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西祭汾阴!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官家,陕州来报,黄河水清了!”
朝堂之上,王钦若大声说道。
“黄河水清”,言外之意就是“圣人出了。”
这水一清,接下来的黄河天知道还会闹什么幺蛾子,说不定“河图洛书”什么的也要扎堆往外冒。
当然,只要官家确定了西祭的心思,那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沉入河底。
“黄河水清...这是要有圣人出世啊,天佑我大宋!”
赵恒呵呵笑着说道。
赵受益...身体挺好的,长开了之后,整个人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赵恒这两个月以来,下朝之后,也不去宫中大小美人那儿玩捉迷藏了,每日抱着他那宝贝儿子笑得合不拢嘴。
我国自古以来“人造祥瑞”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天书封禅”一开始也是作为单纯的、解决一场“政治危机”的手段来用的。
虽然其中也有安抚赵恒那颗敏感脆弱的小心脏的因素在。
不过...无论是从现在来讲,还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来看。
自从赵受益出生以后,大宋的封神活动就渐渐走向失控。
因为赵恒可能真的觉得儿子是上天赐予他的!
赵受益出生后,还健康长大了。
要知道赵恒一生共有六个儿子,但只有赵祯活到了最后。
其余五子中,又只有次子赵祐活到了九岁,其他出生不久之后就早夭了。
但在原来的历史中,赵祯活了下来。
在满是水银毒气的宫殿中,不止活了下来,甚至还活得很好!
这对赵恒受伤的小心灵可是莫大的安慰啊。
不过他出生的时间...说起来并不怎么好。
大中祥符三年...
“心理暗示”大家都知道吧?
在一次次的“自我欺骗”中,赵恒这货可能真觉得自己是“天子”了,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是“天神”了。
而赵祯的出生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啊,老天爷,原来向您祈祷是真的有回报的!”
见赵恒心情不错,王钦若趁热打铁地说道:
“官家,河中府后土娘娘多次显灵,进士薛南和父老、僧道约一千二百人恳请您到汾阴祭祀后土!”
王鸿涛他们想要做些什么,朝中没人帮忙可是不行的。
于是就找上了枢密副使王钦若。
话说王定国啊,上次和寇准在殿前失仪后,被贬了官。
虽然相比于被贬到亳州去的寇准来说,他的待遇要好上不少,至少人还在朝堂之上,还有着搅动风云的可能。
但是失了圣心啊!
真宗即位之时,对寇准是个什么态度?
敬而远之!
若不是辽人打到家门口来了,他说不定还要在地方上再多转悠几年。
而他王钦若呢?
他可是赵恒的潜邸旧臣!
在赵恒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帮他解决过政治危机的存在。
寇准,前朝余孽罢了,“澶渊之盟”签订后,仗着自己是功臣,风扬跋扈,左右天子,滚蛋是迟早的事。
但没想到却把自己搭了上去。
后来王钦若一直在修复他和赵恒之间的关系,才有些眉头。
“啪”的一声,赵受益出生了。
好家伙,现在赵恒满脑子都是他的宝贝儿子,最多加上一个在河东路喝西北风的陈昭。
至于王钦若...
不熟。
他急需一场政治作秀让自己的名字重新出现在赵恒的心里。
说不定还能借着这个机会更近一步...
“官家,此乃天意也!”
“天意?”赵恒有些心动了,上回泰山封禅后不久,陈昭的“天书”就来了。
这会去汾阴祭后土,后土娘娘显灵后又会赐予他什么?
而且...
赵恒可还深深地记得封禅时发生的事。
盛大的典礼、肃穆的百官,而朕则是全场唯一的焦点,全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事实证明,搞“大排场”是很容易上瘾的。
赵恒的心思回到了大中祥符元年的那场持续了五十七天的盛大典礼上。
情至深处,还不禁吞了口吐沫。
手痒痒的,好像再大干一场啊!
首相王旦站出来阻止道:“祭后土到京师郊外即可,何必到汾阴!”
王相公没有像上次一样忍受下去。
生民膏血,何至如此!
景德四年的大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翻涌。
赵恒登基九年了,都没有孩子,京城里的那些宗室们就不免动起了歪心思。
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下,无奈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北两天子,这对赵恒皇位的“正统性”又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国内又天灾连连,大伙都需要一场“祭祀”来振奋精神。
所以赵恒去泰山封禅,王旦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现在国家稳固,皇位也有了平等过渡的希望。
尤其是陈昭那小子弄出来的蜂窝煤,在冬日活人无数,他行事还处处打着赵恒的旗号。
百姓们可都念着官家的好!
国家安稳,为何还要去行此劳民伤财之事!
王钦若阴狠地瞥了王旦一眼:“老匹夫,坏我好事!”
以前赵恒就有意让王钦若为相,但被王旦一句“南人不可为相”给堵了回去。两人的梁子早就结下了。
大宋中央集权,但不是很君主专制。
尤其是赵恒自身能力平庸了些,就更加依赖相公们的辅助。
王旦,作为现在真宗朝唯一的宰相,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赵恒的眼中恢复了几分清明,他已经负过王旦一次了,这次...
自己的私心占多数,要不还是算了吧...
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官家,臣还有一事要报!”王钦若大声喊道。
回应他的是赵恒的沉默。
他知道,若是答应了他,待会儿王钦若定会再拿些“祥瑞”什么的出来,这一来二去的,可不就成了吗?
赵恒看向了王旦。
王相公也死死盯着官家。
不能后退啊!
这一退,就又是百万贯级别的花费。
玉清昭应宫已经修了不少钱了!
钱、钱、钱!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
要是我大宋的国库里满是铜钱就好了。
等等!
说道这个,赵恒又想起了那道年轻的身影。
陈昭!
他可是搞钱的好手,就十几天的功夫,就平地建起了一座商业帝国!
把他召回来,为自己敛财如何?
这个念头一出现,在赵恒心中可是疯狂蔓延。
“官家,臣还有一事要报!”王钦若看出了赵恒的纠结,再次出言提醒道。
“说!”重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陈昭”的推动下,赵恒还是回应了王钦若。
和远在河东路的陈昭没有半毛钱关系,赵恒是屈服于他自己的“欲望”。
找陈昭做挡箭牌,自我安慰罢了。
“河中府百姓巨沼于中条山苍龙谷发现黄金护封的《灵宝真文》一部!”
《灵宝真文》上面写了什么不重要,甚至有没有这本书也不重要。
大伙都知道他是假的,但没人敢说出来,至少在作用上,他就是真的了。
“哦?”果然,听到《灵宝真文》四个字,赵恒果然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现安置于何处?”
“计划通!”王钦若心中狂喜,面上却是不显:“《灵宝真文》乃后土娘娘显灵所赐,现就安置在后土娘娘庙安享香火...”
“不可!”王相公本是个沉稳性子,现却在朝堂之上和王钦若硬钢,可见为了阻止赵恒再玩些新花样,他也是真的是豁出去了。
“官家万金之躯,岂可妄动!”
王旦是大宋唯一的宰相,但他可不是唯一的官员!
借“封禅”一事,大量的朝廷官员只要献上“祥瑞”,他们就可以像坐火箭一样升官。
他们的欲望,岂是王旦简单一句“岂可妄动”可以制止的了的?
只见从王钦若身后,林特、杜镐、丁谓等一系列高官皆战出来劝说赵恒西祭汾阴。
“官家,河中府百姓盼您到来已多时!”
“官家若不亲自,河中府百姓如丧考妣!”
但朝廷还是有风骨在的。
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很多人可没有忘记!
朝堂的这群魑魅横行霸道三年了,还想继续操纵朝堂吗?
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如杨亿、王曾等,皆站出来反对。
“官家,国库之藏不可轻动!”
“民生疾苦啊,官家!”
朝堂之上瞬间变成了吵闹的菜市场。
只是相比于王钦若那边理由的五花八门,王旦这边的理由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赵恒这个天子已经做了十三年了,他和百姓站得太远太远,共情是不可能共情的。
王钦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理智的言语并不能传到赵恒的耳朵里面。
“后土娘娘已经显灵,官家西行,是为皇子祈福也,尔等妄图阻拦,陷皇子于不利乎?”
王钦若看准时机,大声喊道。
他杀死了比赛!
尚在襁褓之中的赵受益,现在可是赵恒的逆鳞,谁碰谁死!
现在的皇子看着很健康,但以后呢?
先太子赵祐可是九岁时去世的,而赵受益...
他能不能平安健康地活到即位大统的那一天?
俗话说的好:“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王相公还是太正直了,王钦若一用皇子做挡箭牌,他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够了!”赵恒拂袖而起,龙眸扫视吵闹的群臣,“退朝。”
王钦若摸了摸胡子,很是得意。
稳了!
回他的西府处理公文了。
王旦也匆匆离去,打算压下所有来自于河中府的公文,反正都是些歌颂盛名的东西。
这时的王相公,颇有些想念被贬亳州的同年寇准了。
若他在朝堂之上,一定能阻止这场闹剧吧。
......
若寇准在朝堂之上,他确实可以阻止这场闹剧。
但只要赵恒动了歪心思,寇准就不可能继续呆在朝堂之上,在讨论之前,寇准就会被“请”出朝堂。
三司使丁谓被召进宫中了。
赵恒铁了心的要玩一场大的,王旦或许能阻止他,但是赵恒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朝中支持西祭的势力太庞大了,怎么阻止?无法阻止。
“丁卿,经费如何?”赵恒问道。
像上回一样,赵恒打算“西祭汾阴”了。
皇帝出行,排场不可谓不大,其中要的可都是钱啊!
丁谓作为三司使,管理全国财政,上回一句“大计有余”,坚定了赵恒的决心。
这会他的回答是...
“回官家,仓庾盈衍!“
丁谓自然是全力支持赵恒的宗教活动的。
虽然他不可能完全不顾事实,报喜不报忧。
不然万一国家财政一旦出了大问题的话,承担责任的只有三司使丁谓本人,而本来就对赵恒东封西祀不满的大臣们,就会迁怒于丁谓。
到那时,他就只能去岭南挖蘑菇了。
所以这次丁谓说的几乎也都是事实。
国库钱是有的,但支持赵恒去浪一次,稍微欠缺一点,但朝廷官员们的花费太多了!
这儿挤一点,那儿凑一点,再克扣一点军费,那钱就足足的!
说起来丁谓的底气大部分来自于陈昭。
这小伙子每月给朝廷缴纳的赋税可一分都没少过,大雪之时,他的蜂窝煤可为朝廷减少了许多赈灾的花费。
不然...
丁谓该说的“仓庾盈衍”还是会说,但也会提上一嘴三司的难处,再表表忠心什么的,不会像现在一样底气十足。
“好啊,丁卿果然是我大宋柱石!”有这么一个不扫兴的臣子,对赵恒来说,这可真是一件美事啊!
与王钦若光用嘴来讨好赵恒不同,丁谓是以自己的能力“谄媚”官家。
提供财政支持、建造玉清昭应宫...
这使真宗器重丁谓的同时,也离不开丁谓。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丁谓很是谦虚地说道,“官家,河中府的百姓可都等着您呢。”
“既然如此...”赵恒还装模作样地扭捏了两句,“就依你们办吧。”
稳了!
丁谓是三司使,直接对活动经费上下其手是不可能的,但是!
消息值钱啊!
只要提前准备一下,安排亲戚买几块地,等官家西祭的道路一规划出来,那价格不水涨船高?
“官家圣明!”
祭后土娘娘,当然是在春天了。
大中祥符四年春,西祭汾阴!
朝堂之上,王钦若大声说道。
“黄河水清”,言外之意就是“圣人出了。”
这水一清,接下来的黄河天知道还会闹什么幺蛾子,说不定“河图洛书”什么的也要扎堆往外冒。
当然,只要官家确定了西祭的心思,那些东西自然而然的就会沉入河底。
“黄河水清...这是要有圣人出世啊,天佑我大宋!”
赵恒呵呵笑着说道。
赵受益...身体挺好的,长开了之后,整个人白白胖胖的,可爱极了。
赵恒这两个月以来,下朝之后,也不去宫中大小美人那儿玩捉迷藏了,每日抱着他那宝贝儿子笑得合不拢嘴。
我国自古以来“人造祥瑞”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
“天书封禅”一开始也是作为单纯的、解决一场“政治危机”的手段来用的。
虽然其中也有安抚赵恒那颗敏感脆弱的小心脏的因素在。
不过...无论是从现在来讲,还是按照原本的历史来看。
自从赵受益出生以后,大宋的封神活动就渐渐走向失控。
因为赵恒可能真的觉得儿子是上天赐予他的!
赵受益出生后,还健康长大了。
要知道赵恒一生共有六个儿子,但只有赵祯活到了最后。
其余五子中,又只有次子赵祐活到了九岁,其他出生不久之后就早夭了。
但在原来的历史中,赵祯活了下来。
在满是水银毒气的宫殿中,不止活了下来,甚至还活得很好!
这对赵恒受伤的小心灵可是莫大的安慰啊。
不过他出生的时间...说起来并不怎么好。
大中祥符三年...
“心理暗示”大家都知道吧?
在一次次的“自我欺骗”中,赵恒这货可能真觉得自己是“天子”了,或者说他觉得自己是“天神”了。
而赵祯的出生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啊,老天爷,原来向您祈祷是真的有回报的!”
见赵恒心情不错,王钦若趁热打铁地说道:
“官家,河中府后土娘娘多次显灵,进士薛南和父老、僧道约一千二百人恳请您到汾阴祭祀后土!”
王鸿涛他们想要做些什么,朝中没人帮忙可是不行的。
于是就找上了枢密副使王钦若。
话说王定国啊,上次和寇准在殿前失仪后,被贬了官。
虽然相比于被贬到亳州去的寇准来说,他的待遇要好上不少,至少人还在朝堂之上,还有着搅动风云的可能。
但是失了圣心啊!
真宗即位之时,对寇准是个什么态度?
敬而远之!
若不是辽人打到家门口来了,他说不定还要在地方上再多转悠几年。
而他王钦若呢?
他可是赵恒的潜邸旧臣!
在赵恒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帮他解决过政治危机的存在。
寇准,前朝余孽罢了,“澶渊之盟”签订后,仗着自己是功臣,风扬跋扈,左右天子,滚蛋是迟早的事。
但没想到却把自己搭了上去。
后来王钦若一直在修复他和赵恒之间的关系,才有些眉头。
“啪”的一声,赵受益出生了。
好家伙,现在赵恒满脑子都是他的宝贝儿子,最多加上一个在河东路喝西北风的陈昭。
至于王钦若...
不熟。
他急需一场政治作秀让自己的名字重新出现在赵恒的心里。
说不定还能借着这个机会更近一步...
“官家,此乃天意也!”
“天意?”赵恒有些心动了,上回泰山封禅后不久,陈昭的“天书”就来了。
这会去汾阴祭后土,后土娘娘显灵后又会赐予他什么?
而且...
赵恒可还深深地记得封禅时发生的事。
盛大的典礼、肃穆的百官,而朕则是全场唯一的焦点,全场的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
事实证明,搞“大排场”是很容易上瘾的。
赵恒的心思回到了大中祥符元年的那场持续了五十七天的盛大典礼上。
情至深处,还不禁吞了口吐沫。
手痒痒的,好像再大干一场啊!
首相王旦站出来阻止道:“祭后土到京师郊外即可,何必到汾阴!”
王相公没有像上次一样忍受下去。
生民膏血,何至如此!
景德四年的大宋,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翻涌。
赵恒登基九年了,都没有孩子,京城里的那些宗室们就不免动起了歪心思。
景德元年,辽军大举南下,无奈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北两天子,这对赵恒皇位的“正统性”又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国内又天灾连连,大伙都需要一场“祭祀”来振奋精神。
所以赵恒去泰山封禅,王旦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但现在国家稳固,皇位也有了平等过渡的希望。
尤其是陈昭那小子弄出来的蜂窝煤,在冬日活人无数,他行事还处处打着赵恒的旗号。
百姓们可都念着官家的好!
国家安稳,为何还要去行此劳民伤财之事!
王钦若阴狠地瞥了王旦一眼:“老匹夫,坏我好事!”
以前赵恒就有意让王钦若为相,但被王旦一句“南人不可为相”给堵了回去。两人的梁子早就结下了。
大宋中央集权,但不是很君主专制。
尤其是赵恒自身能力平庸了些,就更加依赖相公们的辅助。
王旦,作为现在真宗朝唯一的宰相,他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赵恒的眼中恢复了几分清明,他已经负过王旦一次了,这次...
自己的私心占多数,要不还是算了吧...
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官家,臣还有一事要报!”王钦若大声喊道。
回应他的是赵恒的沉默。
他知道,若是答应了他,待会儿王钦若定会再拿些“祥瑞”什么的出来,这一来二去的,可不就成了吗?
赵恒看向了王旦。
王相公也死死盯着官家。
不能后退啊!
这一退,就又是百万贯级别的花费。
玉清昭应宫已经修了不少钱了!
钱、钱、钱!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
要是我大宋的国库里满是铜钱就好了。
等等!
说道这个,赵恒又想起了那道年轻的身影。
陈昭!
他可是搞钱的好手,就十几天的功夫,就平地建起了一座商业帝国!
把他召回来,为自己敛财如何?
这个念头一出现,在赵恒心中可是疯狂蔓延。
“官家,臣还有一事要报!”王钦若看出了赵恒的纠结,再次出言提醒道。
“说!”重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陈昭”的推动下,赵恒还是回应了王钦若。
和远在河东路的陈昭没有半毛钱关系,赵恒是屈服于他自己的“欲望”。
找陈昭做挡箭牌,自我安慰罢了。
“河中府百姓巨沼于中条山苍龙谷发现黄金护封的《灵宝真文》一部!”
《灵宝真文》上面写了什么不重要,甚至有没有这本书也不重要。
大伙都知道他是假的,但没人敢说出来,至少在作用上,他就是真的了。
“哦?”果然,听到《灵宝真文》四个字,赵恒果然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现安置于何处?”
“计划通!”王钦若心中狂喜,面上却是不显:“《灵宝真文》乃后土娘娘显灵所赐,现就安置在后土娘娘庙安享香火...”
“不可!”王相公本是个沉稳性子,现却在朝堂之上和王钦若硬钢,可见为了阻止赵恒再玩些新花样,他也是真的是豁出去了。
“官家万金之躯,岂可妄动!”
王旦是大宋唯一的宰相,但他可不是唯一的官员!
借“封禅”一事,大量的朝廷官员只要献上“祥瑞”,他们就可以像坐火箭一样升官。
他们的欲望,岂是王旦简单一句“岂可妄动”可以制止的了的?
只见从王钦若身后,林特、杜镐、丁谓等一系列高官皆战出来劝说赵恒西祭汾阴。
“官家,河中府百姓盼您到来已多时!”
“官家若不亲自,河中府百姓如丧考妣!”
但朝廷还是有风骨在的。
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很多人可没有忘记!
朝堂的这群魑魅横行霸道三年了,还想继续操纵朝堂吗?
他们第一个不答应!
如杨亿、王曾等,皆站出来反对。
“官家,国库之藏不可轻动!”
“民生疾苦啊,官家!”
朝堂之上瞬间变成了吵闹的菜市场。
只是相比于王钦若那边理由的五花八门,王旦这边的理由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赵恒这个天子已经做了十三年了,他和百姓站得太远太远,共情是不可能共情的。
王钦若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理智的言语并不能传到赵恒的耳朵里面。
“后土娘娘已经显灵,官家西行,是为皇子祈福也,尔等妄图阻拦,陷皇子于不利乎?”
王钦若看准时机,大声喊道。
他杀死了比赛!
尚在襁褓之中的赵受益,现在可是赵恒的逆鳞,谁碰谁死!
现在的皇子看着很健康,但以后呢?
先太子赵祐可是九岁时去世的,而赵受益...
他能不能平安健康地活到即位大统的那一天?
俗话说的好:“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王相公还是太正直了,王钦若一用皇子做挡箭牌,他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
“够了!”赵恒拂袖而起,龙眸扫视吵闹的群臣,“退朝。”
王钦若摸了摸胡子,很是得意。
稳了!
回他的西府处理公文了。
王旦也匆匆离去,打算压下所有来自于河中府的公文,反正都是些歌颂盛名的东西。
这时的王相公,颇有些想念被贬亳州的同年寇准了。
若他在朝堂之上,一定能阻止这场闹剧吧。
......
若寇准在朝堂之上,他确实可以阻止这场闹剧。
但只要赵恒动了歪心思,寇准就不可能继续呆在朝堂之上,在讨论之前,寇准就会被“请”出朝堂。
三司使丁谓被召进宫中了。
赵恒铁了心的要玩一场大的,王旦或许能阻止他,但是赵恒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朝中支持西祭的势力太庞大了,怎么阻止?无法阻止。
“丁卿,经费如何?”赵恒问道。
像上回一样,赵恒打算“西祭汾阴”了。
皇帝出行,排场不可谓不大,其中要的可都是钱啊!
丁谓作为三司使,管理全国财政,上回一句“大计有余”,坚定了赵恒的决心。
这会他的回答是...
“回官家,仓庾盈衍!“
丁谓自然是全力支持赵恒的宗教活动的。
虽然他不可能完全不顾事实,报喜不报忧。
不然万一国家财政一旦出了大问题的话,承担责任的只有三司使丁谓本人,而本来就对赵恒东封西祀不满的大臣们,就会迁怒于丁谓。
到那时,他就只能去岭南挖蘑菇了。
所以这次丁谓说的几乎也都是事实。
国库钱是有的,但支持赵恒去浪一次,稍微欠缺一点,但朝廷官员们的花费太多了!
这儿挤一点,那儿凑一点,再克扣一点军费,那钱就足足的!
说起来丁谓的底气大部分来自于陈昭。
这小伙子每月给朝廷缴纳的赋税可一分都没少过,大雪之时,他的蜂窝煤可为朝廷减少了许多赈灾的花费。
不然...
丁谓该说的“仓庾盈衍”还是会说,但也会提上一嘴三司的难处,再表表忠心什么的,不会像现在一样底气十足。
“好啊,丁卿果然是我大宋柱石!”有这么一个不扫兴的臣子,对赵恒来说,这可真是一件美事啊!
与王钦若光用嘴来讨好赵恒不同,丁谓是以自己的能力“谄媚”官家。
提供财政支持、建造玉清昭应宫...
这使真宗器重丁谓的同时,也离不开丁谓。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丁谓很是谦虚地说道,“官家,河中府的百姓可都等着您呢。”
“既然如此...”赵恒还装模作样地扭捏了两句,“就依你们办吧。”
稳了!
丁谓是三司使,直接对活动经费上下其手是不可能的,但是!
消息值钱啊!
只要提前准备一下,安排亲戚买几块地,等官家西祭的道路一规划出来,那价格不水涨船高?
“官家圣明!”
祭后土娘娘,当然是在春天了。
大中祥符四年春,西祭汾阴!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1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