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 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 第72章 晚妆楼上杏花残

第72章 晚妆楼上杏花残

推荐阅读: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重生2010,国士无双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修仙没系统?那就自己搓!都重生了我就不能当影帝吗传说时代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一】《上小楼.这的是》王实甫.元曲
    这的是先生命悭,
    须不是如烟违慢。
    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
    他的勾头,我的公案。
    若不是觑面颜,厮顾盼,
    担饶轻慢,先生受罪,礼之当然。
    贱妾何辜?争些儿把烟儿拖犯。
    哲笃此时正在西厢书房内洋洋得意,满以为这封书信送去,一定成功。
    师母啊,你要赖婚,你女儿不肯赖,你是枉费心机一场空,落得个空做闲冤家。
    咦!如烟姐姐去了那么久,还不见回话,也许马上就要到了……
    哲笃正在心焦的时候,如烟慢腾腾的往这边走来。
    如烟到了书房门口,伸手敲门,叫道:“相公,开门!”
    哲笃听得外面如烟的叫声,喜出望外,忙说道:“如烟姐姐到了,好事儿成了!”连忙把门打开,一见如烟,说道:“如烟姐姐,我的擎天白玉柱,好事怎么样了?”
    如烟无奈地道:“不济事了,相公,别再傻了!”
    “怎么会不济事了呢?”
    “一言难尽,屋里去说。”
    哲笃让如烟进了屋,说道:“姐姐请坐。哪有不济事的道理?”
    “不济事就是不济事。”
    “不会,绝对不会!小生的书信是一道会亲的符咒[1],那一定是姐姐不肯为小生用心,所以才如此!”
    如烟听了,气得几乎吐血,怒道:“我如烟图个什么,替你们干着急,瞎操心,现在落到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地步。”如烟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我还不用心!你抬头看看上边是什么?”
    哲笃给她哭蒙了,又不知犯了什么错,只好抬头往上一看,说道:“上面是天花板啊!”
    “天花板上边呢?”
    “那是屋顶啊!”
    如烟火冒三丈,说道:“屋顶上边呢?”
    “屋顶上是瓦。”
    如烟心想:这真是个书呆子,看你还能说出什么来,又道:“那么瓦的上边呢?”
    “瓦的上边可能有白云。”
    如烟气极了,说道:“那白云上边呢?”
    “白云上边或许是天吧?”
    如烟心里好笑,道:“还或许是天。”不过,已经很不错了,他总算说到了天,便怒道:“亏你说得出‘或许是天’,难道是地吗?”
    哲笃连忙说:“姐姐说是天,那是错不了的。”
    如烟抹了抹眼泪,“相公,你还说我不肯用心,真是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良心!都是你那封书信惹得事儿。你说你,非得舞文弄墨,这倒好,这信倒做了你的招供状,她出了拘捕令,我摊上了冤枉官司。若不是看在你是救命恩人的份上,照顾你的面皮,她是饶不了你的!”
    哲笃一听,急得脑子嗡嗡直响,忙问道:“如烟姐姐,究竟出了什么事了?”
    如烟说道:“相公,你不必问了,都是你相公的命不好,可不是我如烟不用心啊。你相公受埋怨、担罪名是理所当然,我如烟有什么罪错,差一点把我拖累进去……你快给我整理好行李,立即远走高飞!”
    【二】《上小楼.从今后》王实甫.元曲
    从今后相会少,见面难。
    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
    你也赸,我也赸;
    请先生休讪,早寻个洒阑人散。
    哲笃想,看来此封信已落到了老夫人手上,所以下逐客令了。便埋怨道:“姐姐,你怎么如此不小心,把书信落到了老夫人手里,弄得如何不可收拾!”
    如烟道:“我呸!此书信何曾落到老夫人手里,老夫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如若知道了,你还能在这儿与我说话?!”
    “也没有落到别的人手里?”
    “没有。”
    “那么你已送上妆楼,交给小姐了。”
    “当然交了。”
    “小姐看了小生的书信了吗?”
    “看了。”
    “这就好了……不知小姐看过以后如何了呢?”
    “你还问!小姐看了以后,大发雷霆,命我前来着你立即动身!”
    “小姐爱我,不会这般狠心的。”
    “还说不会,告诉你吧,小姐说道,她派如烟来看望你,是出于兄妹之礼,并无其他的意思,你为何要写淫词艳语?本来要去禀告老夫人的,一来看在救命之恩的份上,二来念你是初犯,给你留点颜面,叫你立刻搬走。”
    “小姐真的是这么说的?”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好了,相公,别的就不说了。从今以后相会少,见面也就难了。唉!西厢的月光暗淡了,秦楼的彩凤飞走了。你也去,我也走,你奔你的前程,我去找我的好姐姐,我不在这陪着这个忘恩负义的娇小姐了。我们就该早早的灯残人散,请相公不要再死皮赖脸地待下去了,她根本就不喜欢你!”
    哲笃央求道:“如烟姐姐,请你看在小生可怜的份上,向小姐美言美言,解释解释吧。”
    “相公,事已如此,你的肺腑之言不必申诉了,申诉也无用。怕老夫人寻我,我要回去了。”
    “如烟姐姐,你这么一走,还有谁来替小生分忧呢?请姐姐一定要想个办法出来,才能救得小生一命。”
    “如烟无能为力。”
    “务必救救小生。”
    “我也没有办法啊!”
    “如烟姐姐,你不能见死不救啊!小生这里给你跪下了。”说罢,双膝一屈,跪在如烟跟前,“如烟姐姐,当初老夫人赖婚以后,我是要走的,是你再三把我留了下来。既然今日赶我,何苦前日留我?”
    “哼,你还真是个赖皮,现在倒赖上我了。当初让你不要写那封信,你为何不听?”
    “反正是已经写了,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
    ————————————
    注释
    [1]符咒
    符咒,在道门宗派(道教、道家)修炼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符咒,不仅仅是道门宗派的法术,也包括古今中外的其它一些教派、宗派、门派的符咒法术。
    例如,佛门宗派(佛教、佛家)也有符咒法术,各种佛咒,例如: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药师咒、观音咒、十小咒等,以及藏传佛教与密宗的符咒等。同时,符咒也是民间法教、民间法派、民间法脉的法术。在全球范围内,世界各国各民族也有各具特色的符咒法术。
    所谓“符咒”是符箓与咒语的合称,分开可称为“符术”与“咒术”。
    符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仙佛神魔鬼的名讳秘文,符箓指写在与画在纸上或其它能书写符箓的媒介上的文字、图形、符号等,符箓一般书写于黄色符纸、红色符纸、白色符纸、符布、符帛,或可书写符咒的物体上。
    咒是口中诵念的咒语,咒语是在法术的过程中配合符、印、罡、诀、法器等,用来作法施法。咒指的是具有特殊音频效应的口诀,各个教派、宗派的术士广泛地用以养生辅助、祈福消灾或者驱使鬼神以达到施行者的特殊目的。
    《说文解字》中记载:“祝者咒也。”
    在黄帝时代,祝、咒是不分的,黄帝时代设立的官职:“祝由”,又叫:“咒由”。
    符咒中的咒语起源自古代巫师祭神时的祝词。
    《尚书.无逸》说:“厥口诅祝”,疏云:“祝音咒,诅咒为告神明令加殃咎也。”说明最初的咒语就是用语言告诉神明要求惩罚恶人,并向神明赌咒发誓,现代符咒之术几近失传。
    道家的符咒与咒语,就是起源于古时的巫祝。道家的咒语在东汉时期较为盛行,并且也符有密切的关系,画符时要念咒语,用符时也有咒语,作一切法都有一定的咒语。咒语成为施法者精诚达意,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保证一切法术的奏效。祈祷时,咒语都是一些赞颂神灵,和祈诉如愿之词;治病时,咒语是要求法术显灵百病俱消等辞;修炼时,咒语多为安神,定意澄心,及要求神灵帮助等语。道家的咒语每句结尾一般都有“急急如律令”一语。
    宋代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解释道:“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说明这句词是从汉代经张天师传下来,要符到就灵验的意思。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1/21780/129469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