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 大宋举重冠军 > 第68章 寇准

第68章 寇准

推荐阅读: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签到诸天从笑傲江湖开始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与此同时的另一边。
    在赵恒的“万分叮嘱下”,御医不敢有丝毫“怠慢”,对耶律粘衮的治疗是“十分用心”。
    但人生最大的成熟就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耶律粘衮的右手最终还是废了,但好消息是他可以尝试成为一个左撇子。
    辽人的试探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还还搭了个第一勇士进去,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哪还有脸面再继续待在开封城,昨天就连夜收拾包裹滚回辽国了。
    听到这个消息,赵恒的心里很是愉悦。
    但就像那么一哆嗦,赵恒爽完之后,心里有些空虚。
    空虚之余,他不禁想到了当初的那个好臣子——寇准。
    陈昭那天说的话是偏激了些,但也确实说到赵恒心里去了。
    骂名都要朕来担了,你们难道还能在后面安心的享受吗?
    君辱臣死啊!
    朝堂的氛围太让赵恒失望了。
    若是寇准在场,以他的性子,辽使在提出无礼的“比武”要求时,就开始呵斥了。
    硬要比武,那也会算好时间,再在军队里优中选优,选出猛士和那耶律粘衮决一死战。
    这次要不是有陈昭力挽狂澜,他这个大宋皇帝的脸就要丢大发了。
    “寇准这次到地方上这么久,他的性子应该磨砺得差不多了吧?要不要把他召回来?”
    赵恒心思一动,便有了召回寇准的念头,而且这个想法是愈发强烈。
    从景德三年(1006年)到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已经有三年多了。
    只在去年泰山封禅时见过他一眼。
    再见时,他的脸上也多出了几分沧桑。
    但突然,赵恒的脑海中浮现出寇准当初那张咄咄逼人的嘴脸,犹如一盆冷水浇在他的心间,不由皱起眉头。
    寇准年少时既得富贵,做官也是做得顺风顺水的,人难免跋扈了些,
    陈昭跟他很像,不过陈昭的跋扈是对其他大臣的,无论官阶。
    而寇准的跋扈是针对所有人的,无论你是谁。
    当初还在太宗朝时,太宗与他议事,言语不合,一怒之下,太宗准备起身回宫,而寇准却有胆子,拉住太宗的衣服,请太宗坐下,议完政事再退朝。
    “澶渊之盟”签订后,寇准将此作为自己的功绩,有意无意地居功自得,任命官员又喜欢照着自己的喜好来,如此跋扈,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包括他这个皇帝。
    “要不还是算了?”
    赵恒心里纠结着。
    不把寇准召回来吧,朝上的氛围感觉有些死气沉沉的,把寇准召回来吧,自己看得心烦,若是再被怼上两句,那就跟吃了只苍蝇一样难受。
    思来想去,赵恒自己做不出决定,便打算问问他人的意见。
    “传首相王旦进见!”
    ......
    “参见陛下。”
    王旦向赵恒行礼。
    “免礼!”赵恒抬手,问道:
    “王卿,你觉得这天下之事朕能托付给谁?”
    赵恒可不会随便找一个人来商量,找王旦,不仅是因为他是首相,更因为他有宰相气度。
    以前寇准还在朝中时,经常在赵恒面前诋毁王旦。
    王旦不恼,反而一直称赞寇准。
    赵恒问其缘故,他说:“我久在相位,政事必然多有阙失,寇准直言无隐,更见其忠直,这就是我推重他的原因。”
    寇准这人,在朝堂上朋友多,敌人更多。
    若是换王钦若过来,不骂到寇准祖宗八代,都算他口中积德。
    想找一个能客观公正评价寇准的人,朝中也只能找出一个王旦。
    王旦明白这是前天的比武刺激到了赵恒,没有正面回答,说道:
    “了解大臣的莫过于君主,还是请陛下您自己选择吧!”
    赵恒再三询问,王旦还是这个回答,赵恒又说了几个人选,王旦都默不作声。
    最后,赵恒一脸纠结地问道:“王卿,你以为寇准如何?”
    听到寇准的名字,王旦才回答道:“寇准,国之柱石也。”
    这是在表明寇准的功绩。
    听到这,赵恒又想起了澶州之战时,寇准逼着他上前线。
    以寇准的博学多才,难道不知道五代晋出帝石重贵故事吗?
    若王超真投了辽国,那他寇准就是千古罪人!
    但他还是那样做了,赌上自己的政治生涯和千古名声。
    赵恒的眼眶有些湿润了,那一战确实凶险,但寇准处变不惊、力挽狂澜,以弱势的兵力和辽国勉强打了个平手,不然连“澶渊之盟”都没得签,提前一个世纪准备建炎,不,是景德南渡吧。
    “寇准人是跋扈了些,但对朕还是忠心的。”
    “时间过了这么久了,他也应该变得稳重深沉,不会再锋芒毕露了。”
    想到这里,赵恒终于下定决心:“召寇准回京,升同知枢密院事,拟旨吧。”
    说完,像是怕自己后悔,赶忙走了。
    王旦心中也松了口气,寇准回京这是件好事,他的性子强硬些,希望能他劝住赵恒这个沉迷于“天书封禅”的皇帝。
    ......
    大名府。
    “敕寇准:卿一心为国...今升为同知枢密院事...”
    一须发皆白的长者起身,从天使的手中接过圣旨。
    他的目光坚毅、身型挺拔,像是什么流言蜚语都不能把他击倒。
    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自岿然不动。
    寇相公虽然性格有问题,但能力确实没得说。
    大名府,是名副其实的“河朔重镇”,护卫国度的北大门。
    “澶渊之盟”的教训已经足够惨痛,赵恒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将寇准调任到此战略重地。
    寇准来到大名后,也没因被贬而苦闷,因为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回去的,在大名府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安抚人民,积极备战,做着防御辽国南犯的各项准备。
    无愧赵恒对他的信任。
    更是在包怀祸心的辽使“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的挑逗下,机巧凛然地回答道:“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
    维护了赵恒的体面、消弭君臣间的间隙。
    “开封...”
    寇公眺望南方的开封,那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地方。
    宋太宗将他提拔,虽然太宗已经逝去了。
    但他留下的家国还在,他留下的子女还在。
    他的意志...还在!
    士为知己死!
    君臣间可能有些误会,但他依然会守护好大宋的。
    “我回来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0/20821/1235899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