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 大宋举重冠军 > 第108章 挽狂澜于既倒!(完)

第108章 挽狂澜于既倒!(完)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对于执政大臣的任免可不是赵恒一张嘴就能决定的,还需要宰辅的点头才能生效。
    现在的选择权落到了首相王旦身上。
    难得寇准有机会打破王钦若的“不败金身”,这回若是错过了,让王钦若继续留在中枢,以他的“巧舌”,说不定能重得赵恒欢心。
    到那时,王钦若东山再起,想让他再落下去可就难了。
    但是寇准...这就有点麻烦了。
    南方多瘴气,寇准这个纯北方人到岭南去,是个年轻小伙子也就算了,熬三年再给他弄回来,还是一条好汉。
    而且岭南地处偏僻、环境恶劣、经济基础差,被贬谪的官员若能在当地挺过三年,在朝中有人的情况下,就能回到朝廷,步步高升。
    这也是北宋政坛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但现在寇准是个快五十岁的人了,这个年纪对朝廷重臣来说很年轻。
    但按宋朝人民三十岁左右的平均寿命来算,寇公已经是半截脖子入黄土的人了,将他贬去岭南...
    于心何忍啊!
    对王旦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对陈昭来说,这事压根就不用考虑!
    他可没时间等王相公考虑了!
    “官家,臣有事奏!”
    寇公虽然脾气差、在去年延寿宫“南北之争”时,因为陈昭没帮着北人说话,两人的关系一度降至冰点。
    但叔侄之间哪有隔夜仇嘛!
    寇准生活豪奢,陈昭便投其所好地送上乌金为他取暖,寇准爱好喝酒,陈昭便有名贵的天青瓷酒杯相送。
    陈昭是故人之子,故人已逝,但故人的孩子还活着。
    怎么能视而不见?
    寇公虽然私德有亏,但公事上真的没话说,陈昭可不想一直做个“幸进之臣”,有些公务不好处理,便会询问寇准的意见,而寇公也常常会放下手中不要急的活为陈昭解答。
    保不保寇公在陈昭这里从来不是什么选择题!
    “说!”赵恒知道寇准和陈昭的关系,也知道陈昭站出来是想要干什么。
    他也是一时气极,才说出这等话,心中也是颇为后悔。
    但天子金口玉言,说出去的话岂有回收的道理?
    有这么多人看着呢!
    陈昭这小子鬼点子多,说不定有办法,赵恒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官家,王枢密使虽有贪腐之嫌,但事件还未有一个定论,当派人彻查,否则,王枢密使的清誉由谁来还?”
    这是在隐晦地告诉赵恒,王钦若当初所做之事真相如何,大家都知道,但下面的百姓不知道。
    今天你敢将王钦若贬到岭南,明天就有人敢骂你昏君。
    赵昌言故事就在眼前!
    “寇公虽冒犯天子威严,但直言进谏,有唐代魏征之风,情有可原。”
    “此两人,虽有纰漏,但无错,望官家三思!”
    寇准是魏征,那赵恒不就是唐太宗了吗?
    这是在拐弯抹角地夸赵恒呢!
    但现在赵恒虽然有点后悔,但心中的怒火可没消散!
    陈昭这话什么意思?
    寇准和王钦若两人无错,那错的是谁?
    难不成是他这个官家吗!
    “陈昭,照你的话讲,这两人都没错,那错的是谁?”赵恒的话中多了几分火气。
    “此乃臣之错也!”陈昭大声说道。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赵恒心中的火气才提起来,又迅速消散,甚至有点哭笑不得。
    常规的劝谏肯定是没有效果的,赵恒对“脸面”两个字看得很重,不然也不大可能有“天书封禅”的闹剧。
    若前面的话能让赵恒回心转意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要是没用,陈昭还有“杀招”!
    官家金口玉言、一口吐沫一个钉,但这若是一个笑话呢?
    陈昭站出来,将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他扛得住吗?
    扛不住!
    可笑吗?
    可笑!
    但这就对了!
    能罢免枢密院前两号人物的大案,罪魁祸首居然是一个少年,这难道不会让大宋的司法变成一个笑话吗?
    既然如此,这件事该不该查?寇准两人的人事调动是不是该放一放?
    陈昭以一种“撒泼打滚”的方式消弭了朝堂上的紧张氛围,让赵恒的心情好了很多。
    毕竟...
    他总不能和一个小孩置气吧?
    只要赵恒心情好了,那便有了可操作的余地。
    果然,赵恒问道:“陈卿,你何错之有?”
    陈昭强忍着笑意,说道:“寇公、王枢密使皆臣之长者也!”
    “长者之间有间隙而臣不能调停,此乃臣之罪也!”
    这理由有点扯淡...但似乎也说得过去。
    赵恒又不是个蠢蛋,明白了陈昭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也就顺坡下驴:
    “既然如此...”
    但赵恒脑袋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来宋辽边境好像有点不太平啊!
    他的好弟弟“耶律隆绪”上回被大宋抽了一巴掌,老实了半年,但最近又动了歪心思,辽国的骑兵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屡次侵犯大宋境内。
    他们不伤人,只掠夺财物。
    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对边境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大宋可不是大怂!
    上次“陈昭和辽国第一勇士”一战后,赵恒对大宋的武力有了自信,对边境问题更加强硬。
    凡大宋境内的辽国骑兵见者皆可斩之!
    但大宋的战马比不上辽国,经常只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吃灰。
    若修筑新的防御工事,又会被辽国谴责,使大宋在外交上陷于不利的阵地。
    这事可让赵恒愁苦了好一阵,就像块牛皮癣,危害不大,但心里膈应得很!
    赵恒看向陈昭,若有所思...
    这小子不错啊!
    鬼点子多,能力也有,延寿宫上下不就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吗?
    最重要的是武力高强!
    而且这儿刚好有一个现成的理由,将陈昭“贬”过去,也不会引起辽人的警惕。
    大宋的宰辅重臣可都有在外为官的经历。
    陈昭事事踩在赵恒的G点上,那可得好好培养!
    而且赵恒依稀记得河东路代州雁门县的知县才病逝不久,空了个位子出来。
    综合种种情况来看,将陈昭“贬”去边关再好不过了...
    赵恒拿定了主意,笑着说道:
    “既然是陈卿的错,那朕就罚你去雁门县做知县吧。”
    “王相公,王枢密使之事,你还得彻查啊!”
    还得查,说明赵恒决定还赵昌言一个清白,王钦若肯定得付出代价,但大概率不会被贬,寇准也不用跟着去挖蘑菇了。
    看着是三赢的场面但谁输了呢?
    “啊?”陈昭错愕地站在大殿中央,他觉得自己的鼻子有点痒,好像要长红球了。
    我玩拖了?
    陈昭心乱如麻,一时都忘记用【技能:天心】。
    王旦是大宋唯一一个宰相,知道的比陈昭多得多,只略微一想,就明白官家寓意何为,这是件好事,并不阻拦:
    “是!”
    看着陈昭那痴傻的样子,赵恒心情很是愉悦:“退朝!”
    事后,据首相王旦的仔细调查、客观取证,发现当年之事有情弊,赵昌言沉冤昭雪,朝廷为弥补过错,追赠其为吏部尚书,谥号景肃。
    因为证据不足,王钦若贪腐之事是真是假已无从考证,但因其私藏禁书,降为枢密副使。
    寇准对官家不敬,罢枢密副使,判亳州。
    自此大中祥符三年的第一次朝会的风波终于平息。
    (第一卷完)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