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严郎君在哪?(求订阅!)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三角形,是世界上最稳定的结构之一。
三大家族之间你争我夺这么多年,谁也奈何不了谁,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
甚至偶尔还能联起手来一起打压新兴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想弄死另外两家,然后一家独大的心思可从来没变过,只是很好地隐藏起来。
陈昭这个外来者,就让他们不安的同时看到了一丝“改变”的希望。
严成又刚好给了陈昭一个机会,虽然他只拿了一文钱,但他把剿匪队的人打了不是?
叔可忍,但婶婶她忍不了!
冯、魏两家要开始站队了。
......
陈昭气势汹汹地赶往衙门库房,身后有两人搀扶着秦平安,腰间别着手刀。
除了两个去打探严成消息,剩下的剿匪队队员手上提着刀枪,全在这儿。
街道旁的百姓看到陈知县一脸怒意,心中很是好奇,是谁惹到我们的县太爷了?
剿匪队的人全来了,还带着武器...
该不会是山贼打进来了吧?
这时,那打探消息的两人也问到了路边一位大爷的身上。
“老丈,俺们向你打听件事。”两位队员心中有怒气在升腾,面色凶恶了些。
老丈是个平头老百姓,被凶恶的官差一吓,话都说得有些不利索:
“两位...军爷,你们想要...问什么?”
见老丈惊恐的表情,两位队员也是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陈知县有空时就到剿匪队给他们讲讲人生、谈谈理想。
‘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什么“雁门县兴亡、匹夫有责。”都和他们讲了一遍。
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后,这些话语更是极大的滋润了剿匪队队员贫瘠的精神世界。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两位队员竭力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容:
“老丈,您不用怕,我们是不会伤害你的!”
不过心中的怒气未消,强撑出来的笑容只是勉强把嘴角往上拉,将满脸的横肉挤在一起,不见和善,反而更显狰狞。
不像伤人,那就是想劫财了?
老丈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摸出十几枚铜钱,交到两位队员手上:
“军爷,这是老丈儿身上全部的家当了,您就放我一马吧!”
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
两位队员涨红了脸,不肯接受:
“老丈,咱们不是来要您的钱的,咱们只想来问个事...”
不要钱、也不要命,他们难道想劫色不成?
老丈年轻时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自封的),早听说城里的那些大人物玩得花,哪成想今儿上街让自己碰到了。
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男,还有没有王法了?
但想到这两人的顶头上司就是雁门县的“王法”,老丈不禁觉得菊花一凉,浑身像是被抽走骨头似的,瘫在地上:
“两位军爷,你们就放过我吧!”
其声哀婉,似在啼血。
周围人早注意到他们了,面色凶恶,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无论在任何时代,老人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这两个剿匪队队员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个老人逼倒在地。
陈知县他糊涂啊!
什么人都敢往剿匪队里招。
百姓们渐渐围了过来,面色不善地盯着两人看,只要下一秒这两人有任何不当的举动,那迎接他们的就是群起而攻之。
两位剿匪队队员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事态...本不应该这样发展的啊。
他们只想过来打探一下消息!
“这两人是剿匪队的?”
“看着不像好人啊!”
“陈知县怎么会收这种人进剿匪队?”
“陈知县一定是被蒙蔽了!”
“我看未必啊...”
周围百姓的“窃窃私语”并没有刻意压着声音,偶有几句能传到两位队员耳朵里。
话是说得越来越偏,拐着拐着就拐到陈知县头上,连带着拉低了陈知县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
这可不行!
陈知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有再造之恩,若让他的名誉受辱,和叫他们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两人心里着急,但一时又找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心一横、眼一闭,扑通一声给那老丈跪了下去。
就当是跪长辈了。
大声喊道:“老丈,我兄弟二人并未恶意,此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我们只想问问严成严郎君哪儿去了!”
说完,两人起身,随带将老丈也一并搀扶起来,还贴心地为他拍去身上的灰尘。
“这两小郎君竟如此谦逊有礼,看来是我们错怪他们了。”这一套下来两人又为陈昭收回了快要失去的民心。
“还好,还好!”两人松了一口气,陈昭在剿匪队时没少引经据典,对那股文人气度,他们这群糙汉子也是向往的很。
想寻几本书来学着,不说成为大儒,能识得几个字便好,陈知县得知后,便为他们送来了一套书籍,还是他自己手写的。
这也是两人极力维护陈昭的原因之一。
“两位郎君,不知是否婚配,我家小女年方二八,美艳在整个代州都是出了名的,正好嫁与你们为妻!”
已经有人打算捉婿了。
但两人是小处男,面对这等男女之事,还是羞涩了些,连连推辞。
人越围越多,话题也越说越杂,但两人还好没忘了自己的任务,问道:
“诸位乡亲们,有谁可知严成严郎君到哪去了?”
严成?
问这个纨绔的行径干什么?
等等,百姓们想到陈昭带着一票人气势汹汹的样子,该不会...
雁门县苦严家久矣!
瞬间百姓们的热情便被激发出来,一个个化身为福尔摩斯,为两人拼凑出严成的行径:
“某看见严郎君往衙门方向去了,估计正在衙门办公呢。”
“直娘贼,你放甚的鸟屁,他会去上衙?若他在衙门你,陈知县还要去找他吗?”
“某看见严大郎往泗楼去了。”
“不对,不对,他明明去的是花满楼!某亲眼看着他进去的!”
花满楼,是雁门县最大的青楼。
“对对,就是这儿!”
更多人附和道。
这地方也确实是严成会去的地方,两人向百姓们抱拳行礼,说道:
“谢过诸位乡亲们了!”
三大家族之间你争我夺这么多年,谁也奈何不了谁,也就渐渐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
甚至偶尔还能联起手来一起打压新兴势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但想弄死另外两家,然后一家独大的心思可从来没变过,只是很好地隐藏起来。
陈昭这个外来者,就让他们不安的同时看到了一丝“改变”的希望。
严成又刚好给了陈昭一个机会,虽然他只拿了一文钱,但他把剿匪队的人打了不是?
叔可忍,但婶婶她忍不了!
冯、魏两家要开始站队了。
......
陈昭气势汹汹地赶往衙门库房,身后有两人搀扶着秦平安,腰间别着手刀。
除了两个去打探严成消息,剩下的剿匪队队员手上提着刀枪,全在这儿。
街道旁的百姓看到陈知县一脸怒意,心中很是好奇,是谁惹到我们的县太爷了?
剿匪队的人全来了,还带着武器...
该不会是山贼打进来了吧?
这时,那打探消息的两人也问到了路边一位大爷的身上。
“老丈,俺们向你打听件事。”两位队员心中有怒气在升腾,面色凶恶了些。
老丈是个平头老百姓,被凶恶的官差一吓,话都说得有些不利索:
“两位...军爷,你们想要...问什么?”
见老丈惊恐的表情,两位队员也是认识到自己的不对。
陈知县有空时就到剿匪队给他们讲讲人生、谈谈理想。
‘什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什么“雁门县兴亡、匹夫有责。”都和他们讲了一遍。
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后,这些话语更是极大的滋润了剿匪队队员贫瘠的精神世界。
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两位队员竭力换上一副和善的面容:
“老丈,您不用怕,我们是不会伤害你的!”
不过心中的怒气未消,强撑出来的笑容只是勉强把嘴角往上拉,将满脸的横肉挤在一起,不见和善,反而更显狰狞。
不像伤人,那就是想劫财了?
老丈从怀里哆哆嗦嗦地摸出十几枚铜钱,交到两位队员手上:
“军爷,这是老丈儿身上全部的家当了,您就放我一马吧!”
事情怎么发展到这个地步?
两位队员涨红了脸,不肯接受:
“老丈,咱们不是来要您的钱的,咱们只想来问个事...”
不要钱、也不要命,他们难道想劫色不成?
老丈年轻时也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自封的),早听说城里的那些大人物玩得花,哪成想今儿上街让自己碰到了。
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男,还有没有王法了?
但想到这两人的顶头上司就是雁门县的“王法”,老丈不禁觉得菊花一凉,浑身像是被抽走骨头似的,瘫在地上:
“两位军爷,你们就放过我吧!”
其声哀婉,似在啼血。
周围人早注意到他们了,面色凶恶,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无论在任何时代,老人的地位都是很高的,而这两个剿匪队队员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个老人逼倒在地。
陈知县他糊涂啊!
什么人都敢往剿匪队里招。
百姓们渐渐围了过来,面色不善地盯着两人看,只要下一秒这两人有任何不当的举动,那迎接他们的就是群起而攻之。
两位剿匪队队员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事态...本不应该这样发展的啊。
他们只想过来打探一下消息!
“这两人是剿匪队的?”
“看着不像好人啊!”
“陈知县怎么会收这种人进剿匪队?”
“陈知县一定是被蒙蔽了!”
“我看未必啊...”
周围百姓的“窃窃私语”并没有刻意压着声音,偶有几句能传到两位队员耳朵里。
话是说得越来越偏,拐着拐着就拐到陈知县头上,连带着拉低了陈知县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
这可不行!
陈知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有再造之恩,若让他的名誉受辱,和叫他们去送死有什么区别?
两人心里着急,但一时又找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心一横、眼一闭,扑通一声给那老丈跪了下去。
就当是跪长辈了。
大声喊道:“老丈,我兄弟二人并未恶意,此前多有冒犯,还请见谅!”
“我们只想问问严成严郎君哪儿去了!”
说完,两人起身,随带将老丈也一并搀扶起来,还贴心地为他拍去身上的灰尘。
“这两小郎君竟如此谦逊有礼,看来是我们错怪他们了。”这一套下来两人又为陈昭收回了快要失去的民心。
“还好,还好!”两人松了一口气,陈昭在剿匪队时没少引经据典,对那股文人气度,他们这群糙汉子也是向往的很。
想寻几本书来学着,不说成为大儒,能识得几个字便好,陈知县得知后,便为他们送来了一套书籍,还是他自己手写的。
这也是两人极力维护陈昭的原因之一。
“两位郎君,不知是否婚配,我家小女年方二八,美艳在整个代州都是出了名的,正好嫁与你们为妻!”
已经有人打算捉婿了。
但两人是小处男,面对这等男女之事,还是羞涩了些,连连推辞。
人越围越多,话题也越说越杂,但两人还好没忘了自己的任务,问道:
“诸位乡亲们,有谁可知严成严郎君到哪去了?”
严成?
问这个纨绔的行径干什么?
等等,百姓们想到陈昭带着一票人气势汹汹的样子,该不会...
雁门县苦严家久矣!
瞬间百姓们的热情便被激发出来,一个个化身为福尔摩斯,为两人拼凑出严成的行径:
“某看见严郎君往衙门方向去了,估计正在衙门办公呢。”
“直娘贼,你放甚的鸟屁,他会去上衙?若他在衙门你,陈知县还要去找他吗?”
“某看见严大郎往泗楼去了。”
“不对,不对,他明明去的是花满楼!某亲眼看着他进去的!”
花满楼,是雁门县最大的青楼。
“对对,就是这儿!”
更多人附和道。
这地方也确实是严成会去的地方,两人向百姓们抱拳行礼,说道:
“谢过诸位乡亲们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