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苦海无涯,回头无岸!(求订阅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你说陈知县会如何处罚严大郎那贼厮?”有百姓问道。
“那得看他拿了多少钱吧?若只有一贯两贯,大概也就打顿板子,死不了人的。”
“要是陈知县来打就好了,我敢断定不出三板子就能送严大郎去见福生无量天尊!”
“你在想什么呢,这种事陈知县怎么可能亲自去做!”
“也是,若让严大郎那贼厮在床榻上多躺上几月,那也是极好的。”
......
陈昭已经决定和严家撕破脸皮了,要是按部就班的话,陈昭回开封时都找不到机会弄死三大家族。
那就只能“便宜行事”,赵恒给了他机会,不用白不用。
冯、魏两家想当老大的贪念可得好好利用起来,让他们去制约愤怒的严家,让严家用不出常规手段去对付自己。
用不出常规手段...
那就只能用不常规的,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陈昭觉得严家横行霸道这么多年,以往和山贼勾搭的证据应该都消除得差不多了,想将他们满门抄斩,得让他们先动起来,多动多错嘛!
顺带提升一下剿匪队的战斗力,最近边境还算安静,但陈昭一直记着赵恒派他到雁门县来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得早早做好准备才行。
陈昭的计划做得很美好,那么代价呢?
只能苦一苦严成了...
“严成,你可知罪?”陈昭端坐在衙门高位之上,问道。
在花满楼剁了这贼厮虽然当时很方便,但事后处理有些麻烦,得带到衙门让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然后再“审判”他。
这样从程序上才勉强说得过去。
“陈知县,我何罪之有?”
严成还是不虚陈昭,毕竟你打了我的两个下人,可就不能打我了!
你还能杀了我不成?
但气势也弱了很多,陈昭徒手捏碎人的桡骨和尺骨的画面给严成带来的冲击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这不是怂,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战略性撤退。
你看等我回去后,怎么对付陈昭就是了!
严成的底气来源于《宋刑统》!
在宋朝,各个县有权审判杖刑以下的案件,州府有权审判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死刑必须上报给刑部。
由大理寺主审,刑部复核,御史台监察。
还有提刑司参与或监督发生在州县的任何一件案件,甚至还能举报州县长官的违法行为。
就算他陈昭被猪油蒙了心,判了自己死刑,那又如何?
君岂闻有为一文钱掉头者乎?
“你派人打伤方大壮后去库房里贪墨了一文钱,可有此事?”陈昭问道。
“陈知县,某没有派人打伤方大壮,我们那是切磋,切磋!”严成为自己辩解道。
贪墨一文钱,挨半下板子都属于陈昭滥用职权,但殴打衙门吏员这个罪名,陈昭判杖责他三十下都情有可原。
杖责三十是真的会死人的!
“妈的,竟没骗到他。”陈昭很是失望,严成得脑袋倒是转得挺快的。
当初寇公若是有这反应速度的话,也不至于中了王钦若的奸计,讲不好就成枢密使了,亳州那地方,还是不适合他老人家呆。
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这事是本官记错了,但你贪墨雁门县剿匪资金这一回事,本官没说错吧?”
“陈知县,某没贪墨过剿匪资金,甚至您所谓的剿匪资金,其中相当部分就是我严家出的!”
“您这是在陷害忠良!”
严成为自己喊冤。
他的脑袋一直很活络,只是平日里把劲都花在了女人身上,陈昭来者不善,每一招都直冲自己命门去的。
在高压之下,反而打通了严成的任督二脉,跟陈昭的交锋显得游刃有余。
“这开封来的官员也不过如此,让我去开封,说不定也能捞个进士当当。”严成洋洋自得地想道。
两招都被破,陈昭也不恼,现在他一直在按照规则行事,但按照规则,他是砍不了严成的脑袋的。
陪他玩闹几下,也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严家是雁门县大户,为雁门县的剿匪大计做出属于自己的奉献,这值得嘉奖。”
陈昭对着王浩说道:
“等会儿下衙后,找个石匠刻三个石碑分别送到严、冯、魏三家府上,本官稍后就写一篇文章送过去,记得将这个也一并刻上。”
陈昭除了“财神爷”这个身份外,还是开封有名的才子。
严、冯、魏三家,讲得好听点叫三大家族,讲得不好听就是地主豪强,出了雁门县,还有谁认识他们?
陈昭为他们写上一篇文章,完全是在抬举他们。
“但钱是严家捐的,又不是严成你一个人捐的,我们还是得就事论事才行。”
陈昭又把话题绕了回来:“严成,你为何要贪墨剿匪资金?”
“某没有!”严成先是否认,然后辩解:“剿匪是雁门县之大计,某严成并非不忠不义之人,怎会做此等伤天害理之事!”
“虚言!”陈昭呵斥道,从怀里掏出那份字据:“证据在此,上面还签着你的大名,严成,这可由不得你狡辩!”
“陈知县,你这完全是在污蔑我,剿匪资金某取来自然是做剿匪用途,何来贪墨一说?”
“呵,剿匪?此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剿匪队队员们平日训练可都在城外,寒风凌冽,只穿着件单衣,辛苦的训练着,就是为了剿灭山贼,还雁门县一个太平!”
“而严成你所谓的剿匪却是在花满楼,在清倌人的怀里,这剿匪之事真有这么舒服,那剿匪队的门槛早被踏成坦途了!”
无论严成如何辩解,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逃不过一个“死”字,既然如此,何不让严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用他卑劣的灵魂承托剿匪队队员的高尚。
得让雁门县的百姓们意识到剿匪队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这样百姓们才会对剿匪队产生敬意,才会除了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以外,有加入剿匪队的想法,提升剿匪队潜在人员的素质。
陈昭扫了一眼堂外的百姓:
“剿匪队...每日真的在训练吗?”
“陈知县说的话岂会有假!”
“这可不,今儿那两个问路的,就是他们!”一百姓指向站在衙门两旁的剿匪队队员:
“谦逊有礼,这两人之前我认得,就像个泼皮一般。”
“这剿匪队竟如此养人?”
......
看来效果不错。
严成嘴硬道:“花满楼人员来往繁多,某是去看看是否有山贼乔装打扮,进城打探消息!”
陈昭面色阴沉下来:“这么说...你的意思是有山贼进了雁门县?”
严成暗道一声不好,他的回答有了漏洞,要是顺着陈昭的话往下说,县城内混进了山贼,那剿匪队岂不是能以此为由在各家各户到处搜捕?
没与山贼私通都能给你伪造出证据来,更别说他们的屁股本来就不干净。
......
严桧正在屋内专研着圣人之言,当初的名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他《论语》倒背如流,也不祈求能为大宋做什么奉献,能护雁门县这一方平安,就是极好的事情了,他不奢求太多。
“陈知县什么时候走啊!”严桧想着,也不知道严成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姓陈的可不是一个好惹的,若是那个度没把握好的话,可没他好果子吃!
说曹操曹操到,严桧正想着侄儿呢,就有人为他带来了严成的消息:
“二老爷,不好了,郎君他被陈知县带走了!”
那仆人心里憋着一口,好不容易说出这句话后,心中的那口气也泄了,扶着门框,急促地呼吸着。
门被那仆人撞开,外面的寒风突然涌进来,短时间内连房间里的炭盆都压过一头,也让严桧清醒了些。
他触手可及的知县之位仿佛一下就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遥不可及。
对这仆人心中也多了几分怨气,毛毛糙糙的,不懂事!
严成会被陈昭抓去,严桧早就料到了,让他受点苦,严家会记住他的牺牲的!
问道:“成哥儿从库房里拿了多少钱?”
那仆人还没缓过神来,说不出话,只能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贯,这么多?”严桧惊呼道。
严成是严家大郎做得太久了,无法无天!
拿个十一二十贯意思一下得了,一百贯这板子能给他打得皮开肉绽!
那仆人竭力从胸腔里挤出一点儿空气:“是...是一文钱!”
严桧松了口气,不是一百贯就好,然后整颗心就提了起来!
一文钱更是不妙,比拿一百贯更加严重一些!
严桧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虽然还是个县丞,但见识可比严成这个小年轻要多得多!
一百贯,陈知县抓他无可厚非,严家再多出点血还能保住他的一条小命。
但一文钱...
说明陈昭他要乱来了!
严桧以前可没听说衙门里的官吏贪污了一文钱便被抓去审问的,这事又没个依据...
说明陈昭接下来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
打严成一顿板子...甚至要了他的小命。
成哥儿危矣。
“备马,本官要去衙门!”
......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严成,回答本官的问题!”
“既然你没做剿匪之用,那你为何要动剿匪资金?”
抓住言语漏洞,陈昭步步紧逼,追得严成喘不过气来。
“陈知县,某也是真心为雁门县剿匪大计考虑,您为什么要追着我不放呢?”
“大胆,事到如今、证据确凿,竟还敢狡辩,来人,给本官打他二十大板!”陈昭恐吓道。
从筒子里取出火钳,“轻轻”一抛,贯穿了严成的衣袍,将他钉在地上。
剿匪队队员早在一旁恭候多时了,狞笑着上前,他们手中的“杀威棒”早已饥渴难耐了。
“陈知县,我不过从库房里拿了一文钱,此等小事,您要兴大狱,你读过圣人之书吗?”
“一文钱...陈知县是不是做得有些过了?”有百姓问道。
陈昭的步步紧逼,百姓们看在眼里,爽在心里,早该怎么对付严大郎这贼厮了。
但只为一文钱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有些太暴虐了?
他们还以为严大郎是抢了一百贯钱呢!
才一文钱,就要打二十大板,若是拿了一贯...
结局不敢想象!
但百姓之之中还是有人看得清醒的:
“你会去拿库房里的剿匪资金吗?”
“怎么可能,这可是官府的钱,某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啊!”
“那不就得了,陈知县针对的是贪污剿匪资金这件事,你没做,那你怕什么?”
对啊!
周围人反应过来,严成那本就可憎的脸显得更加不堪:
“打,打死他,打得好!”
“圣人之书?”说道这里陈昭朝着开封的方向拜了拜,说道:
“本官幸好生在圣明之世,阅读典籍来约束自己,不然的话,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百姓们听了,觉得“读书原来还是有好处的,瞧瞧人陈知县,读过圣人之书后,人都平和多了,原来在严成面前的,才是他真正的模样吗?”
而严成却是一股莫大的恐惧萦绕在心头,为一文钱兴大狱...
这还只是他约束后的模样!
陈昭他想干什么?
“你终于还是承认贪污了衙门的剿匪资金了...”
时间差不多了...
“哪又如何?区区一文钱而已,你能拿我怎么样?”
“陈昭,您可别忘了还有提刑司的相公们在监督着你!”
避无可避...那就不避了!
严成已经有些歇斯底里了。
“提刑司?笑话!只有官家和百姓才能监督我!”
“严成,汝贪墨雁门县剿匪资金,乃本县第一大丑闻,兹事体大。”
“虽只有一文钱,但仍天理难容!”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死刑!”
说着,陈昭从高堂上取下一把剑,宝剑出鞘,寒光咋现,锋芒毕露!
看样子陈昭打算当场执行死刑。
“陈昭你不能这样对我!大宋岂闻有为一文钱而丢性命者?你这是坏了规矩?”
“一文钱?一日一文,千日千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此乃张乖崖之故事也!”
“严成,这雁门县留不得你了!”
陈昭的脚步很轻,但越靠越近。
严成此时已不再嘴硬,陈昭进一步,他就退一步,袖子被火钳钉住,慌乱之中扯了两下没有扯掉,将整个外套全部脱掉。
寒风之中,更显凌乱,威胁道:
“陈昭,你若是杀了我,我爹爹,我二叔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若是就此停下,我还能当做一切事情没有发生!”
陈昭不予理会,已至身边。
严成的一切都被陈昭击碎了,现在像个丧家之犬一般,乞求着陈昭的怜悯:
“陈知县,我知道错了,您放过我,放过我!”
“严家有好多好多钱,您若愿意,严家愿用三成,不,是一半的家产换饶我一条生路!”
此时,衙门外传来一道呵声:“陈知县,剑下留人!”
严成的眼中咋起光芒,从未觉得二叔的声音如此悦耳,也有了几分勇气瞥了陈昭一眼。
剑已经放下了。
陈昭悠悠地叹了一句:“苦海无涯...”
没想到陈知县还是个佛道之人呢,“劫后余生”的严成配合道:“回头是岸,陈知县,我悔悟了!”
“回头无岸了!”陈昭手中的剑直穿严成胸膛,他才起光芒的眸子又一点一点地暗了下去。
“为什么...”严成完全理解不了陈昭的做法。
陈昭凑到耳边,小声说道:
“城南李家娘子惨案、城西白家女儿失踪、城外老秦头土地纠纷...这些严郎君该不会忘了吧?”
“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故人已逝,这不重要了。
陈昭将宝剑拔出,严成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无力地躺在地上。
哆嗦几下,血流了一地,渐渐没了声响,是死透了。
往事不可谏,也不知当初的那些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严成还有几分恨意,陈昭能做的只有送严成下去。
阴曹地府里,想必他们有很多话想对严成说吧。
“那得看他拿了多少钱吧?若只有一贯两贯,大概也就打顿板子,死不了人的。”
“要是陈知县来打就好了,我敢断定不出三板子就能送严大郎去见福生无量天尊!”
“你在想什么呢,这种事陈知县怎么可能亲自去做!”
“也是,若让严大郎那贼厮在床榻上多躺上几月,那也是极好的。”
......
陈昭已经决定和严家撕破脸皮了,要是按部就班的话,陈昭回开封时都找不到机会弄死三大家族。
那就只能“便宜行事”,赵恒给了他机会,不用白不用。
冯、魏两家想当老大的贪念可得好好利用起来,让他们去制约愤怒的严家,让严家用不出常规手段去对付自己。
用不出常规手段...
那就只能用不常规的,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陈昭觉得严家横行霸道这么多年,以往和山贼勾搭的证据应该都消除得差不多了,想将他们满门抄斩,得让他们先动起来,多动多错嘛!
顺带提升一下剿匪队的战斗力,最近边境还算安静,但陈昭一直记着赵恒派他到雁门县来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得早早做好准备才行。
陈昭的计划做得很美好,那么代价呢?
只能苦一苦严成了...
“严成,你可知罪?”陈昭端坐在衙门高位之上,问道。
在花满楼剁了这贼厮虽然当时很方便,但事后处理有些麻烦,得带到衙门让他承认了自己的罪行,然后再“审判”他。
这样从程序上才勉强说得过去。
“陈知县,我何罪之有?”
严成还是不虚陈昭,毕竟你打了我的两个下人,可就不能打我了!
你还能杀了我不成?
但气势也弱了很多,陈昭徒手捏碎人的桡骨和尺骨的画面给严成带来的冲击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这不是怂,保存己方有生力量,战略性撤退。
你看等我回去后,怎么对付陈昭就是了!
严成的底气来源于《宋刑统》!
在宋朝,各个县有权审判杖刑以下的案件,州府有权审判有期徒刑以上的案件,死刑必须上报给刑部。
由大理寺主审,刑部复核,御史台监察。
还有提刑司参与或监督发生在州县的任何一件案件,甚至还能举报州县长官的违法行为。
就算他陈昭被猪油蒙了心,判了自己死刑,那又如何?
君岂闻有为一文钱掉头者乎?
“你派人打伤方大壮后去库房里贪墨了一文钱,可有此事?”陈昭问道。
“陈知县,某没有派人打伤方大壮,我们那是切磋,切磋!”严成为自己辩解道。
贪墨一文钱,挨半下板子都属于陈昭滥用职权,但殴打衙门吏员这个罪名,陈昭判杖责他三十下都情有可原。
杖责三十是真的会死人的!
“妈的,竟没骗到他。”陈昭很是失望,严成得脑袋倒是转得挺快的。
当初寇公若是有这反应速度的话,也不至于中了王钦若的奸计,讲不好就成枢密使了,亳州那地方,还是不适合他老人家呆。
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这事是本官记错了,但你贪墨雁门县剿匪资金这一回事,本官没说错吧?”
“陈知县,某没贪墨过剿匪资金,甚至您所谓的剿匪资金,其中相当部分就是我严家出的!”
“您这是在陷害忠良!”
严成为自己喊冤。
他的脑袋一直很活络,只是平日里把劲都花在了女人身上,陈昭来者不善,每一招都直冲自己命门去的。
在高压之下,反而打通了严成的任督二脉,跟陈昭的交锋显得游刃有余。
“这开封来的官员也不过如此,让我去开封,说不定也能捞个进士当当。”严成洋洋自得地想道。
两招都被破,陈昭也不恼,现在他一直在按照规则行事,但按照规则,他是砍不了严成的脑袋的。
陪他玩闹几下,也算是上天有好生之德。
“严家是雁门县大户,为雁门县的剿匪大计做出属于自己的奉献,这值得嘉奖。”
陈昭对着王浩说道:
“等会儿下衙后,找个石匠刻三个石碑分别送到严、冯、魏三家府上,本官稍后就写一篇文章送过去,记得将这个也一并刻上。”
陈昭除了“财神爷”这个身份外,还是开封有名的才子。
严、冯、魏三家,讲得好听点叫三大家族,讲得不好听就是地主豪强,出了雁门县,还有谁认识他们?
陈昭为他们写上一篇文章,完全是在抬举他们。
“但钱是严家捐的,又不是严成你一个人捐的,我们还是得就事论事才行。”
陈昭又把话题绕了回来:“严成,你为何要贪墨剿匪资金?”
“某没有!”严成先是否认,然后辩解:“剿匪是雁门县之大计,某严成并非不忠不义之人,怎会做此等伤天害理之事!”
“虚言!”陈昭呵斥道,从怀里掏出那份字据:“证据在此,上面还签着你的大名,严成,这可由不得你狡辩!”
“陈知县,你这完全是在污蔑我,剿匪资金某取来自然是做剿匪用途,何来贪墨一说?”
“呵,剿匪?此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剿匪队队员们平日训练可都在城外,寒风凌冽,只穿着件单衣,辛苦的训练着,就是为了剿灭山贼,还雁门县一个太平!”
“而严成你所谓的剿匪却是在花满楼,在清倌人的怀里,这剿匪之事真有这么舒服,那剿匪队的门槛早被踏成坦途了!”
无论严成如何辩解,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逃不过一个“死”字,既然如此,何不让严成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用他卑劣的灵魂承托剿匪队队员的高尚。
得让雁门县的百姓们意识到剿匪队一直在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这样百姓们才会对剿匪队产生敬意,才会除了满足自己物质生活需要以外,有加入剿匪队的想法,提升剿匪队潜在人员的素质。
陈昭扫了一眼堂外的百姓:
“剿匪队...每日真的在训练吗?”
“陈知县说的话岂会有假!”
“这可不,今儿那两个问路的,就是他们!”一百姓指向站在衙门两旁的剿匪队队员:
“谦逊有礼,这两人之前我认得,就像个泼皮一般。”
“这剿匪队竟如此养人?”
......
看来效果不错。
严成嘴硬道:“花满楼人员来往繁多,某是去看看是否有山贼乔装打扮,进城打探消息!”
陈昭面色阴沉下来:“这么说...你的意思是有山贼进了雁门县?”
严成暗道一声不好,他的回答有了漏洞,要是顺着陈昭的话往下说,县城内混进了山贼,那剿匪队岂不是能以此为由在各家各户到处搜捕?
没与山贼私通都能给你伪造出证据来,更别说他们的屁股本来就不干净。
......
严桧正在屋内专研着圣人之言,当初的名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如今他《论语》倒背如流,也不祈求能为大宋做什么奉献,能护雁门县这一方平安,就是极好的事情了,他不奢求太多。
“陈知县什么时候走啊!”严桧想着,也不知道严成那小子现在怎么样了。
姓陈的可不是一个好惹的,若是那个度没把握好的话,可没他好果子吃!
说曹操曹操到,严桧正想着侄儿呢,就有人为他带来了严成的消息:
“二老爷,不好了,郎君他被陈知县带走了!”
那仆人心里憋着一口,好不容易说出这句话后,心中的那口气也泄了,扶着门框,急促地呼吸着。
门被那仆人撞开,外面的寒风突然涌进来,短时间内连房间里的炭盆都压过一头,也让严桧清醒了些。
他触手可及的知县之位仿佛一下就变成了镜中花、水中月,遥不可及。
对这仆人心中也多了几分怨气,毛毛糙糙的,不懂事!
严成会被陈昭抓去,严桧早就料到了,让他受点苦,严家会记住他的牺牲的!
问道:“成哥儿从库房里拿了多少钱?”
那仆人还没缓过神来,说不出话,只能伸出一根手指。
“一百贯,这么多?”严桧惊呼道。
严成是严家大郎做得太久了,无法无天!
拿个十一二十贯意思一下得了,一百贯这板子能给他打得皮开肉绽!
那仆人竭力从胸腔里挤出一点儿空气:“是...是一文钱!”
严桧松了口气,不是一百贯就好,然后整颗心就提了起来!
一文钱更是不妙,比拿一百贯更加严重一些!
严桧在官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虽然还是个县丞,但见识可比严成这个小年轻要多得多!
一百贯,陈知县抓他无可厚非,严家再多出点血还能保住他的一条小命。
但一文钱...
说明陈昭他要乱来了!
严桧以前可没听说衙门里的官吏贪污了一文钱便被抓去审问的,这事又没个依据...
说明陈昭接下来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
打严成一顿板子...甚至要了他的小命。
成哥儿危矣。
“备马,本官要去衙门!”
......
“不要再东拉西扯了,严成,回答本官的问题!”
“既然你没做剿匪之用,那你为何要动剿匪资金?”
抓住言语漏洞,陈昭步步紧逼,追得严成喘不过气来。
“陈知县,某也是真心为雁门县剿匪大计考虑,您为什么要追着我不放呢?”
“大胆,事到如今、证据确凿,竟还敢狡辩,来人,给本官打他二十大板!”陈昭恐吓道。
从筒子里取出火钳,“轻轻”一抛,贯穿了严成的衣袍,将他钉在地上。
剿匪队队员早在一旁恭候多时了,狞笑着上前,他们手中的“杀威棒”早已饥渴难耐了。
“陈知县,我不过从库房里拿了一文钱,此等小事,您要兴大狱,你读过圣人之书吗?”
“一文钱...陈知县是不是做得有些过了?”有百姓问道。
陈昭的步步紧逼,百姓们看在眼里,爽在心里,早该怎么对付严大郎这贼厮了。
但只为一文钱如此兴师动众,是不是有些太暴虐了?
他们还以为严大郎是抢了一百贯钱呢!
才一文钱,就要打二十大板,若是拿了一贯...
结局不敢想象!
但百姓之之中还是有人看得清醒的:
“你会去拿库房里的剿匪资金吗?”
“怎么可能,这可是官府的钱,某就是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啊!”
“那不就得了,陈知县针对的是贪污剿匪资金这件事,你没做,那你怕什么?”
对啊!
周围人反应过来,严成那本就可憎的脸显得更加不堪:
“打,打死他,打得好!”
“圣人之书?”说道这里陈昭朝着开封的方向拜了拜,说道:
“本官幸好生在圣明之世,阅读典籍来约束自己,不然的话,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百姓们听了,觉得“读书原来还是有好处的,瞧瞧人陈知县,读过圣人之书后,人都平和多了,原来在严成面前的,才是他真正的模样吗?”
而严成却是一股莫大的恐惧萦绕在心头,为一文钱兴大狱...
这还只是他约束后的模样!
陈昭他想干什么?
“你终于还是承认贪污了衙门的剿匪资金了...”
时间差不多了...
“哪又如何?区区一文钱而已,你能拿我怎么样?”
“陈昭,您可别忘了还有提刑司的相公们在监督着你!”
避无可避...那就不避了!
严成已经有些歇斯底里了。
“提刑司?笑话!只有官家和百姓才能监督我!”
“严成,汝贪墨雁门县剿匪资金,乃本县第一大丑闻,兹事体大。”
“虽只有一文钱,但仍天理难容!”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死刑!”
说着,陈昭从高堂上取下一把剑,宝剑出鞘,寒光咋现,锋芒毕露!
看样子陈昭打算当场执行死刑。
“陈昭你不能这样对我!大宋岂闻有为一文钱而丢性命者?你这是坏了规矩?”
“一文钱?一日一文,千日千文,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此乃张乖崖之故事也!”
“严成,这雁门县留不得你了!”
陈昭的脚步很轻,但越靠越近。
严成此时已不再嘴硬,陈昭进一步,他就退一步,袖子被火钳钉住,慌乱之中扯了两下没有扯掉,将整个外套全部脱掉。
寒风之中,更显凌乱,威胁道:
“陈昭,你若是杀了我,我爹爹,我二叔一定不会放过你的,若是就此停下,我还能当做一切事情没有发生!”
陈昭不予理会,已至身边。
严成的一切都被陈昭击碎了,现在像个丧家之犬一般,乞求着陈昭的怜悯:
“陈知县,我知道错了,您放过我,放过我!”
“严家有好多好多钱,您若愿意,严家愿用三成,不,是一半的家产换饶我一条生路!”
此时,衙门外传来一道呵声:“陈知县,剑下留人!”
严成的眼中咋起光芒,从未觉得二叔的声音如此悦耳,也有了几分勇气瞥了陈昭一眼。
剑已经放下了。
陈昭悠悠地叹了一句:“苦海无涯...”
没想到陈知县还是个佛道之人呢,“劫后余生”的严成配合道:“回头是岸,陈知县,我悔悟了!”
“回头无岸了!”陈昭手中的剑直穿严成胸膛,他才起光芒的眸子又一点一点地暗了下去。
“为什么...”严成完全理解不了陈昭的做法。
陈昭凑到耳边,小声说道:
“城南李家娘子惨案、城西白家女儿失踪、城外老秦头土地纠纷...这些严郎君该不会忘了吧?”
“这些...你...怎么...知道的?”
故人已逝,这不重要了。
陈昭将宝剑拔出,严成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无力地躺在地上。
哆嗦几下,血流了一地,渐渐没了声响,是死透了。
往事不可谏,也不知当初的那些人,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严成还有几分恨意,陈昭能做的只有送严成下去。
阴曹地府里,想必他们有很多话想对严成说吧。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