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苑读书网 > 仙侠小说 >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朱钧徐妙锦 > 第三百零八章 圣贤竟在我眼前!

第三百零八章 圣贤竟在我眼前!

推荐阅读:中原归乡人凌越仙记他比风温柔徒弟修炼我摆烂,满宗畜生横压诸天江辰唐楚楚野性难驯:史上最强娃娃妃咱是野原新之助的舅舅武者仙境我在厕所是个神我在现代留过学

    这句话出自《遗诏敕后主》,可此方世界并没有这篇文章。
    朱钧的这一句话,恰好就搔中了方克钦的痒处。
    此时,方克钦觉得朱钧,无论是性格还是理念,都与他极为相似,再加上朱钧对他有大恩,心中更是敬佩之极。
    看着凤阳被朱钧管理的紧紧有条,已然呈现出它该有的繁荣来,不免又在心里补了一句:治世之贤王也!
    宴请完方克钦后,朱钧便让方孝直送方克钦去知府衙门。
    路上,方克钦道:“吴王不已你年纪小而看清你,反而对你委以重任,你当时刻警醒,万不能辜负殿下的期望才是!”
    方孝直不住的点头,“孩儿明白!”
    见儿子比以前更加的沉默,方克钦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你母亲弟弟他们稍晚些来。”
    “孩儿届时去城外迎接他们!”方孝直道。
    父子俩一问一答,倒像是先生和学生。
    来到知府衙门,方克钦拿出了任命书,知府衙门里的人纷纷过来见过大老爷。
    一个个脸上堆满了笑,只不过,能不能让他们归心,还要看方克钦自己。
    方孝直也没久留,他手中事情太多,处处都需要他过问,将父亲送到后,便告辞离开。
    眨眼间便来到了六月,这些日子大雨一波接着一波,然后便是暴晒,空气里都弥漫着土腥味。
    但河堤固若金汤,凤阳湖也是如此。
    灾难的阴霾也逐渐退去。
    在凤阳城以北,数个厂房矗立了起来,大多都是沈家的产业。
    而污染比较重的水泥厂,炼铁厂,砖厂,南边的丘陵里。
    有山峦做屏障,灰尘也飘不到城中。
    城内主路已经尽数铺设成了水泥路,城外的主路也以日五里的速度快速建成,这还是水泥厂产量的问题。
    等产量上来,加上大量的人工,日修二十里问题也不大。
    目前主要是规整主干道,用石块加宽加固,要同时可以行六辆马车才行。
    好在人多,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钧这会儿正跟方克钦在城外视察,朱钧是抽空过来,而方克钦几乎天天都在外面跑,一个月的时间,就走烂了三双鞋子。
    知府衙门里的人都叫苦连天,但是没办法,人是吴王罩着的,又入了陛下的法眼。
    淮西总管府还是吴王的丈人呢,这凤阳可不比以前了,敢炸毛,怎么死都不知道。
    “这路基稳,有大红石垒成,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方克钦看着前方,脚踩在水泥路上,感慨道:“这水泥比混合了糯米汁的三合土还要坚硬,不仅产量高,廉价,还不浪费粮食,凝固也快,这路比京城的路还要好,要是能够直通京城,日程起码能缩短三天。”
    “想致富,先修路,咱们不仅要利用凤阳的水利之便,还要利用陆路,条条大路都要通向凤阳才好。
    所以这一条京畿道,是一定要修好的!”朱钧道。
    “一里路近八百两银子,四百里,那就是......三十二万两银子,如此耗费......值得吗?”方克钦知道修路的好处,可是一条路三十二万两银子,这也太吓人了,国库收入一年才多少啊?
    “今天投入的三十二万两银子,未来会帮助风阳赚回十个,百个三十二万两银子。
    凤阳此前军民加一块有七八十万人,丝毫不比应天少,而眼下才三十万出头,留不住人,是凤阳最大的问题。
    想要留住人,就要彻底改变凤阳的环境,环境变好了,那些人自然就愿意来凤阳定居。
    凤阳不说超过应天,可人数起码也不能比之前少吧?”朱钧道:“这里可是中都,日后若是迁都,大猫小猫两三只,好看吗?”
    方克钦点点头,拱手道:“殿下说的是,是微臣狭隘了!”
    “对了,周边几个乡镇怎么样了?”朱钧问道。
    说起这件事,方克钦就来精神了,“按照殿下的要求,凤阳湖周边三个乡镇,三十余村落的土地丈量已经尽数完成。
    再加上朝廷勋贵捐的土地,可用的耕地达到了六十万亩。
    其中池塘九十八口,大水库一座,小水库有十余坐......
    现在已经开始实行村落承包制度,七天前已经跟所有的乡民开了座谈会。
    签订了承包契约。
    知府衙门联合吴王府兜底粮食收购,之前一季稻已经被淹了,只有少部分幸免于难。
    所以咱们现在主攻二季稻,抢种粮食。
    除此之外,池塘,水库,也开始承包养鱼。
    然后开荒山种植果树,茶叶。
    前后发动了五千七百人次。
    乡亲们都很有干劲。”
    眼下受灾的百姓都居住到了城内,而城外那些地总不能荒了。
    为了给这些百姓一个长久的活计,朱钧就想到了集体承包制度。
    按区域划分。
    养鱼,种田地,果树,茶叶等经济作物。
    由知府衙门和吴王府兜底,时间一久,这边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农副产品产业链。
    依托沈家和应天商会强大的渠道,倾销这些并不是什么难事。
    卖不出去,没关系,朱钧还有后手。
    “殿下不知道,现在百姓有多感激您!”方克钦也是一脸敬佩的看着朱钧,原来救灾还可以这样救,发展地方经济还可以如此,朱钧的一系列的手法,直接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觉得自己此前做知府,简直做到了狗的身上。
    看看朱钧,才来了多久,凤阳百姓的生活一天一个样。
    简直大才也!
    “等全凤阳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再来感激我也不迟!”朱钧淡淡一笑。
    方克钦肃然起敬。
    吴王就是这样,内里有治世贤才,却从不骄傲。
    百姓的夸赞是个人都喜欢,可唯独朱钧选择了漠视。
    他总是尽可能的为百姓着想,一个劲的苛待自己,压榨自己,就为了对百姓更好一些。
    以前方克钦觉得,圣贤只处于书上和人们的臆想之中。
    而现在,圣贤就站在他眼前。
    正当他打算在一次的肯定朱钧的功绩时,沈大宝快步跑了过来,“六爷,应天商会的代表团来了!”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7/17032/102105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