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老鼠看了都摇头(求订阅!)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傍晚,陈昭才回到府上。
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摆满了十数口大箱子,里面密密麻麻装满了铜钱,也有些装的是银两。
全都敞开口子,肆无忌惮地躺在地上,王浩四人是一脸紧张地四处张望着,生怕有不怕死的冲进来,抢了陈知县的钱。
“哟,都来了?”陈昭亲切地对着屋里人打着招呼。
“见过陈知县!”王浩四人带着家眷们向陈昭行礼。
“哎,请起,请起!”
“这院子荒是荒凉了些,但足够大,也有七八间屋子,你们的官人跟着本官做事,在这里暂且住下也不要紧。”
“是,我们绝不给陈知县添麻烦。”一中年妇人说道。
她的手上也有厚厚的老茧,平日里也没少为家庭操劳农事。
“是个懂事理的。”陈昭在心里赞道。
鬼知道三大家族的人会不会使阴招,要是抓了王浩等人的家人做筹码,那他可难办了,住在官邸互相照看些也好,谅他们也没这个胆子进官邸抢人。
陈昭其实多虑了,在三大家族眼中,他的道德水平可没那么高,绑几个手下的人...有什么用?
问道:“这钱...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不知道,我们酉时才回来的,那时严员外三家的管家就将钱送来了,府上没人,还专门在此等候。”
还算上道。
陈昭叮嘱一句:“以后出门至少得留一个人在府上守着,预防歹人。”
“是,以后婉娘她们也会帮忙看着呢。”
“也对,小子在此先谢过各位婶娘了。”
“不敢,不敢。”
“陈知县,我还有一事要告!”方大壮说道。
“何事?”陈昭问道。
“那三个管家走时神色有些不自然,像是在互相较劲。”
较劲?这是在干什么?三家就起内讧了?
人可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情绪,陈昭在心里细细思索,治理雁门县还是有点难度的,万万不能大意。
陈昭回来换了身衣物后便在街上“晃悠”了两个时辰。
这雁门县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没有谁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地盘,都想做唯一的老大。
陈昭在不少地方看到了他们的明争暗夺,有泾渭分明的范围划分,也有你争我抢的“三无之地”。
百姓的日子过得挺苦的,说实话。
回想起三家看似友好相处,实则水火不容的关系。
他们该不会是计划着要给我点颜色看看,后相互违约了吧?
见陈昭眉头微锁,石嚣担忧地问道:
“陈知县,这钱...该不会有事吧?”
“喔,没事,对了,管家走时说些什么了没有?”
“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人好像骂了句‘不守信用’!”妇人身旁一小孩回答道。
不守信用么...
陈昭的嘴角勾出一抹笑容:“这是好事。”
和着玩闹了一会儿,陈昭把他们支开,对着王浩四人说道:
“本官明天要上山和那群山贼干上一架,你们谁加入,谁退出?”
“本官绝不阻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在最危难得时候是陈知县,给了他们一条生路,现在陈知县有需要,他们不拼死往上干?
而且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可听说了眼前这个少年郎是开封最有钱的富商,给人开的抚恤金高达千贯!
我滴个乖乖啊。
他们在地里刨食刨一辈子,都刨不千贯家财,拼死这条老命又何妨?
而且他们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差,死了也叫为雁门县百姓捐躯,不比以一个山贼的身份死去好听多了?
“陈知县,您想干什么,只管吩咐我们兄弟四人去干就行了!”王浩说道。
方大壮四人也跟着点点头。
士气可用啊!
陈昭赞道:“好,很有精神!”
“你们竟然跟了本官,那就是自己人了,本官绝不会亏待你们!”
“明日上午去衙门里,本官为你们准备了四件皮甲,你们穿上,然后我们就去剿匪!”
秦平安担忧地问道:“陈知县,我们穿了皮甲,那您呢?”
陈昭微微一笑,摆手说道:“本官用不上那东西。”
四人了然,也是,陈知县武艺高强,区区小贼如何能伤他?皮甲反而会限制他的发挥!
其实陈昭是个很谨慎的人,若是点数足够的话,他恨不得买套马克50穿在身上。
至于为什么不穿皮甲...
很简单,因为整个衙门就四套皮甲。
陈昭在街道上转过一圈后又到衙门看了看。
有着知县的大印,看守库房的小吏再不情愿,也只能将陈昭放进去,他们这种小角色还没胆量和陈昭对峙。
果然,一进去,陈昭就知道那小吏阻拦自己的原因,他之前的猜想没错,这个库房太空了!
托赵恒的福,在他一系列的劳民伤财的活动下,大宋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劣,为满足中央的需要,便将本属于地方的钱转移至中央。
经过路、州、县的层层加码,到最弱的县级单位,缴税任务极其恶劣,但经过三大家族的“共同努力”之下,每年雁门县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甚至还有钱到自己口袋。
也就导致了陈昭这个新官上任,想烧火都找不到柴。
这个库房就两件勉强能穿的皮甲,铜钱是一枚都没有的,还有两件是陈昭从上衙的衙役身上扒下来的。
难啊,难啊!
陈昭在回来的路上就分析了压在雁门县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
一是,山上山贼时不时的袭扰。
二是,以三大家族为主的官吏和乡绅的结合体,各种苛捐杂税的压迫。
三是,辽军和宋军的轮番打劫。
这几日没见到辽人的身影,因此现在雁门县的主要矛盾就是:
百姓日益增张的对平稳安定生活的需要和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规模的山贼下山之间的矛盾。
借用【技能:天心】,陈昭可知山贼也是三大家族手中的一把刀。
还真成了豪绅的钱如数退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陈昭接下来就要砍断这把刀!
“陈知县,剿匪也不急于这一时吧?”
“要快些才好,不要误了春耕了。”
一进门就看见院子里摆满了十数口大箱子,里面密密麻麻装满了铜钱,也有些装的是银两。
全都敞开口子,肆无忌惮地躺在地上,王浩四人是一脸紧张地四处张望着,生怕有不怕死的冲进来,抢了陈知县的钱。
“哟,都来了?”陈昭亲切地对着屋里人打着招呼。
“见过陈知县!”王浩四人带着家眷们向陈昭行礼。
“哎,请起,请起!”
“这院子荒是荒凉了些,但足够大,也有七八间屋子,你们的官人跟着本官做事,在这里暂且住下也不要紧。”
“是,我们绝不给陈知县添麻烦。”一中年妇人说道。
她的手上也有厚厚的老茧,平日里也没少为家庭操劳农事。
“是个懂事理的。”陈昭在心里赞道。
鬼知道三大家族的人会不会使阴招,要是抓了王浩等人的家人做筹码,那他可难办了,住在官邸互相照看些也好,谅他们也没这个胆子进官邸抢人。
陈昭其实多虑了,在三大家族眼中,他的道德水平可没那么高,绑几个手下的人...有什么用?
问道:“这钱...是什么时候送来的?”
“不知道,我们酉时才回来的,那时严员外三家的管家就将钱送来了,府上没人,还专门在此等候。”
还算上道。
陈昭叮嘱一句:“以后出门至少得留一个人在府上守着,预防歹人。”
“是,以后婉娘她们也会帮忙看着呢。”
“也对,小子在此先谢过各位婶娘了。”
“不敢,不敢。”
“陈知县,我还有一事要告!”方大壮说道。
“何事?”陈昭问道。
“那三个管家走时神色有些不自然,像是在互相较劲。”
较劲?这是在干什么?三家就起内讧了?
人可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情绪,陈昭在心里细细思索,治理雁门县还是有点难度的,万万不能大意。
陈昭回来换了身衣物后便在街上“晃悠”了两个时辰。
这雁门县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没有谁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地盘,都想做唯一的老大。
陈昭在不少地方看到了他们的明争暗夺,有泾渭分明的范围划分,也有你争我抢的“三无之地”。
百姓的日子过得挺苦的,说实话。
回想起三家看似友好相处,实则水火不容的关系。
他们该不会是计划着要给我点颜色看看,后相互违约了吧?
见陈昭眉头微锁,石嚣担忧地问道:
“陈知县,这钱...该不会有事吧?”
“喔,没事,对了,管家走时说些什么了没有?”
“我记得,有一个胖胖的人好像骂了句‘不守信用’!”妇人身旁一小孩回答道。
不守信用么...
陈昭的嘴角勾出一抹笑容:“这是好事。”
和着玩闹了一会儿,陈昭把他们支开,对着王浩四人说道:
“本官明天要上山和那群山贼干上一架,你们谁加入,谁退出?”
“本官绝不阻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在最危难得时候是陈知县,给了他们一条生路,现在陈知县有需要,他们不拼死往上干?
而且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可听说了眼前这个少年郎是开封最有钱的富商,给人开的抚恤金高达千贯!
我滴个乖乖啊。
他们在地里刨食刨一辈子,都刨不千贯家财,拼死这条老命又何妨?
而且他们现在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差,死了也叫为雁门县百姓捐躯,不比以一个山贼的身份死去好听多了?
“陈知县,您想干什么,只管吩咐我们兄弟四人去干就行了!”王浩说道。
方大壮四人也跟着点点头。
士气可用啊!
陈昭赞道:“好,很有精神!”
“你们竟然跟了本官,那就是自己人了,本官绝不会亏待你们!”
“明日上午去衙门里,本官为你们准备了四件皮甲,你们穿上,然后我们就去剿匪!”
秦平安担忧地问道:“陈知县,我们穿了皮甲,那您呢?”
陈昭微微一笑,摆手说道:“本官用不上那东西。”
四人了然,也是,陈知县武艺高强,区区小贼如何能伤他?皮甲反而会限制他的发挥!
其实陈昭是个很谨慎的人,若是点数足够的话,他恨不得买套马克50穿在身上。
至于为什么不穿皮甲...
很简单,因为整个衙门就四套皮甲。
陈昭在街道上转过一圈后又到衙门看了看。
有着知县的大印,看守库房的小吏再不情愿,也只能将陈昭放进去,他们这种小角色还没胆量和陈昭对峙。
果然,一进去,陈昭就知道那小吏阻拦自己的原因,他之前的猜想没错,这个库房太空了!
托赵恒的福,在他一系列的劳民伤财的活动下,大宋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劣,为满足中央的需要,便将本属于地方的钱转移至中央。
经过路、州、县的层层加码,到最弱的县级单位,缴税任务极其恶劣,但经过三大家族的“共同努力”之下,每年雁门县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甚至还有钱到自己口袋。
也就导致了陈昭这个新官上任,想烧火都找不到柴。
这个库房就两件勉强能穿的皮甲,铜钱是一枚都没有的,还有两件是陈昭从上衙的衙役身上扒下来的。
难啊,难啊!
陈昭在回来的路上就分析了压在雁门县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
一是,山上山贼时不时的袭扰。
二是,以三大家族为主的官吏和乡绅的结合体,各种苛捐杂税的压迫。
三是,辽军和宋军的轮番打劫。
这几日没见到辽人的身影,因此现在雁门县的主要矛盾就是:
百姓日益增张的对平稳安定生活的需要和不确定时间、不确定规模的山贼下山之间的矛盾。
借用【技能:天心】,陈昭可知山贼也是三大家族手中的一把刀。
还真成了豪绅的钱如数退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陈昭接下来就要砍断这把刀!
“陈知县,剿匪也不急于这一时吧?”
“要快些才好,不要误了春耕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