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今天课太多了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陈知县,您行事如此‘张扬’,不怕百姓们误会吗?”王浩问道。
大宋官员,所行所思,最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事宁愿不做好,但自己的“好名声”一定要保住。
于是乎,大宋官场上就多了许多“不粘锅”的出现。
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宋还是有不少将国家放于自己身前的能臣的。
比如寇公。
当初王超率十万大军龟缩在定州城内,也不知他是投是怂。
那一刻,五代武人的荣光尽数加于其身,好好帮大宋君臣回忆了一番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混乱时代。
而寇准硬是能顶着所有压力,强逼着赵恒上前线。
万一,王超真带着十万大军降了辽人,那寇准就大宋的罪人,世世代代都要被人所诟骂的那种。
但他还是去了。
原因无他,澶州城需要赵恒,需要他寇准,就去做了而已。
但当初寇公是没了办法才当初天子上前线,而陈知县,明明可以隐忍不言...
为何要闹得人尽皆知?
王浩他们也是为陈知县着想。
“且叫他们误会去!诽我,谤我,赞我,颂我,皆非我!”
“百姓们在这件事上涨了记性,日后衙门的政令,看似有害,他们就会想起此故事,衙门的工作的开展就方便许多了。”
王浩等人了然。
难怪陈知县能成为天子心腹、大宋能臣,他一言一行,都有他的道理在里面啊!
......
陈知县在百姓们面前的口碑可以暂时崩坏一下,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在丁娘子面前可飞不动了。
婶娘说得没错,人与人相处之间,会产生许多误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说清楚就好了。
衙门近日的要紧事都只和剿匪有关,在训练场也可以处理,剩下的就一并打包给严桧,明日,陈知县就会搬到城外,专注于“春耕”一事。
丁娘子也不似笼中金丝雀,陈昭在县城里给她找了份活计做。
她即然常常上山采药,想必对药理一定有所研究吧?
先去药房抓抓药,顺带跟着老郎中学习一下。
那么代价呢?
剿匪队的伤药都得从他们药房那购买...
今日不把事情说清楚,在丁芷的刻意回避之下,两人见面的次数可没多少了,甚至接下来一个月都见不到丁芷一面。
走到隔壁院中。
婶娘们见陈昭来了,也就识趣地走开,将空间留给两人。
陈昭缓缓向丁芷逼近,丁芷不爽,始终和陈昭保持着距离。
她跑,他追,她插翅难飞。
这院子是陈昭用自己的“私房钱”租下来的,倒也宽广,两人就这样绕着院子跑了两圈,也不知疲倦。
丁娘子明明可以走进院子里,关上门窗,彻底隔绝和陈昭的联系,但她没有这样做。
因为丁娘子虽然不理解陈昭为何要这样做,嘴里骂着他“狗官”,但心里还是想听他解释的。
但陈昭偏偏不说,陪着她转圈圈,那就慢慢耗!
看谁耗得过谁,哼~
正在气头上的女人,比过年杀的年猪都难抓。
陈昭也不与小女子一般见识,主动开口,说道:
“丁娘子,我想...我们当中或许有些误会。”
丁芷阴阳怪气地说道:“那是,我还误会陈知县您是个良家子呢,没想到是严家的私生子!”
听得出来,丁芷对严家深恶痛绝。
但想想也是,严成还活着的时候,有他和他的狗腿子在,雁门县哪个有姿色的女子敢上街?
只能穿上裹胸布,再在脸上抹点炉灰。
更别说他家的田地也是很久以前就被严家豪取抢夺去了,不然丁芷她爹爹也不会选择上山采药这条路,安稳种田不好吗?
山上光毒蛇的数目就不少,更别说还有可能随机刷新金钱豹这种中型野兽。
依山傍水在宋代可不是一个好词。
大宋不抑致土地兼并,虽然没有严家,也会有魏家、冯家吞并了丁芷家的田地,但这并不妨碍她将仇算在严家身上。
雁门县好不容易来了个有能力的好官,结果他转头去给严家当孙子,这叫丁芷心中如何不会有怨气?
但嘴上骂归骂,丁芷躲闪的脚步也停了下来,且听他如何解释!
“丁娘子,可知‘眼见不一定为实’?”陈昭问道。
丁芷一顿,这道理她当然知道,山上有不少药材长得相似,但采摘方法各有不同,若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损伤药力,那可卖不出好价钱了。
再者,丁芷家中不富裕,每日最常见的调料就是生姜了,在这上面吃过不少的亏...
现在回想起陈知县剿山贼、分田地的行为...
自己是不是太情绪化了一些?
见丁娘子半天不说话,若有所思的样子,陈昭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昔日,孔圣人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七天七夜粒米未进,为了活下去,孔圣人只能白天躺着睡觉,保存体力,让学生颜回外出乞讨。”
“颜回讨米回来后,生火煮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圣人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颇有怨言,我还没吃吃呢,你小子倒先偷嘴了,你平时表现的温和孝顺,原来都是装的!”
“没多久,饭熟了,颜回请孔圣人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而是编了个谎话,来挤兑颜回。”
“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曾是孔圣人最喜爱的学生,知道老师这是误会了自己,赶紧解释道。”
“夫子,我刚才是因为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现在粮食这么难弄,丢掉了太可惜,所以,我才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这才恍然大悟,长叹一声,对众子弟说:‘唉,是老师错了,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了,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
“丁娘子,这‘故事’你以为如何?”
“误会”、“挤兑”...
陈知县这是在指桑骂槐啊!
他是那个通情达理、敬爱师长的颜回,自己倒成了“诬陷忠良”的孔圣人了。
但他似乎说得没错...
丁芷俏脸一红,大大方方地问道:
“那陈郎君,你此意何为啊?”
陈昭想了想,和王浩他们那种五大三粗的汉子明说不要紧,但和丁芷这种没怎么见过血的小娘子说,他打算杀了严肇全家...
会不会太粗鲁了些?
但又不得不说...
只能隐晦地提醒道:
“本官这是在对严家做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丁娘子,你知道吧?”
“就是要弄清严家上下一共有多少人,他们都分布在哪,至于为什么这样做。”
“我只能说...为了雁门县的稳定。”
丁芷刚才只是被恼怒冲昏了头脑,回过神来,仔细琢磨陈昭的话。
为了雁门县的稳定...
山贼一直在威胁着雁门县的稳定!
陈昭来了一个多月了,啥事没干,就在剿匪。
他的意思该不会是严家有人上山当山贼了吧!
而且以严家的体量,他们的人绝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山贼,最次都得是一个小山寨的贼首。
想到这里,丁芷骤然瞪大眼睛。
再想到陈昭对山贼不留余地、赶净杀绝的态度...
他该不会想以此为由,把严家上下杀个干净吧?
此刻,陈昭那张俊秀、人畜无害的脸在丁芷的眼中蒙上了一层血色。
情不自禁地问道:“陈郎君,你难道想把严家都...”
丁娘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陈昭抬手,做了个“嘘声”的动作,说道:
“嘘!丁娘子,严家世代忠良,为雁门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些话你不可以乱说啊!”
“呸!这些当官的,总是嘴上说着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丁芷在心里腹诽道。
但这样的陈昭...她并不讨厌。
雁门县百姓苦严家已久矣!
想到未来的“盛景”,丁芷还有些小兴奋呢。
现在看来是自己误会了陈昭,他还是原来那个好官!
犯错了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挨打要立正。
丁芷微微欠身,向陈昭致歉,说道:“陈知县,是妾身误会您了...”
陈昭摆手,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无事,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如何能成大事!”
“没有觉悟”的丁芷感觉被冒犯到了。
接着,陈话锋一转,说道:“丁娘子,你还是不够了解我啊!”
是个人都听得出来陈昭是什么意思,丁芷只觉得他好笑,还有点可爱。
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道:
“这倒没错...那妾身该如何了解陈郎君你呢?”
鱼上钩了!
“丁娘子,可曾读过经史典籍?”
“未曾,只在茶馆听人说过几段书罢了。”
“那怎么行,圣人之说里面可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丁娘子你没看过太可惜了。”陈昭叹道。
“说得也是,但妾身家贫,从何得书以观呢?”
陈昭露出了马脚,笑着说道:“那我教你啊。”
“好。”
......
读书先认字。
陈昭决定先教丁芷认字。
陈昭仔细研墨,笔头微微粘湿,笔尖在纸张上微微划过,留下的墨水刚刚好,多一分则透,少一分则淡。
能从字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陈昭写出来的字也是刚劲有力,字形挺拔,似文人傲然于天地之间,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和他本人倒是一模一样。
陈昭先是和丁芷讲解了一番这几个字的来历、用意,还有写法的技巧。
“丁娘子,你照着这几个字写一遍。”陈昭温和地说道。
丁芷拙劣地模仿着,学着陈昭。
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字是龙飞凤舞、惨不忍睹的。
她自己看了都有点不好意思,那笔多用点力纸就染上了一片墨色;少用点力写出来的字就如胡须一般细长。横不收尾,竖不出锋,歪七扭八的字和美丽大方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算等到这个时候了!
陈昭宽厚的大手盖住丁芷的小手,帮她握笔,小心翼翼的,生怕丁芷会因为害羞挣脱出去。
陈昭弯弯绕绕这么久,不就是想创造机会和丁芷接触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而丁芷只是脸红,却任由陈昭握着。
她不过是想识字而已,她有什么错?
耳旁传来陈昭温和的声音:“力在笔尖,执笔法你还没学,到时候我再教你,现在我带你写一遍,你找找感觉。”
丁芷勉强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细若蚊蝇的声音:“好~”
于是,陈昭便带着丁芷动了起来。
再写过两遍之后,陈昭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不是他的任务完成了,而是丁芷整个人都“红了”,体表的温度都往上涨了两度。
陈昭咳嗽一声,缓解尴尬,说道:“丁娘子,你再自己写过一遍看看。”
于是在陈昭的指点下,丁芷执笔时掌心虚空,手掌竖直起来,手腕与桌面平行,笔尖与纸面平行。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丁芷写下几个大字,在陈昭看来,这字与先前相比已是秀丽了许多,还多了几分灵气在里面。
这就是自学与有老师的区别,如果自学毛笔字,毛笔的握法、下笔的力度等等自己都注意不到,可能一错再错,离写好字越写越远。
但有一个好老师就不会这样,这些错误都会在老师的监督下得到纠正,在开头就领先别人。
见丁芷进步神速,陈昭在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心中不免也多了几分自得:
难道我真的是一个好老师?!
以后去当个私塾先生也是可以的嘛!
夸赞丁芷一句:“写得不错。”
随即板起脸来:“但还需努力,这离想读懂经史典籍还远着呢,来,我再教你一遍!”
你这哪是想教书,分明是想吃人家豆腐!
可怜的丁芷就这样被陈昭玩弄于股掌之间...吗?
别忘了丁芷以前可是靠采药为生的,略通药理。
那可是她一本医书一本医书地读下来的,她其实是识字的!
也就是说,丁芷的字写得好,和陈昭教不教得好没多大关系,纯粹是人家丁娘子本来的底子就在那里。
就是在陪着陈昭“胡闹”!
可怜的陈昭就这样被丁芷玩弄于股掌之间...
大宋官员,所行所思,最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事宁愿不做好,但自己的“好名声”一定要保住。
于是乎,大宋官场上就多了许多“不粘锅”的出现。
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宋还是有不少将国家放于自己身前的能臣的。
比如寇公。
当初王超率十万大军龟缩在定州城内,也不知他是投是怂。
那一刻,五代武人的荣光尽数加于其身,好好帮大宋君臣回忆了一番那个“人命如草芥”的混乱时代。
而寇准硬是能顶着所有压力,强逼着赵恒上前线。
万一,王超真带着十万大军降了辽人,那寇准就大宋的罪人,世世代代都要被人所诟骂的那种。
但他还是去了。
原因无他,澶州城需要赵恒,需要他寇准,就去做了而已。
但当初寇公是没了办法才当初天子上前线,而陈知县,明明可以隐忍不言...
为何要闹得人尽皆知?
王浩他们也是为陈知县着想。
“且叫他们误会去!诽我,谤我,赞我,颂我,皆非我!”
“百姓们在这件事上涨了记性,日后衙门的政令,看似有害,他们就会想起此故事,衙门的工作的开展就方便许多了。”
王浩等人了然。
难怪陈知县能成为天子心腹、大宋能臣,他一言一行,都有他的道理在里面啊!
......
陈知县在百姓们面前的口碑可以暂时崩坏一下,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但在丁娘子面前可飞不动了。
婶娘说得没错,人与人相处之间,会产生许多误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说清楚就好了。
衙门近日的要紧事都只和剿匪有关,在训练场也可以处理,剩下的就一并打包给严桧,明日,陈知县就会搬到城外,专注于“春耕”一事。
丁娘子也不似笼中金丝雀,陈昭在县城里给她找了份活计做。
她即然常常上山采药,想必对药理一定有所研究吧?
先去药房抓抓药,顺带跟着老郎中学习一下。
那么代价呢?
剿匪队的伤药都得从他们药房那购买...
今日不把事情说清楚,在丁芷的刻意回避之下,两人见面的次数可没多少了,甚至接下来一个月都见不到丁芷一面。
走到隔壁院中。
婶娘们见陈昭来了,也就识趣地走开,将空间留给两人。
陈昭缓缓向丁芷逼近,丁芷不爽,始终和陈昭保持着距离。
她跑,他追,她插翅难飞。
这院子是陈昭用自己的“私房钱”租下来的,倒也宽广,两人就这样绕着院子跑了两圈,也不知疲倦。
丁娘子明明可以走进院子里,关上门窗,彻底隔绝和陈昭的联系,但她没有这样做。
因为丁娘子虽然不理解陈昭为何要这样做,嘴里骂着他“狗官”,但心里还是想听他解释的。
但陈昭偏偏不说,陪着她转圈圈,那就慢慢耗!
看谁耗得过谁,哼~
正在气头上的女人,比过年杀的年猪都难抓。
陈昭也不与小女子一般见识,主动开口,说道:
“丁娘子,我想...我们当中或许有些误会。”
丁芷阴阳怪气地说道:“那是,我还误会陈知县您是个良家子呢,没想到是严家的私生子!”
听得出来,丁芷对严家深恶痛绝。
但想想也是,严成还活着的时候,有他和他的狗腿子在,雁门县哪个有姿色的女子敢上街?
只能穿上裹胸布,再在脸上抹点炉灰。
更别说他家的田地也是很久以前就被严家豪取抢夺去了,不然丁芷她爹爹也不会选择上山采药这条路,安稳种田不好吗?
山上光毒蛇的数目就不少,更别说还有可能随机刷新金钱豹这种中型野兽。
依山傍水在宋代可不是一个好词。
大宋不抑致土地兼并,虽然没有严家,也会有魏家、冯家吞并了丁芷家的田地,但这并不妨碍她将仇算在严家身上。
雁门县好不容易来了个有能力的好官,结果他转头去给严家当孙子,这叫丁芷心中如何不会有怨气?
但嘴上骂归骂,丁芷躲闪的脚步也停了下来,且听他如何解释!
“丁娘子,可知‘眼见不一定为实’?”陈昭问道。
丁芷一顿,这道理她当然知道,山上有不少药材长得相似,但采摘方法各有不同,若一个不注意,就有可能损伤药力,那可卖不出好价钱了。
再者,丁芷家中不富裕,每日最常见的调料就是生姜了,在这上面吃过不少的亏...
现在回想起陈知县剿山贼、分田地的行为...
自己是不是太情绪化了一些?
见丁娘子半天不说话,若有所思的样子,陈昭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昔日,孔圣人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七天七夜粒米未进,为了活下去,孔圣人只能白天躺着睡觉,保存体力,让学生颜回外出乞讨。”
“颜回讨米回来后,生火煮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圣人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颇有怨言,我还没吃吃呢,你小子倒先偷嘴了,你平时表现的温和孝顺,原来都是装的!”
“没多久,饭熟了,颜回请孔圣人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而是编了个谎话,来挤兑颜回。”
“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
“颜回曾是孔圣人最喜爱的学生,知道老师这是误会了自己,赶紧解释道。”
“夫子,我刚才是因为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现在粮食这么难弄,丢掉了太可惜,所以,我才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完颜回的话,这才恍然大悟,长叹一声,对众子弟说:‘唉,是老师错了,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了,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
“丁娘子,这‘故事’你以为如何?”
“误会”、“挤兑”...
陈知县这是在指桑骂槐啊!
他是那个通情达理、敬爱师长的颜回,自己倒成了“诬陷忠良”的孔圣人了。
但他似乎说得没错...
丁芷俏脸一红,大大方方地问道:
“那陈郎君,你此意何为啊?”
陈昭想了想,和王浩他们那种五大三粗的汉子明说不要紧,但和丁芷这种没怎么见过血的小娘子说,他打算杀了严肇全家...
会不会太粗鲁了些?
但又不得不说...
只能隐晦地提醒道:
“本官这是在对严家做人口普查,人口普查,丁娘子,你知道吧?”
“就是要弄清严家上下一共有多少人,他们都分布在哪,至于为什么这样做。”
“我只能说...为了雁门县的稳定。”
丁芷刚才只是被恼怒冲昏了头脑,回过神来,仔细琢磨陈昭的话。
为了雁门县的稳定...
山贼一直在威胁着雁门县的稳定!
陈昭来了一个多月了,啥事没干,就在剿匪。
他的意思该不会是严家有人上山当山贼了吧!
而且以严家的体量,他们的人绝不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山贼,最次都得是一个小山寨的贼首。
想到这里,丁芷骤然瞪大眼睛。
再想到陈昭对山贼不留余地、赶净杀绝的态度...
他该不会想以此为由,把严家上下杀个干净吧?
此刻,陈昭那张俊秀、人畜无害的脸在丁芷的眼中蒙上了一层血色。
情不自禁地问道:“陈郎君,你难道想把严家都...”
丁娘子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陈昭抬手,做了个“嘘声”的动作,说道:
“嘘!丁娘子,严家世代忠良,为雁门县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些话你不可以乱说啊!”
“呸!这些当官的,总是嘴上说着一套,实际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丁芷在心里腹诽道。
但这样的陈昭...她并不讨厌。
雁门县百姓苦严家已久矣!
想到未来的“盛景”,丁芷还有些小兴奋呢。
现在看来是自己误会了陈昭,他还是原来那个好官!
犯错了要承认自己的错误,挨打要立正。
丁芷微微欠身,向陈昭致歉,说道:“陈知县,是妾身误会您了...”
陈昭摆手,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无事,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如何能成大事!”
“没有觉悟”的丁芷感觉被冒犯到了。
接着,陈话锋一转,说道:“丁娘子,你还是不够了解我啊!”
是个人都听得出来陈昭是什么意思,丁芷只觉得他好笑,还有点可爱。
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道:
“这倒没错...那妾身该如何了解陈郎君你呢?”
鱼上钩了!
“丁娘子,可曾读过经史典籍?”
“未曾,只在茶馆听人说过几段书罢了。”
“那怎么行,圣人之说里面可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丁娘子你没看过太可惜了。”陈昭叹道。
“说得也是,但妾身家贫,从何得书以观呢?”
陈昭露出了马脚,笑着说道:“那我教你啊。”
“好。”
......
读书先认字。
陈昭决定先教丁芷认字。
陈昭仔细研墨,笔头微微粘湿,笔尖在纸张上微微划过,留下的墨水刚刚好,多一分则透,少一分则淡。
能从字中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陈昭写出来的字也是刚劲有力,字形挺拔,似文人傲然于天地之间,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和他本人倒是一模一样。
陈昭先是和丁芷讲解了一番这几个字的来历、用意,还有写法的技巧。
“丁娘子,你照着这几个字写一遍。”陈昭温和地说道。
丁芷拙劣地模仿着,学着陈昭。
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字是龙飞凤舞、惨不忍睹的。
她自己看了都有点不好意思,那笔多用点力纸就染上了一片墨色;少用点力写出来的字就如胡须一般细长。横不收尾,竖不出锋,歪七扭八的字和美丽大方的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算等到这个时候了!
陈昭宽厚的大手盖住丁芷的小手,帮她握笔,小心翼翼的,生怕丁芷会因为害羞挣脱出去。
陈昭弯弯绕绕这么久,不就是想创造机会和丁芷接触吗?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而丁芷只是脸红,却任由陈昭握着。
她不过是想识字而已,她有什么错?
耳旁传来陈昭温和的声音:“力在笔尖,执笔法你还没学,到时候我再教你,现在我带你写一遍,你找找感觉。”
丁芷勉强从牙缝里挤出一声细若蚊蝇的声音:“好~”
于是,陈昭便带着丁芷动了起来。
再写过两遍之后,陈昭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不是他的任务完成了,而是丁芷整个人都“红了”,体表的温度都往上涨了两度。
陈昭咳嗽一声,缓解尴尬,说道:“丁娘子,你再自己写过一遍看看。”
于是在陈昭的指点下,丁芷执笔时掌心虚空,手掌竖直起来,手腕与桌面平行,笔尖与纸面平行。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丁芷写下几个大字,在陈昭看来,这字与先前相比已是秀丽了许多,还多了几分灵气在里面。
这就是自学与有老师的区别,如果自学毛笔字,毛笔的握法、下笔的力度等等自己都注意不到,可能一错再错,离写好字越写越远。
但有一个好老师就不会这样,这些错误都会在老师的监督下得到纠正,在开头就领先别人。
见丁芷进步神速,陈昭在为她感到高兴的同时,心中不免也多了几分自得:
难道我真的是一个好老师?!
以后去当个私塾先生也是可以的嘛!
夸赞丁芷一句:“写得不错。”
随即板起脸来:“但还需努力,这离想读懂经史典籍还远着呢,来,我再教你一遍!”
你这哪是想教书,分明是想吃人家豆腐!
可怜的丁芷就这样被陈昭玩弄于股掌之间...吗?
别忘了丁芷以前可是靠采药为生的,略通药理。
那可是她一本医书一本医书地读下来的,她其实是识字的!
也就是说,丁芷的字写得好,和陈昭教不教得好没多大关系,纯粹是人家丁娘子本来的底子就在那里。
就是在陪着陈昭“胡闹”!
可怜的陈昭就这样被丁芷玩弄于股掌之间...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