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推荐阅读:重生2010,国士无双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修仙没系统?那就自己搓!都重生了我就不能当影帝吗传说时代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海洋领主:从成为钓鱼佬开始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从漫画编辑开始成为资本家

    “但不知是哪两条路?”富老爷试探着问道。
    “第一条路,你喝了这碗菜粥,然后再拿出三万担粮米来!”
    ?“那第二条呢?”
    “第二条路简单,我命人将你打个半死,然后也要拿出来三万担粮食!”
    “老爷,小人家中真的无粮啊?”
    “大胆狂徒,如今百姓遭难,你家屯了好些个粮米,却不愿拿出来周济众人,只等着日后坐地起价,你当我真的不知道吗?”说到此处,那位鼠知县是声色俱厉!
    “冤枉啊,小人家中真的没有粮食啊……如若大人不行,可派人去搜就是!”
    “你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我来问你,你家后院可有大井一眼?”
    “啊……”
    “那井口下方一丈,井壁之上有一个开凿出来的密室,至于里面你放了多少粮食,那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吧……”
    “你怎么知道的?”一听鼠知县说的如此详细,富老爷顿时是面如死灰!胡知县在一旁心说,还他是怎么知道的,这是鼠爷的看家本事啊!别说你藏的粮食了,就连你家里有几个老鼠洞,他都比你掌握的更为清楚!
    “来人,如此刁民,不打不足以泄愤!将这富流油拖下去,重则四十,然后再派人去他家中将粮米取来!”
    鼠知县一声令下,旁边马上就有人将瘫软如泥的富老爷拖了下去。好家伙,这顿打,直打的富老爷是哭爹喊娘,皮开肉绽!一看堂上的这位知县真是毫不手软,堂底下剩余的那些位老爷可就再也站不住了!
    “启禀知县大人,小人钱万两家中尚有余粮万担,愿拿出来周济百姓!”
    “小人家中也有七千余担……”
    “我家有一万三千担……”
    众豪强是纷纷上前拱手,表示愿意捐粮出来。胡知县见此情景,不由得是喜极而泣!
    简短皆说,有人去那些富户豪强家里取来了粮食,粗略一算,足足有十三万担。而后鼠知县又吩咐衙役把这些粮食都分发给了百姓,他自己则是拉着胡不为回到了后堂。
    “多谢鼠爷,我替这鄄城数万的百姓谢谢您的活命之恩!”胡知县是拜倒在地,磕头不已。
    “起来吧,我见你心系百姓,且为人忠义,所以这才会出手相助!”
    “做官不与百姓做主,那我还考取这功名何用!”
    “很快就没用啦……眼下之灾已然躲过,可不出三载,恐怕将会有更大的灾祸到来呀……”鼠知县忧心忡忡的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绝世唐门.jueshitangn.info
    “鼠爷,您神通广大,想办法救救这满城的百姓吧?”胡知县一听这话,刚刚站起的身子,立刻又跪了下去。
    “有些事,亦非我所能更改,须知天意难测啊……一旦到了那时,你若想保得活命,可去城外十里的山神庙去寻我,届时我自当与你一番机缘……”
    “可是……”胡知县本来还想说些什么,可再一瞧,眼前的这位鼠知县早已是没了踪影。无奈之下,他也只好作罢。
    果不其然,次年金人大举南下,钦宗皇帝被俘,又一年北宋灭亡。而此时的胡不为因私开关仓,早已是赋闲在家。瞧着刀兵四起,生灵涂炭,他不免生出了些许落寞,于此同时也想起了当年鼠知县所讲的那一番话。于是,胡不为遣散了下人,独自去往了城外的山神庙,而后便不知所踪!”
    故事讲完了,陈珊沫非常捧场的鼓掌故意道:“偌若讲的故事就是有意思,我喜欢。再讲一个呗。”
    余偌若给陈珊沫使眼色:差不多得了。
    陈珊沫也给她使眼色:赶紧再讲一个啊,我不想跟他聊天。
    这时候孙旭尧发话了:“余小姐再讲一个呗,我也好奇,咱们讲的故事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沫沫这么爱听。”
    无奈,余偌若只好自己继续:
    “常县刘生家境贫寒,因父亲早逝,自幼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刘母终日操劳,依靠针线活供刘生读书,生活可谓艰辛不已,直到刘生考中秀才,在私塾做了教书先生,二人生活才算勉强度日!
    这年,又到乡试之期,刘生辞别母亲,再次踏上省城之路,因盘缠不多,沿途皆是风餐露宿。
    一日,刘生行至一片荒野时,眼见天色已晚,前方又有一破庙屹立,便匆匆入内,准备在庙中留宿一晚。
    庙宇年久失修,已是破败不堪,居中神像尘埃密布,隐约可见其面容依旧不怒自威,刘生一番收拾,和衣而眠。
    迷迷糊糊睡至夜深,天空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竟下起了倾盆大雨,不知又过多久,庙中陡然传来一声巨响将刘生惊醒,刘生起身一看,发现庙宇低洼处满是积水,神像在暴雨的冲刷下已轰然倒塌。
    突然,神像倒塌处似有一道光芒闪过,在黑夜中格外显眼,刘生一惊,上前瞧去,坑内竟有一个巴掌大小的木匣子,或因雨水渗透浸泡,时日一长,这匣子已是腐烂不堪,露出盒内的一枚古镜。
    只见这古镜古朴无奇,似铜非铜,似铁非铁,却异常坚硬,镜面光滑明亮,清澈如水,刚才发出的光芒正是映射的闪电之光,镜面背后几行小字,道出古镜来及,此乃魔物,非善人不可持有。
    刘生不知所谓魔物,却料想此镜不凡,心中一喜,将其拾起,看着镜中自己温文尔雅,刘生欣然一笑,藏于怀中,再看天际已有一丝泛白,刘生无心睡眠,等至雨停方才继续赶路。
    此番乡试,科举内容不难,一如往年,刘生都能对答如流,可刘生依旧寝食难安,屡试不中,已让刘生有些意乱。
    果然,到那张榜之日刘生再次落榜,刘生满目失落,心灰意冷,一人跌跌撞撞出了城门,沿河而行。
    沿途芳草萋萋,人烟寥寥,刘生忽然听到前方有人高谈阔论,嬉笑不止,放眼望去,河边一凉亭处有几个书生正推杯换盏,举杯对饮。
    刘生本无心停留,可当听到有人提及先前乡试和自己名字时不由脚步一停,凝神侧耳倾听下,这才得知,近年几次乡试,自己皆已中举,只因自己出身寒门,无权无势,才被别人换了名额,此次名额正是被其中一人夺去。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6/16686/100065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