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折柳送别(求订阅!)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大地上,我们“可怜”的主角陈昭即已经踏上前往雁门县的征程,已经走了相当距离了。
讲得好听点叫“踏上征程”,讲得不好听就是“被贬了”。
但陈昭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被贬官后的苦闷。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前日的朝会,陈昭是一时脑袋没反应过来,才会稍显错愕。
但当下朝后,回到府上,点燃一支熏香,看它静静地烧着,陈宫使的思绪也被一条一条理清。
官家...好像另有所图啊!
就算赵恒他疯了,脑袋被驴踢了,因为这点事对自己不喜,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把自己赶出开封城,眼不见心不烦。
那不可能是知雁门县事这么简单。
陈昭收到的圣旨上上可没说要罢免他“玉清昭应宫副使”的差遣!
这可是陈昭“幸进之臣”的证明!
而且他从七品上的朝散郎这个文散官的官职也没被撤。
昨天来传圣旨的小太监也是客客气气的...
哪个失了圣心的臣子会有这个待遇?
赵恒可还住在他修的延寿宫呢!
赵恒不在身边,陈昭无法用【技能:天心】去窥视隐藏在贬官之下,赵恒的真实想法。
但好歹在开封潇洒了半年多,平日里接触的高官重臣不少,又深受前宰相寇准的教诲。
陈昭也磨砺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不是离了“小阁老系统”就走不动道的废物!
“雁门县...”
陈昭找来大宋地图,在上面好一阵翻找,才在河东路北边的一个小角落上,找到了这个他才知道名字的小县城。
这可是边关之地,和辽国挨得有些近啊!
陈昭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官家该不会想要我去打辽国吧?
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陈昭骑着骏马,哼着小曲儿,既然想明白了,陈昭自然是快马加鞭,雁门县的百姓还等着他呢!
但在此之前...
“昭弟,这里!”
陈昭循声望去,一堆人站在一棵柳树下面,看样子很早之前就在等着他了。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王雍、晏殊、延寿宫众人,甚至连曾和他一起踢球的丁珝都来了。
“哈哈,某就知道一定会有人来送我的!”
陈昭心里暗自窃喜,其实他之前还为自己没人送别而有些小失落呢!
陈昭策马过去,下地,行礼,一气呵成。
跟陈昭对拜完后,王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昭弟,官家这是在磨砺你,去了雁门县要好好干,别给咱丢脸!”
说完,王雍将一个小册子塞到陈昭怀中:“这是家父为你准备的《雁门县志》,上面还有他写的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某在此谢过王相公了。”
宰相王旦,论魄力和才能比不上寇准,但他就如那山岳一般让人安心。
陈昭早听闻王相公对常对外放的年轻官员们,介绍任职当地的情况。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这份心胸,陈昭自己得学,寇公也得学学。
再见晏殊。
“多谢陈兄为南方百姓仗义执言了。”
晏殊自己曾经就是“地域黑”的受害者,若不是赵恒的维护,虽不至“泯然众人已”,但也得晚上几年出名。
对陈昭这种有着“地域优势”却能平等看待南北人、还敢发声的官员充满了钦佩。
“没什么,四海之内,亲若一家嘛!”
晏殊若有所思。
“四海”可代指天下,以陈兄之气度,会不会连辽国的天下也一并囊括了?
若真是...
陈兄有宰辅之相啊!
见延寿宫众人。
“陈宫使,您放心,您不在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会把玉清昭应宫建好的!”王卓说道。
“我还没死呢,说什么不在?”
“也没指望你们能做成什么,日后惹出祸来,不把本官说出来就是了。”
最后补充一句:“我相信你们。”
再见丁珝,这位没那么熟悉,显得有些拘谨了。
简单一句:“希望你下次回开封的时候,还能和你踢蹴鞠。”
陈昭笑着说道:“就等着某回来拉爆你吧!”
对于陈昭的某些发言,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陈兄,山高路远,有缘再会!”众人齐声喊道。
陈昭已翻身上马,没有回头,只是挥挥手,一阵清风抚过,吹动几颗晶莹的泪珠,留不住游子,但留下了游子对这片土地的眷念。
(本章完)
开个玩笑,还有一个人没见呢。
策马再走过一段距离,陈昭听到一声“陈宫使!”
声音阴柔,不似男子之声。
陈昭扭头看去,小溪边站着一个人,那是赵恒的贴身大太监——周怀政。
“周都知,您怎么来了?”陈昭下马问道。
周怀政笑着说道:“官家托某来送你一程。”
陈昭向开封的方向拜了拜:“官家有心了。”
周怀政问道:“陈宫使,此次外放,你可有怨言?”
陈昭低头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周怀政看着陈昭,眼里露出几分嫉妒,这小子怎么每次说话办事都能精准踩到官家最喜欢的那个点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瞧瞧,这思想觉悟多高!
周怀政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还好陈昭没割了跨下的二两肉,不然赵恒的身边哪还有他们这些“外人”的事,全让陈昭这个“内人”包圆了。
“那就是有了?”周怀政调侃道。
“不敢。”
“不敢?那就是想了!”
陈昭抬头笑着说道:“周都知,您就别为难我了”
周怀政来了兴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在您第一次喊出‘陈宫使’的时候。”
陈昭是赵恒钦定的玉清昭应宫使,“陈宫使”这个称呼,对周怀政这个赵恒的身边人来说算得上一个很能表达亲近的称呼了。
毕竟两人最先见面时,陈昭是延寿宫使,那时的称呼也是这个。
赵恒的身边人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赵恒的态度。
周怀政了然,对陈昭多了几分欣赏。
心思细腻,不错。
同时也警醒了自己,一言一行要慎重啊!
说道:“宋辽两国之间最近有些龌龊,边境不怎么太平,你应该明白官家是什么意思。”
陈昭笑着回道:“当然,不就是给北边的野蛮人一点苦头吃嘛!”
“很好!”周怀政满意地点点头:“这天下岂有被束缚住的猛虎?官家许你便宜行事。”
这个评价和权力就很高了,陈昭答应道:“某一定不会让官家失望的。”
“那就..祝陈宫使一路顺风!”
“再见!”
......
陈昭这次“莫名其妙”的被贬,开封稍微有点政治目光的人都知道,这是送陈昭出去挣功业了。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清形势,以为陈昭是失了圣心:
“朝廷派了个知县过来,与某家郎君有仇怨,你明白了吗?”
讲得好听点叫“踏上征程”,讲得不好听就是“被贬了”。
但陈昭的脸上却没有一丝被贬官后的苦闷。
......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前日的朝会,陈昭是一时脑袋没反应过来,才会稍显错愕。
但当下朝后,回到府上,点燃一支熏香,看它静静地烧着,陈宫使的思绪也被一条一条理清。
官家...好像另有所图啊!
就算赵恒他疯了,脑袋被驴踢了,因为这点事对自己不喜,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把自己赶出开封城,眼不见心不烦。
那不可能是知雁门县事这么简单。
陈昭收到的圣旨上上可没说要罢免他“玉清昭应宫副使”的差遣!
这可是陈昭“幸进之臣”的证明!
而且他从七品上的朝散郎这个文散官的官职也没被撤。
昨天来传圣旨的小太监也是客客气气的...
哪个失了圣心的臣子会有这个待遇?
赵恒可还住在他修的延寿宫呢!
赵恒不在身边,陈昭无法用【技能:天心】去窥视隐藏在贬官之下,赵恒的真实想法。
但好歹在开封潇洒了半年多,平日里接触的高官重臣不少,又深受前宰相寇准的教诲。
陈昭也磨砺出属于自己的智慧,可不是离了“小阁老系统”就走不动道的废物!
“雁门县...”
陈昭找来大宋地图,在上面好一阵翻找,才在河东路北边的一个小角落上,找到了这个他才知道名字的小县城。
这可是边关之地,和辽国挨得有些近啊!
陈昭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官家该不会想要我去打辽国吧?
想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陈昭骑着骏马,哼着小曲儿,既然想明白了,陈昭自然是快马加鞭,雁门县的百姓还等着他呢!
但在此之前...
“昭弟,这里!”
陈昭循声望去,一堆人站在一棵柳树下面,看样子很早之前就在等着他了。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王雍、晏殊、延寿宫众人,甚至连曾和他一起踢球的丁珝都来了。
“哈哈,某就知道一定会有人来送我的!”
陈昭心里暗自窃喜,其实他之前还为自己没人送别而有些小失落呢!
陈昭策马过去,下地,行礼,一气呵成。
跟陈昭对拜完后,王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昭弟,官家这是在磨砺你,去了雁门县要好好干,别给咱丢脸!”
说完,王雍将一个小册子塞到陈昭怀中:“这是家父为你准备的《雁门县志》,上面还有他写的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某在此谢过王相公了。”
宰相王旦,论魄力和才能比不上寇准,但他就如那山岳一般让人安心。
陈昭早听闻王相公对常对外放的年轻官员们,介绍任职当地的情况。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这份心胸,陈昭自己得学,寇公也得学学。
再见晏殊。
“多谢陈兄为南方百姓仗义执言了。”
晏殊自己曾经就是“地域黑”的受害者,若不是赵恒的维护,虽不至“泯然众人已”,但也得晚上几年出名。
对陈昭这种有着“地域优势”却能平等看待南北人、还敢发声的官员充满了钦佩。
“没什么,四海之内,亲若一家嘛!”
晏殊若有所思。
“四海”可代指天下,以陈兄之气度,会不会连辽国的天下也一并囊括了?
若真是...
陈兄有宰辅之相啊!
见延寿宫众人。
“陈宫使,您放心,您不在的这段日子里,我们会把玉清昭应宫建好的!”王卓说道。
“我还没死呢,说什么不在?”
“也没指望你们能做成什么,日后惹出祸来,不把本官说出来就是了。”
最后补充一句:“我相信你们。”
再见丁珝,这位没那么熟悉,显得有些拘谨了。
简单一句:“希望你下次回开封的时候,还能和你踢蹴鞠。”
陈昭笑着说道:“就等着某回来拉爆你吧!”
对于陈昭的某些发言,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陈兄,山高路远,有缘再会!”众人齐声喊道。
陈昭已翻身上马,没有回头,只是挥挥手,一阵清风抚过,吹动几颗晶莹的泪珠,留不住游子,但留下了游子对这片土地的眷念。
(本章完)
开个玩笑,还有一个人没见呢。
策马再走过一段距离,陈昭听到一声“陈宫使!”
声音阴柔,不似男子之声。
陈昭扭头看去,小溪边站着一个人,那是赵恒的贴身大太监——周怀政。
“周都知,您怎么来了?”陈昭下马问道。
周怀政笑着说道:“官家托某来送你一程。”
陈昭向开封的方向拜了拜:“官家有心了。”
周怀政问道:“陈宫使,此次外放,你可有怨言?”
陈昭低头说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周怀政看着陈昭,眼里露出几分嫉妒,这小子怎么每次说话办事都能精准踩到官家最喜欢的那个点上。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瞧瞧,这思想觉悟多高!
周怀政在心中也松了一口气,还好陈昭没割了跨下的二两肉,不然赵恒的身边哪还有他们这些“外人”的事,全让陈昭这个“内人”包圆了。
“那就是有了?”周怀政调侃道。
“不敢。”
“不敢?那就是想了!”
陈昭抬头笑着说道:“周都知,您就别为难我了”
周怀政来了兴趣,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在您第一次喊出‘陈宫使’的时候。”
陈昭是赵恒钦定的玉清昭应宫使,“陈宫使”这个称呼,对周怀政这个赵恒的身边人来说算得上一个很能表达亲近的称呼了。
毕竟两人最先见面时,陈昭是延寿宫使,那时的称呼也是这个。
赵恒的身边人的态度基本上就是赵恒的态度。
周怀政了然,对陈昭多了几分欣赏。
心思细腻,不错。
同时也警醒了自己,一言一行要慎重啊!
说道:“宋辽两国之间最近有些龌龊,边境不怎么太平,你应该明白官家是什么意思。”
陈昭笑着回道:“当然,不就是给北边的野蛮人一点苦头吃嘛!”
“很好!”周怀政满意地点点头:“这天下岂有被束缚住的猛虎?官家许你便宜行事。”
这个评价和权力就很高了,陈昭答应道:“某一定不会让官家失望的。”
“那就..祝陈宫使一路顺风!”
“再见!”
......
陈昭这次“莫名其妙”的被贬,开封稍微有点政治目光的人都知道,这是送陈昭出去挣功业了。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看不清形势,以为陈昭是失了圣心:
“朝廷派了个知县过来,与某家郎君有仇怨,你明白了吗?”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