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密谋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陈昭的时间不多了。
赵恒明年春天就要西祭汾阴了,在他干这事之前,陈昭必须回到赵恒身边。
当然,也不是说要阻止官家弄些大场面出来,只是...
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刀把上。、
陈昭欲想的计划,可比修一座宫殿群对大宋有用多了。
这样王相公那边也满意、钱花出去了,王钦若那边也交代得过去,官家做“大场面”的愿望也满足了、河中府的百姓也会感谢官家的大恩大德...
简直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雁门县不能呆了!
有赵受益的关系在,陈昭只要一只状书送到赵恒面前,他就直接回开封,顺带升官发财。
雁门县的底子陈昭也早就打好了,不说整个大宋,至少在河东路,雁门县知县就是个香饽饽。
有炼焦厂在,随便新上任的官员怎么折腾,百姓们的日子都会比以前好过上不少。
不过在走之前,陈昭也得先把自己带来的麻烦处理掉。
耶律元赓...
“说实话,本官真不知道这近一个月以来,耶律元赓脑袋里面在想些什么。”陈昭骂道。
“每天派骑兵来一次,三五一队,在炼焦厂周围转悠,碰上我们的骑兵,跑得了就跑,跑不了就自杀,没有一点犹豫。”
“他这是把骑兵当耗材了吗?”陈昭拍案而起。
语气中除了几分对耶律元赓“用兵如泥”的鄙夷以外,还有浓浓的羡慕。
半农耕半游牧帝国,骑兵不是奢侈品,才经得起耶律元赓这么造。
大宋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又是个定数,和马抢土地。
“澶渊之盟”才签订五年多,大宋骑兵就已颓势难掩。
雁门县的战马陈昭都跟宝贝似的爱护着,是死一匹少一匹,还没有补充的。
“陈知县,息怒,息怒!”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他们是在我雁门县境内活动,在咱们的主场上,他们讨不到便宜,反而磨砺了我们的勇士,还多给我们送来了好些战马呢!”
石嚣说道。
辽军入宋境,这是在打大宋的脸!
偶尔来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宋辽兄弟之国也,打是亲,骂是爱,偶尔来几次,还能稍微增进一下感情。
但是你天天来谁受得了啊!
要不是辽国骑兵进了宋境之后,直奔雁门县,路上没袭扰百姓...
最重要的是辽国骑兵在雁门县吃瘪了,大宋边军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哪会让辽军跟逛自己后花园一样入宋境之内。
托北边辽国兄弟的福,雁门县骑兵的数量已经涨到了二十五人,战马数量已经有三十匹。
以防守为主,步骑配合练得也不错。
但同时雁门县军士也付出了亡七人,伤十五人的代价。
辽人的伤亡比他们大多了,基本上没人跑得出雁门县境内。
大伙最近吃马肉都快吃吐了。
“陈知县,耶律元赓他脑袋或许不正常,但一定不是个疯子,他敢这么做,一定有所图谋,我们得小心啊。”方大壮劝道。
“老方啊,叫我说你还是太小心了,那群北方蛮夷懂些什么?”
“有陈知县在这里,他们来多少,我们杀多少!”
秦平安说道。
辽军在雁门县众人眼中已经不是洪水猛兽了,都是肩膀上顶了一个脑袋,有什么区别?
反而在与辽国精锐骑兵的作战中不是大胜就是小胜。
傲气已经养出来了。
陈昭扫视一圈,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没人害怕,士气可用。
但是不是太可用些了?
陈昭坐了下去,说道:“诸位,不要忘了就在景德元年,二十万辽军曾突破层层包围,打到了澶州城下,差一点雁门县就要变成辽境了。”
“盟约才签订六年,辽人还没忘记当初的血勇,不可以轻视他们。”
望向了秦平安。
秦平安被盯得好不自在,最后无可奈何道:“唉,好了,好了,陈知县,我会小心一点的。”
“虽然不知道耶律元赓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会对雁门县不利!”
“这么多天以来,我们在适应辽人进攻的同时,他们也在适应我们的防守。”
沈均,一个极其优秀的骑兵,在多次和辽人的对战中大放光彩,因此他也能参与到讨论之中。
“陈知县,您的意思是...想要主动出击?”
“对的。”陈昭欣赏地看了沈均一眼:“每天应对辽人,极大地损害了雁门县的利益!”
“之前是雁门县骑兵少了点实力,我才选择慢慢放辽人的血,但现在时间差不多了,雁门县和辽人必须做个了断!”
是得做个了断了,不然,自己晚一天回去,官家西祭汾阴的规划就会更加完善,想要打动即得利益群体就更加困难。
得主动出击,追着辽人打,甚至追到辽境去,叫他们绝了窃取蜂窝煤的心思。
接着多给大宋边军点保护费,让他们边境看紧点,双管齐下,炼焦厂无忧矣!
主动出击,和辽人打野战...
上一次和辽人打野战且大胜,那还是咸平四年(1001年)时,羊山之伏的时候了。
现在又有人像在野战上面胜过辽军...
“好,我支持陈知县!”秦平安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每天依托掩体做防守,打后手战,总给秦平安一种躲在“王八壳子”里的感觉。
现在终于有机会骑着战马尽情地驰骋,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辽人还想在我大宋境内翻天了,那就打!”陈知县表态了,王浩立马跟进。
但方大壮提出了异议:“陈知县,每次来的辽军人数太少,三五人,是不是不能达到您威慑的目的?”
咋一看是有些谨慎的问题,但仔细想想,三五辽军,方大壮竟然还觉得不够!
还想要多来一点,甚至以少打多,这话简直是狂到没边了。
陈昭呵呵一笑:“这办法,本官早就想到了...”
哦?
陈知县这话一说,众人来了兴趣。
“我们先这样...然后这样...最后这样...”
......
“耶律元赓你疯了?你不拿自己部下的人当人看就算了,你竟然还从陛下那儿要来了王帐骑兵,还想把他们派到宋境送死,我绝不允许!”
萧赫大声喊道。
自从上次和耶律元赓闹翻脸了之后,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静看耶律元赓起高楼、宴宾客,静看他楼塌塌塌塌塌了。
数次偷偷往王帐所在之处递密信,但都像泥牛入海,没了踪影。
渐渐的,萧赫也就躺平了,随便耶律元赓怎么折腾,反正死的都是耶律元赓的人,又不是他萧赫的人,陈昭也不可能翻越国界线过来把他剁了。
就算要剁,也是剁耶律元赓这个疯子。
但是这会,耶律元赓玩了个大的,叫手下人去送死还不够。
竟然还不知道用什么妖言蛊惑了陛下,让他派了一支二十五人左右的王帐骑兵出来。
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大辽帝国享受的都是最高待遇,出战至少都是一人三马的标准。
选拔要求严格,集整个大辽帝国之力,才堪堪过万。
而且自从“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双方以和平为主,王帐骑兵的数量也略有衰减,现在大约只有八千五百之人。
因此每一个王帐骑兵都显得尤为珍贵,尤其陛下派过来的这一批,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之间,上过战场,见过血,是真正的悍卒!
而现在耶律元赓却想让他们跟他的手下一样,三五个一群的跑到宋境去送死!
得到消息后,可把萧赫气得不轻,觉也不睡了,跑到耶律元赓面前质问他。
“耶律元赓,你知道培养一个王帐骑兵我大辽要付出多少代价吗?”萧赫怒斥道。
耶律元赓被指着鼻子骂了,还有心情喝茶!
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当然知道。”
“那你...”萧赫还想继续发难,但被耶律元赓打断了:
“这次本将可没说要派王帐骑兵去送死!”
将一纸信封甩了过来:“你看看吧。”
萧赫拆开一看,是耶律元赓的“老朋友”冯、魏两位家主送过来的。
上面写着雁门县真计划在边境建一座炼焦厂......
上回用这个理由骗来的辽军已经全部死在了雁门县内,效果还是有的。
“这是假的,你该不会信了吧?”萧赫狐疑地问道。
效果是有,但也只能骗骗傻子。
在萧赫眼中,整封信上面就写了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这种小把戏,他在密谍司的时候见多了,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暗子被陈昭策反了。”
耶律元赓呵呵一笑:“我当然知道,陈昭雷霆手段,只要稍一用力,那两贼厮肯定什么都会抖出来。”
“你想和陈昭硬碰硬,在大宋境内?”萧赫问道。
看耶律元赓这神态还有先前的所做所为,萧赫有理由做出此等怀疑。
“你猜错了。”耶律元赓笑道,脸上露出一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神色。
“这叫声东击西,我的目标一直是炼焦厂!”
“炼焦厂...”萧赫回过味来,神色动容:“难道你想...”
“是的,本将就用这一个多月以来辽军的性命,帮陈昭那贼厮训练出一只优秀的骑兵”
“他不是想决战吗?那就打!”
“本将特意从陛下哪里要来一只王帐骑兵,只要他们能够拖住陈昭,那我只要再派一支骑兵直接冲炼焦厂,必然能拐来工匠。”
“如此...蜂窝煤,我们也能造了!”
“天才!也是个...疯子。”这是萧赫脑子里的想法。
确实,相比于炼焦厂里的工匠、制作蜂窝煤的技术,耶律元赓手下的一百多个牺牲的骑兵的性命真算不了什么。
但耶律元赓他能顶着所有的压力把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可见他意志之坚决。
毕竟...
耶律元赓之前的所做所谓和资敌叛国有什么区别?
事情到了定局,才将他的想法说出来,心思也不可谓不紧密。
“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萧赫问道。
若是成功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耶律元赓也会登上升官发财的阶梯。
但若是失败了...
百来个精锐辽军,二十五个王帐骑兵,还有来自大宋方面的外交压力...
这些都需要有人承担,耶律元赓就会是那个“代价”。
他的头颅将会被斩下,成为修复宋辽双方关系的粘合剂。
他将会是大辽的罪人!
耶律元赓淡然一笑:“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去干的。”
“雁门县知县陈昭,他是个危险角色,想从他的手中抢下一块肉来,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他将赢得所有,或者...一无所有。
耶律元赓的确是个疯子,但也是个令人敬佩的疯子。
不拿手下人的命当命,也不拿自己的命当命。
萧赫沉默了。
虽然现在他还是有些不认同耶律元赓的所作所为,但嘴里也说不出什么指责的话来。
耶律元赓反而安慰他:“怕什么,至少现在优势在大辽!”
“陈昭那贼厮或许沉稳,但他手下的那群将士可不一定完全听他的话,连着一个月的胜利足够摧毁他们所有的理智了。”
“就算陈昭个人武艺再高,他一个人就能对付一支王帐骑兵,但这也需要时间啊!”
“只要我们短暂切断雁门县的通讯,抢走他们的工匠,任务就完成了。”
很美好的想法,但其中有太多的变数。
如陈昭还是采取防守战略不变、或者陈昭的反应太快,他们来不及有所动作...
但...这的确是耶律元赓用一百多条人命创造出来的最接近蜂窝煤制造方法的机会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陈昭马上就要回开封去了。
毕竟大宋外放皇帝看重的官员出任知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寇准都还在巴东、成安二县当了五年知县。
按惯例推算,陈昭至少要在雁门县待上两三年。
不然多等一会儿,等陈昭走后,还说不定真让他们成了。
“你...”萧赫顿了顿,“我能做什么?”
耶律元赓摆摆手说道:“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
“唯一要做的话...失败了为我收尸吧。”
赵恒明年春天就要西祭汾阴了,在他干这事之前,陈昭必须回到赵恒身边。
当然,也不是说要阻止官家弄些大场面出来,只是...
钱还是要花在刀刃上,而不是刀把上。、
陈昭欲想的计划,可比修一座宫殿群对大宋有用多了。
这样王相公那边也满意、钱花出去了,王钦若那边也交代得过去,官家做“大场面”的愿望也满足了、河中府的百姓也会感谢官家的大恩大德...
简直是秦始皇吃花椒——赢麻了!
雁门县不能呆了!
有赵受益的关系在,陈昭只要一只状书送到赵恒面前,他就直接回开封,顺带升官发财。
雁门县的底子陈昭也早就打好了,不说整个大宋,至少在河东路,雁门县知县就是个香饽饽。
有炼焦厂在,随便新上任的官员怎么折腾,百姓们的日子都会比以前好过上不少。
不过在走之前,陈昭也得先把自己带来的麻烦处理掉。
耶律元赓...
“说实话,本官真不知道这近一个月以来,耶律元赓脑袋里面在想些什么。”陈昭骂道。
“每天派骑兵来一次,三五一队,在炼焦厂周围转悠,碰上我们的骑兵,跑得了就跑,跑不了就自杀,没有一点犹豫。”
“他这是把骑兵当耗材了吗?”陈昭拍案而起。
语气中除了几分对耶律元赓“用兵如泥”的鄙夷以外,还有浓浓的羡慕。
半农耕半游牧帝国,骑兵不是奢侈品,才经得起耶律元赓这么造。
大宋人口越来越多,但土地又是个定数,和马抢土地。
“澶渊之盟”才签订五年多,大宋骑兵就已颓势难掩。
雁门县的战马陈昭都跟宝贝似的爱护着,是死一匹少一匹,还没有补充的。
“陈知县,息怒,息怒!”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他们是在我雁门县境内活动,在咱们的主场上,他们讨不到便宜,反而磨砺了我们的勇士,还多给我们送来了好些战马呢!”
石嚣说道。
辽军入宋境,这是在打大宋的脸!
偶尔来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宋辽兄弟之国也,打是亲,骂是爱,偶尔来几次,还能稍微增进一下感情。
但是你天天来谁受得了啊!
要不是辽国骑兵进了宋境之后,直奔雁门县,路上没袭扰百姓...
最重要的是辽国骑兵在雁门县吃瘪了,大宋边军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然,哪会让辽军跟逛自己后花园一样入宋境之内。
托北边辽国兄弟的福,雁门县骑兵的数量已经涨到了二十五人,战马数量已经有三十匹。
以防守为主,步骑配合练得也不错。
但同时雁门县军士也付出了亡七人,伤十五人的代价。
辽人的伤亡比他们大多了,基本上没人跑得出雁门县境内。
大伙最近吃马肉都快吃吐了。
“陈知县,耶律元赓他脑袋或许不正常,但一定不是个疯子,他敢这么做,一定有所图谋,我们得小心啊。”方大壮劝道。
“老方啊,叫我说你还是太小心了,那群北方蛮夷懂些什么?”
“有陈知县在这里,他们来多少,我们杀多少!”
秦平安说道。
辽军在雁门县众人眼中已经不是洪水猛兽了,都是肩膀上顶了一个脑袋,有什么区别?
反而在与辽国精锐骑兵的作战中不是大胜就是小胜。
傲气已经养出来了。
陈昭扫视一圈,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没人害怕,士气可用。
但是不是太可用些了?
陈昭坐了下去,说道:“诸位,不要忘了就在景德元年,二十万辽军曾突破层层包围,打到了澶州城下,差一点雁门县就要变成辽境了。”
“盟约才签订六年,辽人还没忘记当初的血勇,不可以轻视他们。”
望向了秦平安。
秦平安被盯得好不自在,最后无可奈何道:“唉,好了,好了,陈知县,我会小心一点的。”
“虽然不知道耶律元赓是怎么想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会对雁门县不利!”
“这么多天以来,我们在适应辽人进攻的同时,他们也在适应我们的防守。”
沈均,一个极其优秀的骑兵,在多次和辽人的对战中大放光彩,因此他也能参与到讨论之中。
“陈知县,您的意思是...想要主动出击?”
“对的。”陈昭欣赏地看了沈均一眼:“每天应对辽人,极大地损害了雁门县的利益!”
“之前是雁门县骑兵少了点实力,我才选择慢慢放辽人的血,但现在时间差不多了,雁门县和辽人必须做个了断!”
是得做个了断了,不然,自己晚一天回去,官家西祭汾阴的规划就会更加完善,想要打动即得利益群体就更加困难。
得主动出击,追着辽人打,甚至追到辽境去,叫他们绝了窃取蜂窝煤的心思。
接着多给大宋边军点保护费,让他们边境看紧点,双管齐下,炼焦厂无忧矣!
主动出击,和辽人打野战...
上一次和辽人打野战且大胜,那还是咸平四年(1001年)时,羊山之伏的时候了。
现在又有人像在野战上面胜过辽军...
“好,我支持陈知县!”秦平安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每天依托掩体做防守,打后手战,总给秦平安一种躲在“王八壳子”里的感觉。
现在终于有机会骑着战马尽情地驰骋,他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辽人还想在我大宋境内翻天了,那就打!”陈知县表态了,王浩立马跟进。
但方大壮提出了异议:“陈知县,每次来的辽军人数太少,三五人,是不是不能达到您威慑的目的?”
咋一看是有些谨慎的问题,但仔细想想,三五辽军,方大壮竟然还觉得不够!
还想要多来一点,甚至以少打多,这话简直是狂到没边了。
陈昭呵呵一笑:“这办法,本官早就想到了...”
哦?
陈知县这话一说,众人来了兴趣。
“我们先这样...然后这样...最后这样...”
......
“耶律元赓你疯了?你不拿自己部下的人当人看就算了,你竟然还从陛下那儿要来了王帐骑兵,还想把他们派到宋境送死,我绝不允许!”
萧赫大声喊道。
自从上次和耶律元赓闹翻脸了之后,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静看耶律元赓起高楼、宴宾客,静看他楼塌塌塌塌塌了。
数次偷偷往王帐所在之处递密信,但都像泥牛入海,没了踪影。
渐渐的,萧赫也就躺平了,随便耶律元赓怎么折腾,反正死的都是耶律元赓的人,又不是他萧赫的人,陈昭也不可能翻越国界线过来把他剁了。
就算要剁,也是剁耶律元赓这个疯子。
但是这会,耶律元赓玩了个大的,叫手下人去送死还不够。
竟然还不知道用什么妖言蛊惑了陛下,让他派了一支二十五人左右的王帐骑兵出来。
这些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大辽帝国享受的都是最高待遇,出战至少都是一人三马的标准。
选拔要求严格,集整个大辽帝国之力,才堪堪过万。
而且自从“澶渊之盟”签订以后,宋辽双方以和平为主,王帐骑兵的数量也略有衰减,现在大约只有八千五百之人。
因此每一个王帐骑兵都显得尤为珍贵,尤其陛下派过来的这一批,年龄都在三四十岁之间,上过战场,见过血,是真正的悍卒!
而现在耶律元赓却想让他们跟他的手下一样,三五个一群的跑到宋境去送死!
得到消息后,可把萧赫气得不轻,觉也不睡了,跑到耶律元赓面前质问他。
“耶律元赓,你知道培养一个王帐骑兵我大辽要付出多少代价吗?”萧赫怒斥道。
耶律元赓被指着鼻子骂了,还有心情喝茶!
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当然知道。”
“那你...”萧赫还想继续发难,但被耶律元赓打断了:
“这次本将可没说要派王帐骑兵去送死!”
将一纸信封甩了过来:“你看看吧。”
萧赫拆开一看,是耶律元赓的“老朋友”冯、魏两位家主送过来的。
上面写着雁门县真计划在边境建一座炼焦厂......
上回用这个理由骗来的辽军已经全部死在了雁门县内,效果还是有的。
“这是假的,你该不会信了吧?”萧赫狐疑地问道。
效果是有,但也只能骗骗傻子。
在萧赫眼中,整封信上面就写了六个字:“人傻、钱多、速来。”
这种小把戏,他在密谍司的时候见多了,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暗子被陈昭策反了。”
耶律元赓呵呵一笑:“我当然知道,陈昭雷霆手段,只要稍一用力,那两贼厮肯定什么都会抖出来。”
“你想和陈昭硬碰硬,在大宋境内?”萧赫问道。
看耶律元赓这神态还有先前的所做所为,萧赫有理由做出此等怀疑。
“你猜错了。”耶律元赓笑道,脸上露出一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神色。
“这叫声东击西,我的目标一直是炼焦厂!”
“炼焦厂...”萧赫回过味来,神色动容:“难道你想...”
“是的,本将就用这一个多月以来辽军的性命,帮陈昭那贼厮训练出一只优秀的骑兵”
“他不是想决战吗?那就打!”
“本将特意从陛下哪里要来一只王帐骑兵,只要他们能够拖住陈昭,那我只要再派一支骑兵直接冲炼焦厂,必然能拐来工匠。”
“如此...蜂窝煤,我们也能造了!”
“天才!也是个...疯子。”这是萧赫脑子里的想法。
确实,相比于炼焦厂里的工匠、制作蜂窝煤的技术,耶律元赓手下的一百多个牺牲的骑兵的性命真算不了什么。
但耶律元赓他能顶着所有的压力把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可见他意志之坚决。
毕竟...
耶律元赓之前的所做所谓和资敌叛国有什么区别?
事情到了定局,才将他的想法说出来,心思也不可谓不紧密。
“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萧赫问道。
若是成功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耶律元赓也会登上升官发财的阶梯。
但若是失败了...
百来个精锐辽军,二十五个王帐骑兵,还有来自大宋方面的外交压力...
这些都需要有人承担,耶律元赓就会是那个“代价”。
他的头颅将会被斩下,成为修复宋辽双方关系的粘合剂。
他将会是大辽的罪人!
耶律元赓淡然一笑:“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去干的。”
“雁门县知县陈昭,他是个危险角色,想从他的手中抢下一块肉来,不付出点代价怎么行?”
他将赢得所有,或者...一无所有。
耶律元赓的确是个疯子,但也是个令人敬佩的疯子。
不拿手下人的命当命,也不拿自己的命当命。
萧赫沉默了。
虽然现在他还是有些不认同耶律元赓的所作所为,但嘴里也说不出什么指责的话来。
耶律元赓反而安慰他:“怕什么,至少现在优势在大辽!”
“陈昭那贼厮或许沉稳,但他手下的那群将士可不一定完全听他的话,连着一个月的胜利足够摧毁他们所有的理智了。”
“就算陈昭个人武艺再高,他一个人就能对付一支王帐骑兵,但这也需要时间啊!”
“只要我们短暂切断雁门县的通讯,抢走他们的工匠,任务就完成了。”
很美好的想法,但其中有太多的变数。
如陈昭还是采取防守战略不变、或者陈昭的反应太快,他们来不及有所动作...
但...这的确是耶律元赓用一百多条人命创造出来的最接近蜂窝煤制造方法的机会了。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陈昭马上就要回开封去了。
毕竟大宋外放皇帝看重的官员出任知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寇准都还在巴东、成安二县当了五年知县。
按惯例推算,陈昭至少要在雁门县待上两三年。
不然多等一会儿,等陈昭走后,还说不定真让他们成了。
“你...”萧赫顿了顿,“我能做什么?”
耶律元赓摆摆手说道:“不需要你做什么,我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了。”
“唯一要做的话...失败了为我收尸吧。”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1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