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出人头地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孙神医真无私也!”陈昭赞道。
能数十年如一日地行善事,一大把年纪了,为多给康济堂拉点投资,还不要他那张老脸和陈昭“斗智斗勇”,“算计”一个女娃娃。
可敬。
丁芷捂嘴轻笑:“能有陈知县这样的评价,师父他老人家一定会很开心的。”
孙神医,无私者也,陈知县,亦无私者也!
回顾陈昭的所作所为,他简直不像是一个生长在大宋皇旗下的人物。
明里暗里拦了多少人的财路,要不是他个人武艺高强,又深得官家宠爱,不然他脑袋不知道搬家多少回了。
陈知县也有评价孙神医的资格。
丁芷这话...
夸了她的师父,也连着她的小情郎也一起夸了进去。
会说话的岂只陈昭一人?
这就是“双向奔赴”!
当然,陈昭可没忘了“正事”,他约丁娘子出来可是用的“采药”的理由。
路线,他早就提前踩点好了的,再往前走一些就有一大片“金银花”。
《神农本草经》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长得还行,拿去交差绰绰有余了。
丁娘子蹲下采集,但这一蹲下...可不得了!
再宽松的衣服也遮不住身后的浑圆,更别说丁娘子今日为见情郎,穿的衣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美何须衣装来衬托!
但在丁娘子蹲下时,身上衣物确实勾勒出玲珑曲线,看得身后的小处男陈昭浮想联翩。
“丁娘子,我来帮你!”
......
贪欢、贪欢,现在还不是贪欢的时候。
大宋境外还有一个辽国虎视眈眈,想要染指陈昭的“权柄”,陈某本可以紧锁门户,与其永不相见。
但是,若想收复燕云,如何不能与那大宋最大的敌人相见?
虽然自“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多年的“和平”,但真不会以为和平是一纸“盟约”带来的吧?
陈昭需要了解他的敌人,也为此做好了准备,现在还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
今天走的这一路,就很好了,陈昭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还是得放在应对辽人的来犯上面。
该送丁娘子回去了。
途经一片农田。
这儿是陈昭划分给当初从山上主动下来归顺的“良民”耕种的。
土壤肥沃,算是给他们的一点“小小的奖励”。
田野里种得是满满的粟米,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不出化肥来,但有陈昭提供的“堆肥”,这田地也有了“密植”的底气。
又有陈昭提供的良种,一亩地的产量,至少比往常要提高三分之一不止!
农民们抵抗意外的能力非常低,有任何一点儿的风吹草动,他们一家可能就活不到明年春天,导致他们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那时陈昭才来,根基不稳,就算是好物件,强行推行,也只会引得百姓不快。
在三大家族的“励精图治”之下,雁门县的百姓们有能支撑到下一次收获的粮食,都能称得上是“富贵人家”了。
陈知县要是叫他们拿着一年的收成去赌,都不消大肆宣传,只需有心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汹涌的民意就能把陈昭淹没得渣都不剩。
只能先叫那群“顺民”试试,他们全依赖着陈昭的权势而活,对于他的要求也不敢忤逆。
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
这粟米沉甸甸的,也快到了该收获的时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开得长长一节,就像狗尾巴草一般,上面结的一团团粟米,看着就像是一颗颗桑葚点缀其中。
陈昭看着,手不由自主地抚了上去,想像儿时摸狗尾巴草一样,从上到下,一把把它撸个干净。
但手伸至半空中就停了下来,轻笑一声,收了回去。
他已经不是儿时的自己了,而且...这粟米是百姓们劳动后的产物,他一个四体不勤的人,有何资格触碰呢?
“陈知县!”田地里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陈昭循声望去,从密密的粟叶中探出一个脑袋,是“老熟人”谢顺!
将种植之法交给高世,顺带叫他堂哥高荣看管这些还没收心的顺民们,这田间之事就不再是陈知县的首要工作了。
只偶尔自己到田间地头来看上一看,或者派王浩等人代他巡视。
好久没和百姓们谈谈人生了。
不知是雁门县的水土养人,还是高荣的鞭子养人,谢顺看着顺眼多了。
目光平和,身上也多了些肉,辛勤的劳动淬炼了他的肉体和精神。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陈昭笑着问道:“谢顺,这粟米可都是你种的?”
这可不!
当初谢顺和高家兄弟结下梁子之后,那被高荣“虐待”得那叫一个气啊!
在田间劳作的几十号人里,高荣近两层的时间都在盯着他,一旦分心,甚至没分心,就是一鞭子抽了过来。
打在身上其实也不痛,(不知道陈知县是哪里弄来的鞭子),主要是羞耻啊,羞耻!
高世比他那堂哥好多了,传授种植要领时,所授之人再愚笨,他面上也不会露出不耐烦之色,细心地讲着,实践给他们看。
因为高世知道,一年的收成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教他们能多收一些是一些。
种地?种个屁!
被陈昭制裁过一次后,谢顺死性不改,还是原来那个鸟样,但是!
周围人可没那么顽固,在高世、高荣的“软硬并施”下,纷纷改邪归正。
这时,周围人都在弯着腰劳作,高家兄弟也不再盯着他,等种子播下后,就放任他的生死,好像对陈知县的命令全不在意一般。
这时候,谢顺才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整整三天!
没人和他讲过一句话,甚至连个眼神都没给过他。
谢某茫然地站在田野里,周围全是人,但又好像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把锄头与之相伴。
谢顺略带恐惧地握紧锄头,好像这样他就有了依靠。
但真正的依靠是那声“你想要种地吗?”
自此,山贼归心!(嘿,计划通!)
看到陈昭来了,谢顺激动得很,滔滔不绝地和陈昭讲述着这片田地他是如何维护的,每日浇水、施肥、松土...
每一个步骤烂熟于心,和当初讲不出个所以然来的谢顺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着激动的谢顺,以自己的劳作一点点地替换掉了过往的不堪,陈昭为他感到高兴,心中也颇为自得。
这就是教化之功啊!
谢顺的一声“陈知县”,叫起的可不止一人,田野里瞬间齐刷刷地抬起一片头来,好不壮观。
充满敬意地看着陈昭,是这个男人把他们从深渊里拉了回来!
陈昭也回应着治下百姓,目光一一扫过,和他们对上眼,没有一个遗漏。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陈昭悄无声色地偏转目光,落在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上。
光从外貌上看,此人和周围人并没什么不同,但他的眼神不对!
周围人看向陈昭眼中多带着尊敬和感激,还有一丝敬畏。
严家人的头颅已经腐烂发臭了,被陈昭派人从城门取走安葬,但陈知县灭亡严家时的雷霆手段,大伙可都还记得。
虽然落不到自己身上,但是,想着还是有点让人发怵的。
这人装得很好,眼神中带着尊敬,但没有敬畏!
他根本没有把陈昭当做“县老爷”来看待,眼神深处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警惕。
观其手指粗糙,虎口处有厚茧,像是常年握刀握的,但也可能是握锄头握的,而且他还有着当山贼的经历,这点并不奇怪。
这是辽国的密谍?
山贼时期就混了进去,辽国方面对大宋的渗透还挺深啊。
严家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陈知县有些遗憾,当初要是能在行刑前,多问些东西出来就好了。
那是的严桧,真的是问什么答什么,只想叫着他的同僚陪他一起上路。
“唉...唉!”
陈昭警觉起来,因为这个疑似辽人密谍的家伙将目光落在了他身后的丁芷身上。
早闻陈昭和一女子有染,今日见其姿色,我见犹怜,难怪连陈昭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为其倾心。
要是能控制住她...
梦想很美好。
但陈昭阻断了他的梦想,陈知县挡在丁娘子面前,隔绝了一切不怀好意的目光,并默默地向着那个男人走过去,目光轻飘飘地落在他身上,不曾偏离半分。
“他该不会发现我了吧?我是怎么暴露的!?”那男子心中骇然,浑身的肌肉控制不住地紧绷起来。
陈昭的【技能:天心】可一直开着的!
他果然是辽国密谍!
但现在还不是发难的时候,凡事得讲一个证据。
现在的密谍,在众人眼中的身份是一个踏实种地的顺民。
现在对他有所动作的话...可能会寒了这些人的心。
而且...陈昭也不愿让他毁了自己和丁娘子相见的好心情,暂且让他多活一会儿。
于是只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马恩泽,我认得你!”
“那块田是你种的吧?”
陈昭伸手一指,这些百姓从哪里来得,他可看得一清二楚。
“啊?”
马恩泽心中一震,原来为的是这事!
切,我还以为事情暴露了呢。
他素闻陈昭有识人之术,今日一见,虚言耳!
当初“招山贼下山时”他所谓的“识人”,不过是挑几个倒霉鬼出来树立权威罢了。
毕竟死人不会说话,活下来的人也不会去大肆宣扬自己杀过人。
心中对陈昭便起了轻视之心,但面上态度还是很恭敬。
陈知县没识人能力是真,但他的武力可做不了假!
一个个的猛将,都成成就陈昭凶名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正是小人的。”
“内心活动真是丰富啊。”陈昭心中叹道。
这种人能平安下山,当初询问之时,问得还是太过简陋了,竟让“小老鼠”钻了空子,但还好,现在补救也不算太迟!
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本官这一路走来,所观田间粟米,就属你种得最为饱满壮硕,有心了。”
虽然陈昭还没走到那儿,但他武艺超群,视力比常人好一点,看得清远处的粟粒,这也无可厚非吧?
陈昭问出话后,突然想到,这该死的密谍该不会把堆肥的做法,还有精耕细作的方法给流传出去了吧?
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杀意,但被他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幸亏良种已全部种下,就算他藏着一些送到了辽国,但不懂得育种技术,也无法扩大生产,一代代的培育,只会“泯然众人矣”。
但也留他不得了!
种得好...这不废话嘛!
他可是听课听得最认真的人,做事也最勤快。
说来可笑,一个辽人,在大宋的土地上劳作,为大宋交赋税,其付出的汗水竟比一群宋人都还要高!
一届山贼,后又当了农民,怎么会识字!
平日里马恩泽便自己抽时间,用“当山贼时的积蓄”,辛苦学,便为自己识字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在陈昭未曾上心之时,他确实有机会将消息传递出去。
但很可惜,马恩泽学得太过投入给忘了。
陈昭久久不来看过他们,马恩泽便松懈了许多,想着学完后一次性传递过去,自己也顺带“功成身退”。
有此大功,他也能在辽国内过上“左娇妻、右美妾”的快乐生活,哪用在陈昭这个“人形怪物”身旁提心吊胆?
没想到这一耽误,就彻底没了机会。
面对陈昭的夸奖,他还表现得颇为自得:“陈知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做得好!”陈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继续努力。”
说完,带着丁芷转身离去。
陈昭的这一通夸赞,可把谢顺等人给羡慕坏了!
当初的高家兄弟,不就是这么一激灵,就被陈昭看上了吗?
没想到自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接着起飞。
“马恩泽,没想到你竟然还能和陈知县搭上话。”
“你小子不久之后也要出人头地了!”
能数十年如一日地行善事,一大把年纪了,为多给康济堂拉点投资,还不要他那张老脸和陈昭“斗智斗勇”,“算计”一个女娃娃。
可敬。
丁芷捂嘴轻笑:“能有陈知县这样的评价,师父他老人家一定会很开心的。”
孙神医,无私者也,陈知县,亦无私者也!
回顾陈昭的所作所为,他简直不像是一个生长在大宋皇旗下的人物。
明里暗里拦了多少人的财路,要不是他个人武艺高强,又深得官家宠爱,不然他脑袋不知道搬家多少回了。
陈知县也有评价孙神医的资格。
丁芷这话...
夸了她的师父,也连着她的小情郎也一起夸了进去。
会说话的岂只陈昭一人?
这就是“双向奔赴”!
当然,陈昭可没忘了“正事”,他约丁娘子出来可是用的“采药”的理由。
路线,他早就提前踩点好了的,再往前走一些就有一大片“金银花”。
《神农本草经》记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长得还行,拿去交差绰绰有余了。
丁娘子蹲下采集,但这一蹲下...可不得了!
再宽松的衣服也遮不住身后的浑圆,更别说丁娘子今日为见情郎,穿的衣服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美何须衣装来衬托!
但在丁娘子蹲下时,身上衣物确实勾勒出玲珑曲线,看得身后的小处男陈昭浮想联翩。
“丁娘子,我来帮你!”
......
贪欢、贪欢,现在还不是贪欢的时候。
大宋境外还有一个辽国虎视眈眈,想要染指陈昭的“权柄”,陈某本可以紧锁门户,与其永不相见。
但是,若想收复燕云,如何不能与那大宋最大的敌人相见?
虽然自“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多年的“和平”,但真不会以为和平是一纸“盟约”带来的吧?
陈昭需要了解他的敌人,也为此做好了准备,现在还不是谈儿女情长的时候。
今天走的这一路,就很好了,陈昭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还是得放在应对辽人的来犯上面。
该送丁娘子回去了。
途经一片农田。
这儿是陈昭划分给当初从山上主动下来归顺的“良民”耕种的。
土壤肥沃,算是给他们的一点“小小的奖励”。
田野里种得是满满的粟米,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做不出化肥来,但有陈昭提供的“堆肥”,这田地也有了“密植”的底气。
又有陈昭提供的良种,一亩地的产量,至少比往常要提高三分之一不止!
农民们抵抗意外的能力非常低,有任何一点儿的风吹草动,他们一家可能就活不到明年春天,导致他们很难接受“新鲜事物”。
那时陈昭才来,根基不稳,就算是好物件,强行推行,也只会引得百姓不快。
在三大家族的“励精图治”之下,雁门县的百姓们有能支撑到下一次收获的粮食,都能称得上是“富贵人家”了。
陈知县要是叫他们拿着一年的收成去赌,都不消大肆宣传,只需有心人在背后煽风点火,汹涌的民意就能把陈昭淹没得渣都不剩。
只能先叫那群“顺民”试试,他们全依赖着陈昭的权势而活,对于他的要求也不敢忤逆。
一晃三个多月过去了。
这粟米沉甸甸的,也快到了该收获的时候。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开得长长一节,就像狗尾巴草一般,上面结的一团团粟米,看着就像是一颗颗桑葚点缀其中。
陈昭看着,手不由自主地抚了上去,想像儿时摸狗尾巴草一样,从上到下,一把把它撸个干净。
但手伸至半空中就停了下来,轻笑一声,收了回去。
他已经不是儿时的自己了,而且...这粟米是百姓们劳动后的产物,他一个四体不勤的人,有何资格触碰呢?
“陈知县!”田地里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陈昭循声望去,从密密的粟叶中探出一个脑袋,是“老熟人”谢顺!
将种植之法交给高世,顺带叫他堂哥高荣看管这些还没收心的顺民们,这田间之事就不再是陈知县的首要工作了。
只偶尔自己到田间地头来看上一看,或者派王浩等人代他巡视。
好久没和百姓们谈谈人生了。
不知是雁门县的水土养人,还是高荣的鞭子养人,谢顺看着顺眼多了。
目光平和,身上也多了些肉,辛勤的劳动淬炼了他的肉体和精神。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陈昭笑着问道:“谢顺,这粟米可都是你种的?”
这可不!
当初谢顺和高家兄弟结下梁子之后,那被高荣“虐待”得那叫一个气啊!
在田间劳作的几十号人里,高荣近两层的时间都在盯着他,一旦分心,甚至没分心,就是一鞭子抽了过来。
打在身上其实也不痛,(不知道陈知县是哪里弄来的鞭子),主要是羞耻啊,羞耻!
高世比他那堂哥好多了,传授种植要领时,所授之人再愚笨,他面上也不会露出不耐烦之色,细心地讲着,实践给他们看。
因为高世知道,一年的收成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教他们能多收一些是一些。
种地?种个屁!
被陈昭制裁过一次后,谢顺死性不改,还是原来那个鸟样,但是!
周围人可没那么顽固,在高世、高荣的“软硬并施”下,纷纷改邪归正。
这时,周围人都在弯着腰劳作,高家兄弟也不再盯着他,等种子播下后,就放任他的生死,好像对陈知县的命令全不在意一般。
这时候,谢顺才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整整三天!
没人和他讲过一句话,甚至连个眼神都没给过他。
谢某茫然地站在田野里,周围全是人,但又好像一个人都没有,只有一把锄头与之相伴。
谢顺略带恐惧地握紧锄头,好像这样他就有了依靠。
但真正的依靠是那声“你想要种地吗?”
自此,山贼归心!(嘿,计划通!)
看到陈昭来了,谢顺激动得很,滔滔不绝地和陈昭讲述着这片田地他是如何维护的,每日浇水、施肥、松土...
每一个步骤烂熟于心,和当初讲不出个所以然来的谢顺简直是天壤之别。
看着激动的谢顺,以自己的劳作一点点地替换掉了过往的不堪,陈昭为他感到高兴,心中也颇为自得。
这就是教化之功啊!
谢顺的一声“陈知县”,叫起的可不止一人,田野里瞬间齐刷刷地抬起一片头来,好不壮观。
充满敬意地看着陈昭,是这个男人把他们从深渊里拉了回来!
陈昭也回应着治下百姓,目光一一扫过,和他们对上眼,没有一个遗漏。
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陈昭悄无声色地偏转目光,落在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上。
光从外貌上看,此人和周围人并没什么不同,但他的眼神不对!
周围人看向陈昭眼中多带着尊敬和感激,还有一丝敬畏。
严家人的头颅已经腐烂发臭了,被陈昭派人从城门取走安葬,但陈知县灭亡严家时的雷霆手段,大伙可都还记得。
虽然落不到自己身上,但是,想着还是有点让人发怵的。
这人装得很好,眼神中带着尊敬,但没有敬畏!
他根本没有把陈昭当做“县老爷”来看待,眼神深处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警惕。
观其手指粗糙,虎口处有厚茧,像是常年握刀握的,但也可能是握锄头握的,而且他还有着当山贼的经历,这点并不奇怪。
这是辽国的密谍?
山贼时期就混了进去,辽国方面对大宋的渗透还挺深啊。
严家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陈知县有些遗憾,当初要是能在行刑前,多问些东西出来就好了。
那是的严桧,真的是问什么答什么,只想叫着他的同僚陪他一起上路。
“唉...唉!”
陈昭警觉起来,因为这个疑似辽人密谍的家伙将目光落在了他身后的丁芷身上。
早闻陈昭和一女子有染,今日见其姿色,我见犹怜,难怪连陈昭这样的英雄人物也为其倾心。
要是能控制住她...
梦想很美好。
但陈昭阻断了他的梦想,陈知县挡在丁娘子面前,隔绝了一切不怀好意的目光,并默默地向着那个男人走过去,目光轻飘飘地落在他身上,不曾偏离半分。
“他该不会发现我了吧?我是怎么暴露的!?”那男子心中骇然,浑身的肌肉控制不住地紧绷起来。
陈昭的【技能:天心】可一直开着的!
他果然是辽国密谍!
但现在还不是发难的时候,凡事得讲一个证据。
现在的密谍,在众人眼中的身份是一个踏实种地的顺民。
现在对他有所动作的话...可能会寒了这些人的心。
而且...陈昭也不愿让他毁了自己和丁娘子相见的好心情,暂且让他多活一会儿。
于是只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马恩泽,我认得你!”
“那块田是你种的吧?”
陈昭伸手一指,这些百姓从哪里来得,他可看得一清二楚。
“啊?”
马恩泽心中一震,原来为的是这事!
切,我还以为事情暴露了呢。
他素闻陈昭有识人之术,今日一见,虚言耳!
当初“招山贼下山时”他所谓的“识人”,不过是挑几个倒霉鬼出来树立权威罢了。
毕竟死人不会说话,活下来的人也不会去大肆宣扬自己杀过人。
心中对陈昭便起了轻视之心,但面上态度还是很恭敬。
陈知县没识人能力是真,但他的武力可做不了假!
一个个的猛将,都成成就陈昭凶名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正是小人的。”
“内心活动真是丰富啊。”陈昭心中叹道。
这种人能平安下山,当初询问之时,问得还是太过简陋了,竟让“小老鼠”钻了空子,但还好,现在补救也不算太迟!
拍了拍他的肩膀赞道:“本官这一路走来,所观田间粟米,就属你种得最为饱满壮硕,有心了。”
虽然陈昭还没走到那儿,但他武艺超群,视力比常人好一点,看得清远处的粟粒,这也无可厚非吧?
陈昭问出话后,突然想到,这该死的密谍该不会把堆肥的做法,还有精耕细作的方法给流传出去了吧?
眼神深处闪过一丝杀意,但被他巧妙地隐藏了起来。
幸亏良种已全部种下,就算他藏着一些送到了辽国,但不懂得育种技术,也无法扩大生产,一代代的培育,只会“泯然众人矣”。
但也留他不得了!
种得好...这不废话嘛!
他可是听课听得最认真的人,做事也最勤快。
说来可笑,一个辽人,在大宋的土地上劳作,为大宋交赋税,其付出的汗水竟比一群宋人都还要高!
一届山贼,后又当了农民,怎么会识字!
平日里马恩泽便自己抽时间,用“当山贼时的积蓄”,辛苦学,便为自己识字找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在陈昭未曾上心之时,他确实有机会将消息传递出去。
但很可惜,马恩泽学得太过投入给忘了。
陈昭久久不来看过他们,马恩泽便松懈了许多,想着学完后一次性传递过去,自己也顺带“功成身退”。
有此大功,他也能在辽国内过上“左娇妻、右美妾”的快乐生活,哪用在陈昭这个“人形怪物”身旁提心吊胆?
没想到这一耽误,就彻底没了机会。
面对陈昭的夸奖,他还表现得颇为自得:“陈知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做得好!”陈昭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继续努力。”
说完,带着丁芷转身离去。
陈昭的这一通夸赞,可把谢顺等人给羡慕坏了!
当初的高家兄弟,不就是这么一激灵,就被陈昭看上了吗?
没想到自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接着起飞。
“马恩泽,没想到你竟然还能和陈知县搭上话。”
“你小子不久之后也要出人头地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1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