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矛盾(这两天的课有一点多)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相比于一望无际,举目所望看不到一点起伏的坐落于华北平原的开封,行政区域划分和现在的山西大部分重合的河东路,地势则是一片高低起伏、崎岖不平。
但河东路土地不平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还是有一些地方,相对来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比如雁门县就坐落于忻定盆地之上,西北和东南面被群山包裹,但主要的农耕区还是挺平整的,是一块宝地。
陈昭身着官袍,行于平整的土地之上,嗅着泥土的芬芳。
雁门县匪患未彻底根除,但那群山贼已无力再作乱了,被彻底剿灭只是时间问题。
剿匪队在陈昭的调教下,已经具有相当的战斗力了,也不需要陈昭和看宝宝一样看着,王浩就带得挺不错的,此事便全交予他负责。
按理来说,雁门县种地的都是农民,怎么还要陈昭去指导生产?
没办法,雁门县或者说整个河东路的农民多,但经验丰富的农民却很少。
宋辽之间持续了二十五年的战争,河东路就是首当其冲的那一路,几乎被打成了一块烂地,农业生产最先受到冲击。
为扭转五代乱象,大宋官方鼓励百姓读书,但读书识字可是要花大量的时间还有许多真金白银进去的。
以封建时代的生产力,平民百姓不被饿死就算好事了,那还有闲钱和余力去读书?
农民大多不识字,他们农作的经验全靠长辈口口相传。
但是,在景德元年时,辽军大举南下,一路直扑澶州,离大宋都城开封只有一日之遥,期间几乎未攻克任何宋军军事重镇。
好,那么好!
辽军的补给从何而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宋...自然是吃宋了!
有部分还能拖家带口,跑到城池避难,但大部分只能待在原地等死。
这时,掌握着大量农业生产知识的老者,体弱多病,便是最先在乱死中死亡的角色,他们的“经验之谈”也来不及交给自己的子孙。
河东路如此,雁门县亦是如此。
但经过五年多的休养生息,情况应该有好转才是啊?
很可惜,并没有。
我大宋不抑制土地兼并,三大家族为非作歹。
使得雁门县农业生产恢复缓慢,逼得不少农民落草为寇。
现在陈昭广施仁德,勉强把那群山贼又变成了良民,但耕种之事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知识...可是吃饭的东西,也不要指望那些顶着三大家族的高压,在农田上苟延残喘的农民和他们分享。
归顺的百姓多是在二月份得的田地,以雁门县的气候条件,春小麦是种不了的,只能种冬小麦。
但冬小麦是秋种夏收,现在才初春,期间隔着小半年呢!
土地上不种些什么,岂不是荒废了?
只能由陈昭出手帮扶。
永消匪患可不只是让山贼下山这么简单,得给他们找一份能过安生日子的营生才是。
回想起每剿匪完回来后,雁门县百姓看到自己时的欢呼雀跃的模样。
陈昭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自得:“雁门县百姓穷是穷了点,但还是十分淳朴的...”
“对了,这田地里...咋没看见人啊?”
这一块划给归顺山贼的田地不少,他们应该抓紧时间好生经营才是,人呢?
将目光放长远些,才看到前方百米处,乌泱泱地围了一大批人,依稀还听得到吵闹声,随即乱作一团。
发生了什么?
陈昭走进些一探究竟。
......
“谢顺,这五亩田地是高三哥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你凭什么说是你的?”一老实憨厚的汉子背后的同族骂道。
宋代是抑致土地兼并没错,但也没说不鼓励百姓去耕种田地啊!
比如至道元年(995)时,宋太宗就曾下诏:“近年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田卒污莱”,“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与免三年租税,三年外输税十之三。”
总之,就是谁开垦的荒地就是谁的,还享有免税和减税的优惠政策。
但这地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在山上的荒地且不说,就算是平地上的荒地,有牛犁地的话,一个人,需要半天犁地,半天清除大的石头。
然后第二天再开始清除稍小一些的碎石、荒草宿根、打碎板结土块等,总共加起来一般需要两天到三天时间,能彻底整理成平地。
这一切的前提是有牛耕、犁具、铁制耧、耙、锄、镢等器具......
这是五六十年代农村开荒的进度......
在宋代,估计需要的时间得严重加倍,其中的牛耕就不能保证,铁质的农具也肯定不如五六十年代农村。
好不容易翻整好的土地,又没多少肥力,还要细心呵护一番才能种上庄稼。
高世界好不容易才开垦完了五亩荒地,正打算报上衙门,拿得地契,这时,谢顺又跳出来想占为自有。
话说这谢顺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可是当初陈知县号召山贼下山时的“第一批归顺者”!
是陈知县政策最积极的响应者!
现在谁不知道陈知县对这群从山上下来的“顺民”非常重视?
这就是政治正确!
要是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没你好果子吃!
高世很感激陈知县带着剿匪队扫平山上匪患,还百姓一个安宁。
面对谢顺的咄咄逼人...
他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愿意送出两亩田地给谢顺。
但谢顺看高世这么好欺负,怎么可能就此满足!
他本来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将家里的田地全卖了换酒喝,将家产全都卖尽了,就上山当山贼。
因为在城中的狐朋狗友够多,那些商队的行踪他总能打探道,在山上的日子混得倒也不错。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就碰到陈昭带人剿匪了,又恰好他只抢钱,没胆子杀人,又摇身一变成了有田地的良民。
但来钱快的日子过惯了,都形成路径依赖了,他怎么会静下心来种地?
刚好高世开垦的荒地就在衙门分给他的田地边上,他便动起了歪心思。
高世伺候出来的田地可比官府分给他的要好。
谢顺也不想着抢了自己种,他想把自己的地连着高世开垦的荒地一同卖了,有了启动资金,便伙着人,去城里放高利贷!
这不比苦哈哈种地,来钱快多了?
那么...就得从高世手上抢地了。
这时候,宗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高世的族人就站出来,为他据理力争。
但谢顺他也不是吃素的,从山上下来的,可有不少和他一样“投机倒把”之人。
借着东风安稳度日的心思没有,但想借着东风直上青天的胆子他们多得是!
“你说是高世开垦得就是高世开垦的?我还说是我垦的呢!”
“不然...你叫它一声,它会答应吗?”
谢顺嬉皮笑脸地说道。
高世向来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不善言辞,和谢顺这样的人相处不来,站在风暴中心眼,一言不发。
“直娘贼,谢顺你个流氓地痞,好生无赖!”
“这块地就是个死东西,你叫它一声,它会答应吗?”
高世的族兄骂道。
和族弟相比,这位族兄可是个暴脾气,他们乌泱泱来了十几号人,都是青壮劳力,而谢顺那边,只有几个人,还都瘦得和竹竿一样。
叫这位族兄看,还和他们费什么鸟话,干脆上前揍他们一顿,好让谢顺几人涨涨记性!
“它要是不答应,就是我的!”谢顺维持着自己的无赖态度。
族兄双眼欲喷火,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朝手上吐了两口吐沫,就欲上前,和谢顺好好“理论理论”。
但被高世拉住了,朝他使着眼色。
这几人虽是地痞无赖,但政治身份敏感,天知道陈知县哪里是个什么心思,打了他们的屁股都还好说,若他们的屁股连着陈知县的脸,那就麻烦了...
高世一个人倒也无所谓,只是怕连累了自己的亲朋好友。
但高世忍得,其他人可忍不得!
又一位族兄开口骂道:
“谢顺,你以为你是哪路神仙?啊!一个人就像欺负我们高家!”
“神仙算不上!”
谢顺狞笑一声,“呵~”一口浓痰吐到高世的鞋边。
“某不过是一个响应陈知县号召的小人物罢了。”
“怎么着,想在老虎的嘴上拔毛?”
老虎?
说谢顺是只小猫咪都算是抬举他了,他完全是在扯着陈昭的虎皮,照着他以前的思维推算,赌得就是陈昭他不会下基层来看!
嚣张,跋扈!
族人们都快气得七窍生烟了,怕发生意外,高世率先说道:
“我们不想拔谁的毛,我们只想讨个公道。”
“公道?我就是公道!”
谢顺蹲下,抓起一把土就扬在了那位暴躁族兄的脸上。
这TM还能忍?
“给我打!”
场面瞬间乱作一团。
谢顺几人也算是山贼出身,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耍了几个花架子,有模有样的。
但高家众人可不惯着他,沙包大的拳头如雨点般落下,打得谢顺等人嗷嗷直叫。
高世本能地觉得不妙,想去拦着他们,但群情激愤之下,谁会听他的话?
可惜,他们没有人学过医术和武功,不然,把谢顺他们揍一顿,送去验伤都验不出来,但就是哪哪都痛。
突然,不知是哪个小年轻,情绪激动,觉得用拳头砸人不过瘾,环顾四周,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像是有人来了,不重要。
手上痒得狠,想找个趁手的东西,但高三哥开垦出来的土地只有细腻的泥土,别说石子了,连结块的泥土都找不到。
高三哥的田没有..但隔壁谢顺的田有啊!
他们又刚好站在两块田的交界处上,跑过去,掂量掂量,抓起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大吼一声:
“都让开!”
随后石头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擦过谢顺的头皮,瞬间鲜血直流。
伤是小伤,但看着挺唬人的。
谢顺就是个欺软怕硬之辈,冷不丁被打了一下,叫声那叫一个凄厉,像是恶鬼从地府爬了出来。
捂着自己的额头,鲜血顺着手臂连成一条线,然后在关节处滴落。
激怒高家人的目的达到了,代价嘛...也勉强能够接受。
谢顺顺势倒在地上,耍起了撒泼无赖,嘴里念叨着:
“我的头好痛...”
“都是高世干得...”
“我要去告官,要让陈知县为他主持公道...”
光说着还不够,脑袋还一甩一甩的,脸上的血珠子被他甩了出去,溅在高家人的衣服上。
众人直呼晦气,默默和谢顺拉开了距离。
“年轻人情绪还是太激动了一些...”高世在心中叹道。
但他也不好过分苛责族弟,谢顺这贼厮摆明着是想要激怒他们,就算这会忍住了,但他肯定不达目的不罢休。
只能算自己倒霉吧...
高世最后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这片被自己辛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然后对谢顺说道:
“够了,谢顺,收了你的神通吧。”
“这五亩地...是你的了。”
“三哥...”他的族弟面露不平之色,怎么能让这歹人白白得了好处?
“够了!”高世低吼道,把谢顺揍一顿还能辩解一番,但若见了血,那就是他们理亏了。
五亩田地而已,给他!高世只想让他的亲人好好的。
但谢顺看高世这么好欺负,又动起了歪心思:
“高世,我还要你赔偿我的医药费,拿五贯出来,不然,我就要去告官,送这个小子到衙门里的大牢里坐着!”
“五贯?你怎么不去抢!”没护住三哥的田,族弟本就心中有愧,见谢顺更加得寸进尺,又按捺不住。
高世冷冷地问道:“非五贯不可?”
“当然!”
“好,我给你。”
“那还不快点!你现在若不拿出来,待会我可要七贯了!”谢顺洋洋得意地说道。
这钱来的快啊!
高世不言,他捡起了地上的锄头,
浑身的肌肉高高隆起,在转身,锄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向谢顺。
别说谢顺了,就连高世的族人都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来不及阻拦。
可不要把老实人逼极了!
但河东路土地不平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还是有一些地方,相对来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比如雁门县就坐落于忻定盆地之上,西北和东南面被群山包裹,但主要的农耕区还是挺平整的,是一块宝地。
陈昭身着官袍,行于平整的土地之上,嗅着泥土的芬芳。
雁门县匪患未彻底根除,但那群山贼已无力再作乱了,被彻底剿灭只是时间问题。
剿匪队在陈昭的调教下,已经具有相当的战斗力了,也不需要陈昭和看宝宝一样看着,王浩就带得挺不错的,此事便全交予他负责。
按理来说,雁门县种地的都是农民,怎么还要陈昭去指导生产?
没办法,雁门县或者说整个河东路的农民多,但经验丰富的农民却很少。
宋辽之间持续了二十五年的战争,河东路就是首当其冲的那一路,几乎被打成了一块烂地,农业生产最先受到冲击。
为扭转五代乱象,大宋官方鼓励百姓读书,但读书识字可是要花大量的时间还有许多真金白银进去的。
以封建时代的生产力,平民百姓不被饿死就算好事了,那还有闲钱和余力去读书?
农民大多不识字,他们农作的经验全靠长辈口口相传。
但是,在景德元年时,辽军大举南下,一路直扑澶州,离大宋都城开封只有一日之遥,期间几乎未攻克任何宋军军事重镇。
好,那么好!
辽军的补给从何而来?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宋...自然是吃宋了!
有部分还能拖家带口,跑到城池避难,但大部分只能待在原地等死。
这时,掌握着大量农业生产知识的老者,体弱多病,便是最先在乱死中死亡的角色,他们的“经验之谈”也来不及交给自己的子孙。
河东路如此,雁门县亦是如此。
但经过五年多的休养生息,情况应该有好转才是啊?
很可惜,并没有。
我大宋不抑制土地兼并,三大家族为非作歹。
使得雁门县农业生产恢复缓慢,逼得不少农民落草为寇。
现在陈昭广施仁德,勉强把那群山贼又变成了良民,但耕种之事早就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知识...可是吃饭的东西,也不要指望那些顶着三大家族的高压,在农田上苟延残喘的农民和他们分享。
归顺的百姓多是在二月份得的田地,以雁门县的气候条件,春小麦是种不了的,只能种冬小麦。
但冬小麦是秋种夏收,现在才初春,期间隔着小半年呢!
土地上不种些什么,岂不是荒废了?
只能由陈昭出手帮扶。
永消匪患可不只是让山贼下山这么简单,得给他们找一份能过安生日子的营生才是。
回想起每剿匪完回来后,雁门县百姓看到自己时的欢呼雀跃的模样。
陈昭心里不禁泛起一阵自得:“雁门县百姓穷是穷了点,但还是十分淳朴的...”
“对了,这田地里...咋没看见人啊?”
这一块划给归顺山贼的田地不少,他们应该抓紧时间好生经营才是,人呢?
将目光放长远些,才看到前方百米处,乌泱泱地围了一大批人,依稀还听得到吵闹声,随即乱作一团。
发生了什么?
陈昭走进些一探究竟。
......
“谢顺,这五亩田地是高三哥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你凭什么说是你的?”一老实憨厚的汉子背后的同族骂道。
宋代是抑致土地兼并没错,但也没说不鼓励百姓去耕种田地啊!
比如至道元年(995)时,宋太宗就曾下诏:“近年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田卒污莱”,“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与免三年租税,三年外输税十之三。”
总之,就是谁开垦的荒地就是谁的,还享有免税和减税的优惠政策。
但这地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在山上的荒地且不说,就算是平地上的荒地,有牛犁地的话,一个人,需要半天犁地,半天清除大的石头。
然后第二天再开始清除稍小一些的碎石、荒草宿根、打碎板结土块等,总共加起来一般需要两天到三天时间,能彻底整理成平地。
这一切的前提是有牛耕、犁具、铁制耧、耙、锄、镢等器具......
这是五六十年代农村开荒的进度......
在宋代,估计需要的时间得严重加倍,其中的牛耕就不能保证,铁质的农具也肯定不如五六十年代农村。
好不容易翻整好的土地,又没多少肥力,还要细心呵护一番才能种上庄稼。
高世界好不容易才开垦完了五亩荒地,正打算报上衙门,拿得地契,这时,谢顺又跳出来想占为自有。
话说这谢顺也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他可是当初陈知县号召山贼下山时的“第一批归顺者”!
是陈知县政策最积极的响应者!
现在谁不知道陈知县对这群从山上下来的“顺民”非常重视?
这就是政治正确!
要是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没你好果子吃!
高世很感激陈知县带着剿匪队扫平山上匪患,还百姓一个安宁。
面对谢顺的咄咄逼人...
他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愿意送出两亩田地给谢顺。
但谢顺看高世这么好欺负,怎么可能就此满足!
他本来就是一个地痞流氓,将家里的田地全卖了换酒喝,将家产全都卖尽了,就上山当山贼。
因为在城中的狐朋狗友够多,那些商队的行踪他总能打探道,在山上的日子混得倒也不错。
但好日子没过多久,就碰到陈昭带人剿匪了,又恰好他只抢钱,没胆子杀人,又摇身一变成了有田地的良民。
但来钱快的日子过惯了,都形成路径依赖了,他怎么会静下心来种地?
刚好高世开垦的荒地就在衙门分给他的田地边上,他便动起了歪心思。
高世伺候出来的田地可比官府分给他的要好。
谢顺也不想着抢了自己种,他想把自己的地连着高世开垦的荒地一同卖了,有了启动资金,便伙着人,去城里放高利贷!
这不比苦哈哈种地,来钱快多了?
那么...就得从高世手上抢地了。
这时候,宗族的作用就显现出来,高世的族人就站出来,为他据理力争。
但谢顺他也不是吃素的,从山上下来的,可有不少和他一样“投机倒把”之人。
借着东风安稳度日的心思没有,但想借着东风直上青天的胆子他们多得是!
“你说是高世开垦得就是高世开垦的?我还说是我垦的呢!”
“不然...你叫它一声,它会答应吗?”
谢顺嬉皮笑脸地说道。
高世向来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不善言辞,和谢顺这样的人相处不来,站在风暴中心眼,一言不发。
“直娘贼,谢顺你个流氓地痞,好生无赖!”
“这块地就是个死东西,你叫它一声,它会答应吗?”
高世的族兄骂道。
和族弟相比,这位族兄可是个暴脾气,他们乌泱泱来了十几号人,都是青壮劳力,而谢顺那边,只有几个人,还都瘦得和竹竿一样。
叫这位族兄看,还和他们费什么鸟话,干脆上前揍他们一顿,好让谢顺几人涨涨记性!
“它要是不答应,就是我的!”谢顺维持着自己的无赖态度。
族兄双眼欲喷火,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朝手上吐了两口吐沫,就欲上前,和谢顺好好“理论理论”。
但被高世拉住了,朝他使着眼色。
这几人虽是地痞无赖,但政治身份敏感,天知道陈知县哪里是个什么心思,打了他们的屁股都还好说,若他们的屁股连着陈知县的脸,那就麻烦了...
高世一个人倒也无所谓,只是怕连累了自己的亲朋好友。
但高世忍得,其他人可忍不得!
又一位族兄开口骂道:
“谢顺,你以为你是哪路神仙?啊!一个人就像欺负我们高家!”
“神仙算不上!”
谢顺狞笑一声,“呵~”一口浓痰吐到高世的鞋边。
“某不过是一个响应陈知县号召的小人物罢了。”
“怎么着,想在老虎的嘴上拔毛?”
老虎?
说谢顺是只小猫咪都算是抬举他了,他完全是在扯着陈昭的虎皮,照着他以前的思维推算,赌得就是陈昭他不会下基层来看!
嚣张,跋扈!
族人们都快气得七窍生烟了,怕发生意外,高世率先说道:
“我们不想拔谁的毛,我们只想讨个公道。”
“公道?我就是公道!”
谢顺蹲下,抓起一把土就扬在了那位暴躁族兄的脸上。
这TM还能忍?
“给我打!”
场面瞬间乱作一团。
谢顺几人也算是山贼出身,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耍了几个花架子,有模有样的。
但高家众人可不惯着他,沙包大的拳头如雨点般落下,打得谢顺等人嗷嗷直叫。
高世本能地觉得不妙,想去拦着他们,但群情激愤之下,谁会听他的话?
可惜,他们没有人学过医术和武功,不然,把谢顺他们揍一顿,送去验伤都验不出来,但就是哪哪都痛。
突然,不知是哪个小年轻,情绪激动,觉得用拳头砸人不过瘾,环顾四周,远处有一个小黑点,像是有人来了,不重要。
手上痒得狠,想找个趁手的东西,但高三哥开垦出来的土地只有细腻的泥土,别说石子了,连结块的泥土都找不到。
高三哥的田没有..但隔壁谢顺的田有啊!
他们又刚好站在两块田的交界处上,跑过去,掂量掂量,抓起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大吼一声:
“都让开!”
随后石头划过一道完美的弧线,擦过谢顺的头皮,瞬间鲜血直流。
伤是小伤,但看着挺唬人的。
谢顺就是个欺软怕硬之辈,冷不丁被打了一下,叫声那叫一个凄厉,像是恶鬼从地府爬了出来。
捂着自己的额头,鲜血顺着手臂连成一条线,然后在关节处滴落。
激怒高家人的目的达到了,代价嘛...也勉强能够接受。
谢顺顺势倒在地上,耍起了撒泼无赖,嘴里念叨着:
“我的头好痛...”
“都是高世干得...”
“我要去告官,要让陈知县为他主持公道...”
光说着还不够,脑袋还一甩一甩的,脸上的血珠子被他甩了出去,溅在高家人的衣服上。
众人直呼晦气,默默和谢顺拉开了距离。
“年轻人情绪还是太激动了一些...”高世在心中叹道。
但他也不好过分苛责族弟,谢顺这贼厮摆明着是想要激怒他们,就算这会忍住了,但他肯定不达目的不罢休。
只能算自己倒霉吧...
高世最后依依不舍地看了一眼这片被自己辛苦开垦出来的土地,然后对谢顺说道:
“够了,谢顺,收了你的神通吧。”
“这五亩地...是你的了。”
“三哥...”他的族弟面露不平之色,怎么能让这歹人白白得了好处?
“够了!”高世低吼道,把谢顺揍一顿还能辩解一番,但若见了血,那就是他们理亏了。
五亩田地而已,给他!高世只想让他的亲人好好的。
但谢顺看高世这么好欺负,又动起了歪心思:
“高世,我还要你赔偿我的医药费,拿五贯出来,不然,我就要去告官,送这个小子到衙门里的大牢里坐着!”
“五贯?你怎么不去抢!”没护住三哥的田,族弟本就心中有愧,见谢顺更加得寸进尺,又按捺不住。
高世冷冷地问道:“非五贯不可?”
“当然!”
“好,我给你。”
“那还不快点!你现在若不拿出来,待会我可要七贯了!”谢顺洋洋得意地说道。
这钱来的快啊!
高世不言,他捡起了地上的锄头,
浑身的肌肉高高隆起,在转身,锄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向谢顺。
别说谢顺了,就连高世的族人都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来不及阻拦。
可不要把老实人逼极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