不在意:这里和我们那儿好像呀,我觉得逛菜市场很好玩呀,你就让我走完吧。
“好吧好吧”,罗海一脸不情愿,好在罗江看到了一个卖梅花的老太太,心满意足地拿着一把手开上车回家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8/28080/1662906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