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 大宋举重冠军 > 第157章 各司其职

第157章 各司其职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太好了!”族弟欢呼道。
    倒是谢顺一脸的不可置信。
    不是...陈知县!
    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那我脸上的伤...不是白挨了?
    你们...
    谢顺看了看陈昭,又看了看高世,脱口而出:“你们有情弊!”
    陈昭一巴掌抽过去:“哪里有情弊了?这么多年一直是这样的好吧?”
    “但是...”
    又是一巴掌:
    “本官行事何须向你解释!”
    “若不服...到太原府里去找知府告本官啊!”
    言外之意是...希望你能活着走到太原府。
    不知谢顺是听懂陈昭的威胁,还是嘴肿得说不出话来。
    总之,他“识趣”地闭上了自己的嘴巴,静静等待着陈知县对自己的审判。
    杀是不可能杀的,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手脚健全的中年男性,正是为雁门县发光发热的好时候。
    但任由他们胡闹下去,浪费自己的生命是小事,耽误了整个雁门县的生产是大事。
    得叫个人看着他们...
    手段也绝对不能温和,不然他们就会蹬鼻子上脸。
    叫剿匪队的人看着是可以...
    但他们不多时就会填充到雁门里当些捕快、文书什么的,择其优者,还要跟着陈昭去做工程。
    盯着一群“劳改犯”种田,这事太小了,杀鸡焉用牛刀?
    陈昭抬头,和高氏众人对上的眼波。
    怎么把他们忘了!
    陈昭眼光扫来扫去,筛选着自己中意的目标。
    高世...我另有大用。
    族弟...太年轻,急躁了些。
    陈昭看准了高世的一位族兄,就是帮高世讲话的那位。
    性子还好,不是炸药桶,一点就燃...
    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个头大,一看就很能打,降服得住着些“老油条”。
    问道:“你叫何名?”
    “草民高荣!”族兄行得正,坐得端,面对陈昭的突然询问也不胆怯。
    “你觉得像谢顺这种人该如何处置?”陈昭问道。
    “怎么处置?你是知县,还是我是知县!我说了,难道你就会听吗?”
    高荣在心里腹诽道。
    当然,这不是因为他对陈昭不满,相反,陈知县为他们主持了公道,那两巴掌真的解气,高荣心里对陈知县是十分崇敬的。
    吐槽是因为怕自己的回答不能让陈知县满意罢了。
    但陈知县问了,不会答是不可能的,但又实在不知道要说些什么,高荣只能硬着头皮,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说道:
    “陈知县,这些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娘,放着好生的日子不过,整日净想些歪门邪道之事,他们对不住您啊!”
    “依我看来,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真是老天瞎了眼,还不如给我!”
    高荣是真的讲嗨了,连“老天瞎了眼”这样的话都说得出来,换个脾气差点的知县,指不定就要以“诽谤妖言”罪把他抓起来了。
    “瞎了眼”的陈昭面上有些挂不住,虽然他可以推辞说:“事有轻重缓急。”
    但谢顺他们这一个月以来,已经给雁门县的百姓们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他这个知县的失职。
    但还好,不算很严重,还有补救的机会。
    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处罚他们?”
    高荣自知失言,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所幸说个够!
    至少...蹲大牢的时候不会后悔!
    “就应该用鞭子狠狠地抽他们一顿!”
    “逼着他们到田里劳作,叫他们知道钱粮的来之不易!”
    陈昭满意地点点头,思路挺不错的。
    没想着直接做了谢顺他们,很好,没有走极端。
    谢顺等人偷奸耍滑的日子过惯了,早已形成路径依赖,没点外部的、物理上的压力,他们怎会抛弃以往的那些陋习?
    而且光物理上压迫还不够,精神上也得给他们吃点“细糠”。
    陈昭想要每天安排两个剿匪队的队员们,将自己在训练场那儿,学到的关于自身修养的知识,教给这群“未启迪民智”的良民们。
    如此双管齐下,应该能将谢顺他们那偏到没边的三观勉强拉回来。
    虽然,一刀砍了他们的确省事,但这都是那群封建时代的原始人才会干的事,陈昭若还跟他们一个思维,那一千多年后的眼界算是长到狗肚子上了。
    而且...将一伙废材改造成一个个人格还算健全的人,这满足感...不比直接剁了他们要强?
    “好,想法不错!”陈昭赞道,“但还有一个纰漏...”
    “是什么?”
    “少了一个监督的人...高荣,你有能力担此重任吗?”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
    陈知县饭都喂到嘴边来了,吃不下也得吃!
    “陈知县,我有能力!”
    “好,很有精神!”
    “那监督谢顺等人进行劳动改造的任务,本官就交给你了!”
    “是,陈知县,我的任务是什么?”高荣很是坚定。
    光听语气,还以为他是行业大佬嘞!
    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白。
    陈昭也不对他有太多的要求:“拿着鞭子盯着谢顺他们就可以了,谁敢偷懒,你就拿鞭子狠狠地抽他!”
    “放心,俸禄上本官不会亏待你的!”
    “就这么简单?”族弟惊呼道。
    他羡慕得连牙齿都快咬碎了,能抽谢顺这么好的事竟然没有轮到他?!
    别说收陈知县的俸禄了,如果能让他干,就是让他给陈知县交俸禄他也愿意啊!
    谢顺看着陈昭等人的眼神中带着恐惧,这就是在以权谋私!
    还不许叫人说了去...
    陈昭叮嘱道:“你手握大权,可不能肆意行事,更不能以权谋私。”
    “不然...高氏容得下你,本官也容不下你!”
    “可不能让你的家族蒙羞啊!”
    “保证完成任务!”
    ......
    工作的开展肯定是越快越好,谢顺等人的劳动改造刻不容缓。
    高荣已经回家拿鞭子去了。
    谢顺等人也回去该拿农具的拿农具,要是都卖了的...
    不要紧,陈昭以衙门的信誉做担保,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从高氏族人手上买下一批农具。
    钱,衙门只是垫付,等到有了收成,还是归谢顺他们自己出。
    若他们还是不长眼的话,高荣的鞭子就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大伙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后,陈昭把高世单独留了下来。
    问道:“高三哥,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热了,但雁门县还有许多地荒着,你觉得应该种些什么好?”
    “这么好的太阳,可不能浪费啊!”
    种田一道,陈昭可以拿出优秀的种子、肥料的制作方法...
    但毕竟陈昭没有一线到达过田地,亲自参与劳作。
    农耕大事,直接和江山社稷的安稳挂钩,陈昭也不会做在这农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蠢事。
    不然,他和那个在西伯利亚种玉米的人有什么区别?
    还是得听听一线工作人员怎么说。
    陈知县有问,高世不敢乱说,他将半个手掌插进土壤里,细细感受了一下。
    有些冷了,按照以往的经验,还要过个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等土壤温度再上升些(到10~12℃时),才是播种的好时机。
    但现在正好有时间把土地整理一番。
    说道:“陈知县,可种谷子。”
    高世口中的谷子,其实就是粟,现在所说的小米,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他开垦的这五亩荒地,就是想用来种谷子的。
    “谷子...”
    对呀,怎么把它忘了!
    其实这不能怪陈昭疏忽,这具身体里面居住的是一个来自一千多年后的灵魂,而后世,所食的主要粮食作物就是水稻、小麦、还有玉米。
    因为后世的习惯,陈昭连带着剿匪队都是以小麦作为主食。
    虽然小麦的价格比粟要高上不少,但钱都是三大家族出的,花得再多,陈昭自己一毛没掏,也就不再在意了。
    而且陈昭前世是个孤儿,苦头是吃了不少,对于食物的要求也不算太高。
    宋代的研磨技术有限,陈昭吃到嘴里的面食,口感十分“劲道”,有点卡喉咙,这也没让他意识到小麦是要比粟米贵上许多的粮食。
    “既然如此...那就种谷子好了,有什么要注意的吗?”陈昭问道。
    “谷子耐旱、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只要种到地里,期间没有天灾的话,就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
    不错的收成啊!
    看来这谷子确实很好养活。
    但收成仅是“不错”可不够,陈昭问道:“你可听过合理密植?”
    这四个字,高世没听说过,但大概意思,他是明白的:
    “陈知县,您是说在一亩地里多种些谷子苗?”
    “差不多,太阳洒在每块地上的光和热都是一样多的,种一颗苗是种,种十颗苗也是种,多种一些,收成也会好一些。”
    合理密植是指在一定单位面积内,根据作物的生长特性和环境条件,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和产量效果。
    它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像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以及蔬菜、水果等园艺作物的栽培种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着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增强光合作用、增加养分吸收、促进根系发育等优点。
    “但陈知县,每块田地里的肥力也是有限的,这株苗多吃一点,那另一株苗就只能少吃一点了。”
    像在田里多种点苗这种事情,高世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但是古代又没有化肥,对人畜的粪便尿液的利用效率也十分低下,南方有些地区,还用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田里的谷子苗多种一些,一个个叶片就长得焉不啦唧的。
    化肥陈昭暂时做不出来,或者说,他一个人,拿不出足够多的化肥来。
    但做个堆肥,还是很轻松的。
    问道:“高三哥,本官有一计,可使谷子每亩产量多上两至三成,你可愿知道?”
    高世尽量克制住自己用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陈知县。
    每亩粮食增产两至三成,怕是神农来了,都不敢这么吹,陈知县是个好官,但是...没到田里劳作过,不知道农民的艰辛。
    别说两三成了,就算只提高个半成左右,那他们都会谢天谢地了。
    但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嘴上说的就是另一回事了:
    “陈知县,果真有此事?这是祥瑞啊!还请你告诉我。”
    心里却是不以为意,勉强陪着陈知县胡闹一番罢了,就当是...他为自己主持公道的谢礼。
    这些农民...也是和官府的人斗智斗勇给练出来了,瞧瞧这“讨领导欢心”的本事,炉火纯青啊!
    知道他不信,陈昭也不多说:“跟我来!”
    ......
    陈知县在雁门县的名声,虽然被严家害过一次,略有损伤,但总体上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高世宗族里面。
    很快就借齐了制作堆肥所需的原材料。
    如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等不易分解的基本物质。
    还有如人畜类尿、草木灰、石灰等促进分解的物质。
    现场的气味很大,高世是个老手了,没少和这些东西打交道,不说是如鱼得水,那至少是面无异色,但陈昭竟也能面色如常地给他讲解技巧。
    这让高世对这位年轻的知县又高看一眼。
    虽说陈知县是厮杀出来的好汉,但血腥味儿和尿骚味儿,总归还是有区别的吧?
    难道...陈知县说得都是真的?
    堆肥的操作没什么难的,但需要有人时不时地来看看进度,所选之人要沉稳有耐心才行,比如高世。
    “看明白了吗?”陈昭在他面前掩饰了一遍。
    “陈知县,这样就能提产三成?”
    “当然...不能!”陈昭在心里嘀咕道。
    就一农家肥,能提高一成就偷着乐去吧。
    陈昭的真正底气是他手上所持有的来自后世经过多次优中选优而来的种子!
    肥料是锦上添花,种子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产两三成都算少的!
    但多少得隐瞒一下:“当然!”
    然后带着高世去库房拿种子:“高三哥,官家前日送了一批良种过来...”
    高世是种田的一把好手,胆大心细。
    除了谢顺等人以外,还有不少百姓下山后,对于农耕之事有些疏忽了,陈知县便请高世加入到“建设雁门县”的洪流中来。
    陈知县给人、给职、给知识,还给钱粮,高世如何拒绝?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8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