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都市小说 > 两个女人的伟大前程 > 第125章 王晓青加权(十三)

第125章 王晓青加权(十三)

推荐阅读: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林北抢个夫君来冲喜谍云迷踪深渊入侵?身为魔修的我笑了女友订婚宴上私奔?我灭她全族他太听劝了,竟然真练成了超凡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重生2010,国士无双

    小万跟着腾冲人武部的人在大山里走了一周,极为震惊。
    要说高总的朋友还真给力,高总本身就是腾冲人,朋友同学在当地政府里有不少身居要职,其中一位已经做到副县长。
    这位副县长姓王,正是他派了人武部的一位副部长开着一辆车陪小万在山里走访了五六位抗战老兵。
    这几位抗战老兵最小的七十多岁,年龄大一点的也有八十多岁。他们要不直接参加了腾冲战役,要不以游击队的身份参与了腾冲保卫战;有一些老兵还曾参加远征军,最远到过缅甸参加地战斗。
    但是无论他们曾经参加过那些战斗,这些老兵的现状却都让人难过。滇西的大山里有不少村落只有一条土路相连,这些老兵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居住在大山深处,家里的条件都不是太好。
    其中一位老兵装在怒江边上。小万和人武部的彭副部长从县城开车出发,花了4个小时才到老兵家的山脚下;尔后上山,因为不认识路,在山上又转了两个小时才找到老兵家。这老兵有二个儿子,一个儿子去了城里工作生活,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一家人靠种甘蔗为生。一家人住在三间摇摇欲坠的瓦房里,房子没有窗户,只靠着大门采光。没有厨房,一家人做饭就是在廊下拿三块砖,中间放上木柴,再在砖上面放一口黑得要死的铝锅煮点东西来吃,招待彭部长和小万吃了一顿野菜饭。房间里没有床,老人家用16块砖垒在一起当了四根床腿,在砖上面架了块木板,放上棉絮就成了床。床的一边抵着墙,另一边则放着好几捆木柴,余下的空间只够走一个人。地面非常潮湿,用扫帚随便扫一扫,就能扫出一堆黑土出来。
    小万和老兵的儿子聊了聊,发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甘蔗也很难运出去,毕竟这里是高山,从城里到这里至少要五六个小时,没有多少人愿意跑这么远来收甘蔗,余下就没有什么可以赚钱的东西了。
    村子时里整体的条件也很差,小万随便在村子里转了转,发现家家户户都养猪。不知道是不是刚下了雨的原因,整个村子里粪水横流,臭不可闻,让小万觉得没有办法再呆下去。
    从这位老兵家出来,小万问彭部长:为什么村子里公共设施这么差,住得高的人家是不是不应该在自家附近建猪圈,而是应该将猪集中到一起养?还有为什么条件这么糟糕,也赚不到钱,还要继续生活在这个地方呢?不能离开吗?
    彭部长三十来岁,身材很壮,脾气也很好,他先回答了小彭的第二个问题:你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种能力,可能随时离开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对于这些老兵和他的家人们来说,这个高山就是他们的家,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对你来说觉得不能那么容忍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你也了解,因为历史原因,他们当时只有躲在深山里才能活到现在;如果他们当时生活在闹市,他们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什么绝大多数还活着的老兵都在深山里了吧,而且还在如此隐秘的深山里。
    至于第一个问题,小万,我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依农村的现状,你要让每个人都要考虑别人的利益,有几个前提:首先这村子可能是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开发出来,住在这里的人是一个宗族,大家本身利益相关;其二,村子里有一到两位热心公益又有能力的领导者,他能够带领大家一起去协调规划和建设,他还有实力去落实想法。如果桔子里没有这样的强人,那大家就会各顾各的,就会出现刚才我们看到的粪水四流的情形,这一点都不少见。
    那政府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吗?小万接着追问。
    你也看到了,我们从城里过来要开六七个小时的车,有多少人愿意呆在这种地方帮助村民建设?
    小万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是第一个到我们这里来关心老兵的公益组织工作人员。这之前,我们也做了不少摸底工作,腾冲当地也有不少热心人在做这些资料收集工作和老兵的认证。”小说娃.xiaoshuowa.
    “那认证之后,政府打算怎么样做?”
    “我们这个部门只负责去调查,至于后续怎么样处理还要看财政的力度。但是依我的观察,我们这里有些地方离城市近一点,政府财力强一点,给老兵的补助可能就会多一点;如果财政实在困难,可能根本就没有补助。所以我们很期望你们这样的公益组织多来一些能切实帮助这些老兵们改变生活现状。”
    “老兵们确实太苦了,给你说实在的,我之前在深城,没有想到现在还有人用三块砖垒在一起做饭,我觉得简直不可能。”
    “在这深山里,什么都有可能。马上又要到雨季,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去世呢。我听说去年就有个老兵,他的房子建在半山腰上,最后雨季一来,山体滑坡,一家就被埋在泥石流里。我觉得就算他们没有参加抗战,人也不应该如此死去。更何况这些人年轻时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过。”
    小万点点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回城之后,我带你参观国殇墓园,这是我们国家现存最大的抗战阵亡将士之墓。”
    “为什么在腾冲会有这样一个墓园呢?”
    “我和你讲讲腾冲抗战的历史。1942年2月至1945年1月,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期,在我国西南边地的保山、德宏和怒江、临沧等地,爆发了一场以保卫滇缅国际通道,维护国家领土主权为目的的抗日爱国战争,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西抗战。这场血战,以日本军队对我国西南后方出海通道——缅甸和滇西的进攻为肇端,前后延续约3年时间,战争进程大致分三个阶段:从1942年2月至5月上旬为日军进攻时期。这期间,日军从东南亚一路北上,攻入缅甸,中国政府为保卫滇缅国际通道和西南后方安全,派遣10万远征军出国抗日。但因盟国各方的指挥协调失当,缅英军队不战而逃,致使日军先得利,切断远征军后路,我10万将士有心杀敌,无力回天,声势浩大的援缅行动以失败告终,缅甸全境和滇西德宏、龙陵、腾冲等大片国土相继沦入敌手。
    从1942年5月中旬至1944年5月上旬为敌我相持阶段。这期间,我国滇西守军为扼制日军进犯攻势,及时炸毁滇缅公路惠通桥,阻敌于怒江之西,同时派部队深入腾冲、龙陵等地,组织沦陷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敌后游击战争,极大地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从1944年5月中旬至1945年1月下旬为中美盟军大反攻时期。这期间中国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重开滇缅国际运输线,重组的以卫立煌上将为首的20万中国远征军,利用国际反法西战争发生转折的有利时机,在美国盟军和滇西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下适时强渡怒江,向盘据滇西的数万日寇发起全面反攻,经过8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毙敌21000多人,最终于1945年1月20日将侵略都赶出国门,取得了滇西抗战的最后胜利。
    腾冲光复后,在云贵监察史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各方集资在风景秀丽的来凤山下、气势雄伟壮观的叠水河畔修建了国殇墓园,以安忠魂。工程于1945年7月7日落成。”
    “所以现存的抗战老兵要不是参加远征军的正规兵,要不是后勤部队,或者以游击队战士的身份参战?”小万现在才搞明白老兵们的参战部队。
    基本上是这样,要知道腾冲可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不管怎么样,他们不应该过得这么糟糕。
    这就是王晓青收到的小万的报告。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8/28080/166290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