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军史小说 > 南朝不殆录 > 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

第95章 争龙之析局势

推荐阅读:重生2010,国士无双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修仙没系统?那就自己搓!都重生了我就不能当影帝吗传说时代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

    天嘉七年,二月。

    侯胜北重新回到阔别二年多的建康,见到了安成王。

    陈顼和两年前没什么变化,还是随意地斜躺在榻上,一个美貌的侍女替他捶着肩,招呼侯胜北坐下。

    拍了一下美人丰臀,让她退下之后,陈顼就像朋友见面打招呼,问有没有吃过饭一样,漫不经心地说道:“来得挺早啊,本以为你还要再考虑些时日的。”

    侯胜北坦然地回答道:“我担心赶不上。”

    “赶不上什么?”

    陈顼楞了一下,随即恍然道:“我大哥身体还行,看样子再撑几个月是没问题的。”

    他另外纠正道:“现在不是天嘉七年,月初陛下有诏,改为天康元年啦。”

    侯胜北心想,难道改成天康,天子就真的能健健康康地多活几年么?

    陈蒨,那要问问天意是否答应了。

    即便改了年号,你的身体还是难以阻挡地一天天衰弱下去吧。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陈顼继续道:“你来早了其实也没用。不到那一日到来,你也不方便抛头露面,暂时就待在我府上吧。”

    随即嘻嘻笑道:“我这里美人多得很,你肯定不会过得寂寞。”

    见侯胜北一脸严肃无动于衷,陈顼觉得有些无趣,命人去请毛喜过府议事。

    他斜眼看向侯胜北,打量了一番道:“你去了一趟北周,现在胆挺肥啊,见面就敢公然挑出这种话题。”

    侯胜北淡淡道:”要是这点胆子都没有,怎么跟着安成王做大事。”

    “好!”

    陈顼用力击了一下床榻:“你可知道,我回国不满四载,根基浅薄。朝中无论新旧诸臣,与我并无渊源,掌握的权力军力更是孱弱得可怜。”

    “若非如此,安成王怎么会用我这罪臣之子?”

    “爽快!”

    陈顼又击了一下床榻:“丑话说在前面,除非到了能够掌控全盘的那天,我不会为你父翻案。这是否定我大哥的行为,容易引起忠于他的群臣反感,这样你还愿意?”

    “家父如果九泉有知,相信也不会在意这些。他当年若想保命求活,有的是其他选择。”

    “果然是个爽利人。”

    陈顼坐直了身子,表情认真地问道:“直接告诉你,现在的局势对我相当不利,可以说毫无胜算。你果真要跟随我,做这等有覆家灭门风险之事?”

    侯胜北来建康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

    这一刻,时间彷佛倒转回到了十五年前,初见陈霸先的那一天。

    这就是君臣际会,风云龙虎吧。

    阿父,我有些明白当时你的心境了。

    他彷佛被冥冥中一股力量牵引,不由自主地拜了下去,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回答:“愿为安成王效死。”

    侯胜北突然表明心迹宣誓效忠,陈顼有些猝不及防,不由感叹道:“伱们侯氏一族,都是如此干脆果决的吗……”

    侯胜北抬起头,毅然道:“但求安成王在成就大业之后,也允我一事。”

    陈顼也不问是什么事情,当即承诺下来。

    此时毛喜也已来到,三人开始议事,这就是陈顼可以吐露真心的起家班底了。

    毛喜先开口,却是件不相干的事情:“你这两年在北朝辛苦,卧虎台的工作卓有成效。几句流言,就毁了当年战场上侯太尉和你父亲没有干掉的猛将。”

    侯胜北知道他说的是贺若敦之事,逊谢了两句。

    卧虎台的整个框架和日常运作,就是眼前这个人搭建和负责的。

    既然毛喜提起,侯胜北惦念荀法尚接手之后,是否一切顺利。

    “放心,荀氏一族,上可追溯至战国荀子,弟子有李斯、韩非。十二世神君荀淑,教出了北斗喉舌李子坚、天下楷模李元礼。十三世有荀氏八龙,十四世更是出了荀彧这等人物。”

    “司马懿都称赞: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钟繇则称以曹孟德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咨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

    “以荀氏一族的声名和人脉,荀法尚要进入长安的交际圈子,比起你当初,要容易许多。”

    侯胜北稍稍放心,提起柳庆破坏了江南居的布线一事。

    毛喜神色不动,表示这是情报工作常有之事,一般谍子如何能斗得过那些老狐狸,有所损失是必然的。

    侯胜北再问起何盼儿之后有没有消息,毛喜摇了摇头。

    大概是默默无闻地死在籍坊狱那個虎穴了吧,侯胜北想道,替这位薄命女子致以哀悼。

    毛喜也表示遗憾:“培养一个死士太不容易了。经历、心性、智慧缺一不可。”

    “当初选中来到长安寻夫的何盼儿加以训练,资助她开设茶寮,于是才有了江南居。如今再要同样起一个,可就大不容易了。”

    他惋惜的是少了一名死士,不是何盼儿这个人。

    侯胜北问和荀法尚的接头之人是否可靠,毛喜摇头,微笑不语。

    二人说话间,陈顼静静听着,并未打断。

    他已经忍耐等待了数年,多等上这片刻又有何妨。

    ……

    言归正传,毛喜开始介绍当前的局势。

    陈蒨病重,基本已经不理朝政。

    台阁诸事,由尚书仆射到仲举、五兵尚书孔奂共决。

    这台阁,便是指尚书省了。主官为尚书令,副职为尚书左、右仆射。

    王通自先帝的时候起,就一直任尚书左仆射。虽然只是个摆设,如今至尊担心身后之事,今年改任了翊右将军、右光禄大夫,彻底成了养老的虚职。

    尚书令空缺,只剩到仲举一人。

    到仲举为陈蒨的潜邸旧人,一直担任副手辅佐。

    陈蒨任吴兴郡守时,到仲举为郡丞。

    陈蒨任宣毅将军时,到仲举为长史。

    现任尚书右仆射、丹阳尹。

    孔奂乃是孔圣人的三十一世孙,曾担任叛军大将侯子鉴的书记,继而投在王僧辩麾下,任左西曹掾、丹阳尹丞。

    王僧辩被袭杀后,成为了陈霸先的部下。

    战北齐之时,孔奂为贞威将军、建康令,负责筹集军粮。

    侯胜北还记得陈蒨送来鸭子和米,孔奂做的那顿荷叶鸭肉饭。

    陈蒨登基后,孔奂为御史中丞,领扬州大中正。

    现任散骑常侍,五兵尚书,扬、东扬二州大中正。

    毛喜介绍完两名辅政大臣,分析道:

    “到仲举忠于至尊,是不可能拉拢过来的。孔奂还可以尝试一下。”

    “不过到仲举虽然参掌选官事宜,实际并出于袁枢,只要是袁枢所举荐,多会上旨。”(注1)

    “袁枢为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领右军将军,是需要极力争取的重要人物。”

    毛喜冷笑一声:“到仲举既无学术,朝章非所长,性格疏简,不干涉世务,与朝士无所亲狎,但聚财酣饮而已。这等既无能力,又无威望的人物,陛下在世时还可狐假虎威一番,一旦失了倚靠,制之易如反掌。”

    他看向陈顼道:“尚书令的官位极为关键,如果安成王坐到了这个位置上,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压制身为副手的到仲举,掌握辅政大权。”

    侯胜北心存怀疑,陈蒨会把这么重要的位置放出来吗?

    “也不是不可能。”

    陈顼笑道:“只需我继续装作乖乖听话的样子,而大哥需要我这个叔叔来辅佐幼年侄子,那就必须得给出此位。此事我来运作,你们不用管。”

    毛喜点点头,继续道:“尚书省负责大政方针,而我朝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其主官为中书令,副职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

    尚书省决策后,中书省起草诏令,指示尚书诸曹执行。

    中书舍人的官位虽然不高,由于执掌诏诰,足以成为掣肘。

    当前中书令是谢哲,五名中书舍人则以刘师知为首,这些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则罢。

    。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2/2044/43724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