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跟着我!(明天三更)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翻了,翻了,给本官把地基都翻起来!”陈昭远远地手指福宁殿,神采飞扬。
一个时辰前,赵恒便搬去了延寿宫,任命他为玉清昭应宫副使的圣旨也落在了他的手上。
年关将至,陈昭可想过个好年,毕竟这是他在大宋过的第一个春节,纪念意义重大。
将砖块翻开,除去水银,刚好可以在春节的七天假期里散散味儿,不误来年的工期。
托丁谓的福,玉清昭应宫原来的工人们被他“折磨”得苦不堪言。
天下苦丁谓久矣!
这时,陈昭再拿着一张圣旨到他们面前,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收服了工人们的人心。
“陈宫使,大家不敢上前,说是...”王卓还是跟在陈昭身边,终于升成官了,但还是做陈昭的副手。
就在昨日,幸运的王卓在路上救起了一个昏倒的老人。
多么大的恩情啊!
那老人为报救命之恩执意要将自己在开封唯一的房产送给他。
王卓可是跟着陈宫使混的,忠良之人,做好事不求回报的!
但无奈老人以性命威胁,王卓不忍心。
最后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只能含着泪以五十贯的“超高”价格购入开封的一处房产。
新房的床就是舒服,今天的王卓就是精神抖擞的,但眼前的困境让他的脸上带上几分忧愁。
“水银有毒是吧?”
“是的,陈宫使,这事已经传开了,工人们都不敢上前,说怕会中毒。”
这事不好办啊...
赵恒给了陈昭极大的权力,让他能进后宫做事,就是为了让他将宫殿里的水银弄出来。
陈昭鬼点子多,赵恒相信他有办法。
但现在“水银”有毒这件事捅破之后,大伙对水银的态度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以前躺在里面睡觉都没事(夸张),现在是避之如蛇蝎。
这算是出师不利?
“本官发的口罩...面纱,他们带上了吗?”
“带了,但他们说没用。”
汞蒸汽对人体有害,陈昭可是知道的,他可不会让下面的工人去送死。
天知道以前的工匠往地基里埋了多少水银,用土埋着慢慢挥发是顿刀子割肉。
挖出来,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下,接触的时间不长,最多恶心两天。
但小半个玉清昭应宫还有整个皇宫,大大小小几百座宫殿一座一座的处理。
如果你不是“华夏超人”,那身体肯定会出事的。
但这事很好解决,陈昭有系统,买几百个“特殊口罩”分给下面的员工不就行了?
量大、便宜、安全!
还能贴心地幻化成丝绸的样子,让这群宋代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但工人们还是不愿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啊!
都怪丁谓,败坏朝廷官员在工人们心中的形象。
“小问题,还有面纱吗?”陈昭问道。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陈昭可不敢明目张胆地从系统商店里再拿一只出来。
“这儿。”王卓递了过去。
这“面纱”还做得挺漂亮的,只是戴在男人脸上有些违和。
陈昭接过带好,在路边挑了把趁手的锤头,径直朝着福宁殿的方向走去。
“陈宫使!”
王卓心里着急,但又劝不住,急得直跺脚。
刚好此时有一个工人路过,王卓将他拦下,问道:
“本官发给你的面纱还在没?”
“在这。”那工人不明所以,但依着王卓的话从怀里掏出面纱。
“借本官一用。”王卓抢过,戴在自己脸上,跟着陈昭跑向福宁殿。
“王宫使,那面纱...”
“我用过了...”
......
“要过年了,你们想好买些什么回家没?”
“跟往常一样,买些白面,再买些糖,给孩子们扯上两尺布,这个年就算过好了。”
“车家炭行的铁锅不错,只要五百文!我家娘子早就想试试炒菜怎么做了,今天就满足她的愿望,正好也能满足某的肚子!”
“唉~可惜了我家娘子根本不会做饭,上一次...”
工人们站在空地上聊着天,这福宁殿现在在他们眼中就如洪水猛兽一样,进不得,进不得。
“那陈宫使也尽会讲些哄人的胡话,水银有毒是他说的,这面纱防毒又是他说的。”
“说白了不就是想让我们去送命吗?我可不会去!”
有一个工人抱怨道。
“嘘,小心隔墙有耳!”另一个工人劝阻道。
“呵,怎么可能!那些官员最是惜命了...”
“你们在说什么?”
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所有工人的注意。
抬头看去,说话的是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绿色官袍十分耀眼。
“陈宫使!”
地上坐着的工人们吓得一激灵,赶忙站起来。
尤其是那个讲陈昭坏话的,满脸通红。
一半是羞的,一半是吓的。
陈昭大人有大量,不会和他们计较这些,装作没听到的样子,明知故问:
“为何不进福宁殿去?”
“为什么不进去难道你不知道吗?”有工人在心里暗骂道,但脸上却是一副讨好的表情:
“陈宫使,这是官家寝宫,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哪敢冒犯了天子威严!”
“哟,还挺有文化的。”陈昭仔细看了他一眼,将这个工人的相貌记在脑海,可以好好培养。
也不拆穿他的谎言,陈昭是来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让工人们难堪的。
顺着他的话往下讲:“官家宽宏大量,若和你们置气,那还能称为‘君父’吗?”
“既然你们害怕,那就跟在本官的身后吧,有什么事都由本官为你们挡着。”
“啊?”工人们脑门上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剧情的展开怎么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这是大宋的官员应该说的话吗?
此时王卓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陈昭的速度极快,这才多久,半只脚就迈进延寿宫了。
王宫使不敢停留,咬咬牙,捡起地上的一把铁镐,跟随着陈昭的身影跑进福宁殿,还不忘回头对工人们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进去啊!”
众人这才后知后觉跟着王卓跑了进去。
“这个官员...好像不一样啊!”
一个时辰前,赵恒便搬去了延寿宫,任命他为玉清昭应宫副使的圣旨也落在了他的手上。
年关将至,陈昭可想过个好年,毕竟这是他在大宋过的第一个春节,纪念意义重大。
将砖块翻开,除去水银,刚好可以在春节的七天假期里散散味儿,不误来年的工期。
托丁谓的福,玉清昭应宫原来的工人们被他“折磨”得苦不堪言。
天下苦丁谓久矣!
这时,陈昭再拿着一张圣旨到他们面前,自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不费吹灰之力地就收服了工人们的人心。
“陈宫使,大家不敢上前,说是...”王卓还是跟在陈昭身边,终于升成官了,但还是做陈昭的副手。
就在昨日,幸运的王卓在路上救起了一个昏倒的老人。
多么大的恩情啊!
那老人为报救命之恩执意要将自己在开封唯一的房产送给他。
王卓可是跟着陈宫使混的,忠良之人,做好事不求回报的!
但无奈老人以性命威胁,王卓不忍心。
最后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只能含着泪以五十贯的“超高”价格购入开封的一处房产。
新房的床就是舒服,今天的王卓就是精神抖擞的,但眼前的困境让他的脸上带上几分忧愁。
“水银有毒是吧?”
“是的,陈宫使,这事已经传开了,工人们都不敢上前,说怕会中毒。”
这事不好办啊...
赵恒给了陈昭极大的权力,让他能进后宫做事,就是为了让他将宫殿里的水银弄出来。
陈昭鬼点子多,赵恒相信他有办法。
但现在“水银”有毒这件事捅破之后,大伙对水银的态度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以前躺在里面睡觉都没事(夸张),现在是避之如蛇蝎。
这算是出师不利?
“本官发的口罩...面纱,他们带上了吗?”
“带了,但他们说没用。”
汞蒸汽对人体有害,陈昭可是知道的,他可不会让下面的工人去送死。
天知道以前的工匠往地基里埋了多少水银,用土埋着慢慢挥发是顿刀子割肉。
挖出来,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下,接触的时间不长,最多恶心两天。
但小半个玉清昭应宫还有整个皇宫,大大小小几百座宫殿一座一座的处理。
如果你不是“华夏超人”,那身体肯定会出事的。
但这事很好解决,陈昭有系统,买几百个“特殊口罩”分给下面的员工不就行了?
量大、便宜、安全!
还能贴心地幻化成丝绸的样子,让这群宋代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但工人们还是不愿去。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啊!
都怪丁谓,败坏朝廷官员在工人们心中的形象。
“小问题,还有面纱吗?”陈昭问道。
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呢,陈昭可不敢明目张胆地从系统商店里再拿一只出来。
“这儿。”王卓递了过去。
这“面纱”还做得挺漂亮的,只是戴在男人脸上有些违和。
陈昭接过带好,在路边挑了把趁手的锤头,径直朝着福宁殿的方向走去。
“陈宫使!”
王卓心里着急,但又劝不住,急得直跺脚。
刚好此时有一个工人路过,王卓将他拦下,问道:
“本官发给你的面纱还在没?”
“在这。”那工人不明所以,但依着王卓的话从怀里掏出面纱。
“借本官一用。”王卓抢过,戴在自己脸上,跟着陈昭跑向福宁殿。
“王宫使,那面纱...”
“我用过了...”
......
“要过年了,你们想好买些什么回家没?”
“跟往常一样,买些白面,再买些糖,给孩子们扯上两尺布,这个年就算过好了。”
“车家炭行的铁锅不错,只要五百文!我家娘子早就想试试炒菜怎么做了,今天就满足她的愿望,正好也能满足某的肚子!”
“唉~可惜了我家娘子根本不会做饭,上一次...”
工人们站在空地上聊着天,这福宁殿现在在他们眼中就如洪水猛兽一样,进不得,进不得。
“那陈宫使也尽会讲些哄人的胡话,水银有毒是他说的,这面纱防毒又是他说的。”
“说白了不就是想让我们去送命吗?我可不会去!”
有一个工人抱怨道。
“嘘,小心隔墙有耳!”另一个工人劝阻道。
“呵,怎么可能!那些官员最是惜命了...”
“你们在说什么?”
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了所有工人的注意。
抬头看去,说话的是一个少年,身上穿着的绿色官袍十分耀眼。
“陈宫使!”
地上坐着的工人们吓得一激灵,赶忙站起来。
尤其是那个讲陈昭坏话的,满脸通红。
一半是羞的,一半是吓的。
陈昭大人有大量,不会和他们计较这些,装作没听到的样子,明知故问:
“为何不进福宁殿去?”
“为什么不进去难道你不知道吗?”有工人在心里暗骂道,但脸上却是一副讨好的表情:
“陈宫使,这是官家寝宫,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哪敢冒犯了天子威严!”
“哟,还挺有文化的。”陈昭仔细看了他一眼,将这个工人的相貌记在脑海,可以好好培养。
也不拆穿他的谎言,陈昭是来解决问题的,可不是来让工人们难堪的。
顺着他的话往下讲:“官家宽宏大量,若和你们置气,那还能称为‘君父’吗?”
“既然你们害怕,那就跟在本官的身后吧,有什么事都由本官为你们挡着。”
“啊?”工人们脑门上浮现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剧情的展开怎么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这是大宋的官员应该说的话吗?
此时王卓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陈昭的速度极快,这才多久,半只脚就迈进延寿宫了。
王宫使不敢停留,咬咬牙,捡起地上的一把铁镐,跟随着陈昭的身影跑进福宁殿,还不忘回头对工人们说道:
“还愣着干什么?进去啊!”
众人这才后知后觉跟着王卓跑了进去。
“这个官员...好像不一样啊!”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90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