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博弈!

推荐阅读:超时空抗日农家胖妻要逆袭斗罗:我的写轮眼不太正经重生成世子的心尖宠疯子恐怖应用狱卒崛起明星女友居然是我的大黑粉我在迪迦世界里养怪兽超能高手

    杨先看完奏折,拱手道:“陛下,这不过是吴王的一面之词,难道整个扬州府上下勾连,就为了陷害沈家吗?
    臣不相信,所以,臣以为,应该把吴王召回来仔细查处这件事。
    沈家财富巨万,富可敌国,此乃不祥也!
    若是放任不管,日后成患,就晚了!
    张周残部在沿海行风作乱,若是沈家真的和他们勾连,再加上沈家依附吴王,一步登天,日后还不知道要泄露我大业多少机密。
    陛下难道忘了定鼎了吗?
    若是让张周得到定鼎,后果不堪设想。
    此前,臣还觉得奇怪,为何沈家要并入吴王府。
    现在,臣明白了,原来,沈家是有大图谋!”
    这句话戳中了朱远章的内心,定鼎在他心里可是重中之重。
    不过这一年多来,听多了朱钧的言论后,他倒是不在觉得富商是不祥之人。
    反而觉得,一个国家富商越多,代表着国家越富。
    如果百姓富庶,小有身家,难道百姓也是不祥之人?
    只要他们为国家纳税,不做坏事,便是良人。
    虽然内心有所担忧,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来,“你的意思是,咱老六要造反?”
    杨先急忙解释道:“臣没有这个意思,吴王殿下自然是不可能造反的,但是沈家就难说了!”
    “这些年,沈家可没少掏银子,先是应天城墙,而后又资助老六救济灾民。
    甚至凤阳能够发展到如今的样子,也是沈家的家底。
    扬州当年,大猫小猫两三只,沈家汇聚了不少商贾过去,也是出过力的。
    咱还记得当年,诚意可是说,沈家是商贾的榜样。
    时至今日,到了你们口中,却成了卖国贼了!”朱远章冷冷道:“老六的奏折写的很清楚,那赵巡检,前一日上门索贿不成,随即便勾连死刑犯,贿赂这些死刑犯的家人,让他们伪造假口供。
    还从赵巡检家中搜出账本,三年贪墨万两,涉及大小官员百人!
    一个小小的九品巡检,三年贪墨万两银子,你这个右相,一年的俸禄是多少?
    他贪墨的银子,都足够开你十年的俸禄了!”
    说着,朱远章将账本摔在了地上,“扬州拱卫司的那边已经把这些贪墨的人全都抓了,没有一个是冤枉的。
    还有那个疑似张周人的周子龙,数月前就被抓了,此人不过是海边的渔家子,因为私自出海,擅自煮盐被抓。
    根本就不是什么翻江龙,也根本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海匪。
    你们不在扬州,却说的有板有眼,好似一切都是真的。
    真以为咱是好糊弄的?”
    “陛下,谁真谁假暂且两说,无论如何,都要搞清楚才行,若不然,影响太坏了,吴王如何有资格抓一个从三品的大员?”杨先头抵在地上,悲声道:“请陛下三思!”
    哗啦!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请陛下三思!”
    朱远章冷冷看着他们,“咱老六手执七星剑,还真有先斩后奏的权利,一个贪墨万两的九品芝麻官,只是斩了他脑袋,还是太便宜他了,应该将那狗东西凌迟处死。
    将他家的男丁流放,女眷充入教坊司,永世不得翻身!
    还有,咱已经派人过去调查了,真相出来后,咱自会给一个说法。
    若真是冤假错案,就别怪咱心狠手辣了。
    勿谓言之不预!”
    “陛下,应该让三司审查!”杨先道。
    “朕更相信拱卫司!”朱远章指着众人,“都下去吧!”
    “陛下啊,难道您真的要任由吴王胡闹吗?”宋廉悲愤道:“这是在挖大业的根基啊!”
    “挖大业根基的,是那些贪官污吏,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狗官,不是咱家老六!”朱远章强势维护道:“不过,扬州也不可一日无官,咱自然会派人去接手扬州知府和都运转司!”
    闻言,宋廉心凉了半截,他再也忍不住,指着朱远章大骂:“昏君,你这个昏君,纵容疯王胡闹,你这个昏君......”
    宋廉语出惊人,吓得在场的人身子都僵硬了。
    没想到宋廉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大骂皇帝。
    朱远章虽然生气,确也没有将宋廉如何,只是道:“你且看好,咱是昏君还是明君,咱老六是疯王还是贤王。
    真相大白那一日,咱希望你还有脸来上朝!
    下去吧!”
    皇帝没有生气,态度越是冷淡,众人就越是心里发毛。
    莫非,皇帝已经掌握了什么关键的罪证。
    “昏君,如此下去,大业国祚迟早会出事......”宋廉脸涨的通红。
    杨先一咬牙,使了个眼色,便有好几个人拉着宋廉离开。
    事已至此,杨先也明白,在闹下去,不会有结果。
    这是一场博弈,而皇帝站吴王,所以,无论如何也要找出沈家的罪证。
    要不然,扬州那边的一切,就都要拱手相让了!
    离开奉天殿后,宋廉依旧在骂,“老夫要辞官,大业已经没有希望了,老夫要辞官!”
    “宋学士,万不可如此!”
    “是啊,宋学士......”
    宋廉却道:“如此颠倒黑白,是非不分,老夫无法为这样的昏君效力,你们不愿意辞官,老夫愿意。”
    说着,他一甩袖子,朝着东宫走去。
    众人都慌张的看着杨先,宋廉作为浙东一脉的话事人之一,在刘基辞官后,便是一面旗帜。
    若是宋廉离开,那浙东一脉还有几个人可以撑场面?
    “杨相,您不劝劝宋学士吗?”
    杨先摇摇头,“宋学士心志坚定,又岂是我能劝得动的,不过......国朝出了不祥,我辈应该迎难而上,让陛下明白我们的信念。
    宋学士不畏强权,敢于直谏,难道我等就不敢了吗?
    为人臣难道贪生怕死?”
    不少人都听出了杨先话里的含义。
    “杨相说得对,我辈士大夫,何惜此身,若是不能为国家除奸,保全此身,也不过是苟且活着!”一个清流官员道:“某也要追随宋学士的脚步,辞官!”
    “算我一个!”
    “我也辞官,如此环境,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
    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他们纷纷朝着宋廉跑去。
    目的只有一个,辞官!
    潜在意义:逼宫!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7/17032/102107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