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罗玫 靠自己(三)
推荐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林北、抢个夫君来冲喜、谍云迷踪、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女友订婚宴上私奔?我灭她全族、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重生2010,国士无双、
看着朱天伟拉着一张脸走进来,罗玫很识趣地没有开口问。早知道他要来,她已经洗干净了茶具,正在那里烧水泡茶。屋子里萦绕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罗医生把喝茶的爱好传给了三个女儿,罗玫现在在潮汕人的公司工作,大老板那里,自己的顶头上司财务总监那里,无论办公空间有多大,大家都要在旁边的小茶几上备上一套功夫茶具。罗玫经常看到几个潮汕人围着茶桌,也不吭声,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坐在那里轮流品茶。
罗玫的观察力很敏锐,在皖西老家,讲究的人家会准备几个玻璃杯或者泡茶的盖杯,客人来了撮一把茶叶放在茶杯里,等着水烧开把水及时倒进茶杯里,把杯子端给客人时杯子里还冒着热气最好。
但在潮汕人喝功夫茶时却并不如此,如果大家都是潮汕人,通常会请那个最会泡茶的人来充当“茶艺师”。但见泡茶人将水壶高高拎起,把水注入到茶壶和茶杯中去。拿刚开的水冲茶壶,一来为了温杯温壶,二来也有为茶杯消毒之意。因为茶桌上只有一把茶壶,三个茶杯。罗玫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形,曾经非常担心地问正在泡茶的财务总监:我们这么多人,你只有三个茶杯,怎么够用?同事就乐了,告诉她在潮汕人家,大家都只备三个茶杯,每一轮茶有需要的人自己会来端,所以三个茶杯足够了。
“前面的人刚喝,后面的人又喝,卫生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你看,每一轮茶喝过之后,大家都要把茶杯再放回到桌面上,泡茶的人会再用烧开的水现场烫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罗玫尽管答应了一声,但眼底的疑惑并没有去掉。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罗玫问了这个问题,这之后她在公司和人喝茶时,财务总监都会拿出了好几只不同的茶杯,刚好一人一个,大家认得自己的茶杯,各取各的茶杯喝,罗玫放心了不少。
有财务总监和周边一帮同事的熏陶,罗玫学得很快。朱天伟喜欢到罗玫这儿,也是因为在这里他可以放松地不受任何干扰地静静享受茶给他带来的安宁与满意。
几轮茶一喝,朱天伟深锁的眉头终于散了一些,罗玫看他放松下来,才开始问:到底国土局领导怎么说的吗?
朱天伟就给她这几天跑来跑去打听到的结果。估计就算我们年底能拿到经营权,大概率承包费用也会大幅上升。
他们两人其实之前也讨论过这问题。只不过当时觉得这问题有点遥远,想多了也没有什么用。但是现在这问题变得具体而真实。
朱天伟在那里长叹一口气:人要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如果今年上半年没有什么非典,春季交易会不取消,那我就信心十足,没有什么这报社我也能把交易会做起来。
“我觉得现在要做好三手准备。要不国土局继续给你承包,你也赚不了多少钱;要不国土局不给承包权,你打算自己独立运营这个平台。”
“第三种方案是什么?”朱天伟没想到罗玫还能想到另外一条路。懒人听书nren9.
“有第三种,如果你舍得投入的话甚至还有第四条路。”
“什么,还有第四条路?”朱天伟觉得罗玫说得有点离谱,他在沙发上往后一靠,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事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就特别复杂。好就好在去年你们已经办过一届房展会,所以你也好,你的团队成员也好,都清楚地知道如何运作。报纸的作用,对于你的同事来说,报纸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平台。因为在我们这个年代,大家还是很认报社的,因为记者的身份和业务员的身份还是不一样。所以,你现在最需要的只是给你的员工找一个记者身份。如果是这样的话,置业导报可以给员工提供这一身份,那么别的报纸、广播甚至电视台也都可以提供这个身份呀,你需要的只不过找一个平台。
朱天伟本来一开始还没有怎么认真听,因为他觉得罗玫对媒介这一行又不特别熟悉。他在家里没有办法对老婆说,暂时也不能在报社里对人讲,罗玫是唯一他可以讲出所有的真相又不担心有什么损失或者需要安抚的人。今天,他本来也只是想到罗玫这里来吐一吐自己的郁闷,根本就没有指望能从罗玫那里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想法。
但罗玫看透置业导报提供的无非是记者的合法身份,那么能和国土局继续延续合约最好,如果不能延续,自己完全可以再找第二个平台,反正现在还有媒体手里有大把的资源和版号。自己放出风去,想找到这方面的资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你刚才说的第四条路是什么?难道是指广播和电视?”
“不是,我说的是网络。你看,现在那些报纸都把自己的内容搬到网上。除了设计网页还有运营要花钱,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看新闻。要是你也有个国家允许的网络,可以在上面放新闻,而且不用担心印刷机会不会出问题,放在那里随时还可以翻看,那个平台不是更好?”
尽管觉得罗玫脑洞大开,有点不着边际,但朱天伟还是受了不少启发。
朱天伟这种感觉类似于“灯下黑”,他把置业导报从无做到有,从无人知道到在深城房地产媒介中占一席之地,这报纸已经有点像他的儿子。他天天守着这一摊子,反而看不到置业导报的实质。
置业导报的实质是什么?说的好听点,是平台,是资源,是刊号。但往里看,它无非就提供了业务员拉广告时的记者身份。站在这个角度看,朱天伟不就是要找个平台为业务员们提供身份就好了。这资源,国土局能给,别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深城媒介也能给;放开一点想,甚至北京的媒介也能给,这样没准哪一天我还能跑到别的城市去办房展会呢?
朱天伟想到这里,心里的担忧一扫而空。从现在开始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朱天伟不信自己就找不着一个新平台。他想到那位副局长对自己避而不见,决定自己也要消停两天。私下里,他其实对自己能够继续办报纸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毕竟有人想立即马上就组织起这个人马并不是件容易事。
至于网络,其实朱天伟现在就可以开通,毕竟国家现在的政策是谁拥有刊号谁就能开通新闻网页。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才,到时既可以服务报社,也可以服务房交会。
朱天伟开心地笑了,眉头尽展。罗玫很高兴自己的观察能够帮到朱天伟,两个人又继续讨论了好几个小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罗医生把喝茶的爱好传给了三个女儿,罗玫现在在潮汕人的公司工作,大老板那里,自己的顶头上司财务总监那里,无论办公空间有多大,大家都要在旁边的小茶几上备上一套功夫茶具。罗玫经常看到几个潮汕人围着茶桌,也不吭声,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坐在那里轮流品茶。
罗玫的观察力很敏锐,在皖西老家,讲究的人家会准备几个玻璃杯或者泡茶的盖杯,客人来了撮一把茶叶放在茶杯里,等着水烧开把水及时倒进茶杯里,把杯子端给客人时杯子里还冒着热气最好。
但在潮汕人喝功夫茶时却并不如此,如果大家都是潮汕人,通常会请那个最会泡茶的人来充当“茶艺师”。但见泡茶人将水壶高高拎起,把水注入到茶壶和茶杯中去。拿刚开的水冲茶壶,一来为了温杯温壶,二来也有为茶杯消毒之意。因为茶桌上只有一把茶壶,三个茶杯。罗玫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形,曾经非常担心地问正在泡茶的财务总监:我们这么多人,你只有三个茶杯,怎么够用?同事就乐了,告诉她在潮汕人家,大家都只备三个茶杯,每一轮茶有需要的人自己会来端,所以三个茶杯足够了。
“前面的人刚喝,后面的人又喝,卫生问题怎么解决?”
“所以你看,每一轮茶喝过之后,大家都要把茶杯再放回到桌面上,泡茶的人会再用烧开的水现场烫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罗玫尽管答应了一声,但眼底的疑惑并没有去掉。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罗玫问了这个问题,这之后她在公司和人喝茶时,财务总监都会拿出了好几只不同的茶杯,刚好一人一个,大家认得自己的茶杯,各取各的茶杯喝,罗玫放心了不少。
有财务总监和周边一帮同事的熏陶,罗玫学得很快。朱天伟喜欢到罗玫这儿,也是因为在这里他可以放松地不受任何干扰地静静享受茶给他带来的安宁与满意。
几轮茶一喝,朱天伟深锁的眉头终于散了一些,罗玫看他放松下来,才开始问:到底国土局领导怎么说的吗?
朱天伟就给她这几天跑来跑去打听到的结果。估计就算我们年底能拿到经营权,大概率承包费用也会大幅上升。
他们两人其实之前也讨论过这问题。只不过当时觉得这问题有点遥远,想多了也没有什么用。但是现在这问题变得具体而真实。
朱天伟在那里长叹一口气:人要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如果今年上半年没有什么非典,春季交易会不取消,那我就信心十足,没有什么这报社我也能把交易会做起来。
“我觉得现在要做好三手准备。要不国土局继续给你承包,你也赚不了多少钱;要不国土局不给承包权,你打算自己独立运营这个平台。”
“第三种方案是什么?”朱天伟没想到罗玫还能想到另外一条路。懒人听书nren9.
“有第三种,如果你舍得投入的话甚至还有第四条路。”
“什么,还有第四条路?”朱天伟觉得罗玫说得有点离谱,他在沙发上往后一靠,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这事说简单就很简单,说复杂就特别复杂。好就好在去年你们已经办过一届房展会,所以你也好,你的团队成员也好,都清楚地知道如何运作。报纸的作用,对于你的同事来说,报纸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平台。因为在我们这个年代,大家还是很认报社的,因为记者的身份和业务员的身份还是不一样。所以,你现在最需要的只是给你的员工找一个记者身份。如果是这样的话,置业导报可以给员工提供这一身份,那么别的报纸、广播甚至电视台也都可以提供这个身份呀,你需要的只不过找一个平台。
朱天伟本来一开始还没有怎么认真听,因为他觉得罗玫对媒介这一行又不特别熟悉。他在家里没有办法对老婆说,暂时也不能在报社里对人讲,罗玫是唯一他可以讲出所有的真相又不担心有什么损失或者需要安抚的人。今天,他本来也只是想到罗玫这里来吐一吐自己的郁闷,根本就没有指望能从罗玫那里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想法。
但罗玫看透置业导报提供的无非是记者的合法身份,那么能和国土局继续延续合约最好,如果不能延续,自己完全可以再找第二个平台,反正现在还有媒体手里有大把的资源和版号。自己放出风去,想找到这方面的资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那你刚才说的第四条路是什么?难道是指广播和电视?”
“不是,我说的是网络。你看,现在那些报纸都把自己的内容搬到网上。除了设计网页还有运营要花钱,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看新闻。要是你也有个国家允许的网络,可以在上面放新闻,而且不用担心印刷机会不会出问题,放在那里随时还可以翻看,那个平台不是更好?”
尽管觉得罗玫脑洞大开,有点不着边际,但朱天伟还是受了不少启发。
朱天伟这种感觉类似于“灯下黑”,他把置业导报从无做到有,从无人知道到在深城房地产媒介中占一席之地,这报纸已经有点像他的儿子。他天天守着这一摊子,反而看不到置业导报的实质。
置业导报的实质是什么?说的好听点,是平台,是资源,是刊号。但往里看,它无非就提供了业务员拉广告时的记者身份。站在这个角度看,朱天伟不就是要找个平台为业务员们提供身份就好了。这资源,国土局能给,别的行业主管部门或者深城媒介也能给;放开一点想,甚至北京的媒介也能给,这样没准哪一天我还能跑到别的城市去办房展会呢?
朱天伟想到这里,心里的担忧一扫而空。从现在开始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朱天伟不信自己就找不着一个新平台。他想到那位副局长对自己避而不见,决定自己也要消停两天。私下里,他其实对自己能够继续办报纸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毕竟有人想立即马上就组织起这个人马并不是件容易事。
至于网络,其实朱天伟现在就可以开通,毕竟国家现在的政策是谁拥有刊号谁就能开通新闻网页。从现在开始培养人才,到时既可以服务报社,也可以服务房交会。
朱天伟开心地笑了,眉头尽展。罗玫很高兴自己的观察能够帮到朱天伟,两个人又继续讨论了好几个小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8/28080/166290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