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祭祀大典

推荐阅读:开局只有8年寿命,我选择梭哈捡个王妃是个宝武林玺我在宅斗文里修仙农神传说倾国王妃之九重城烟渣受他动了真心战婿归来魏南风扛上八大太子三国之绝代军师

    何晟楠知道丫鬟为什么会怕成这样,翁鹤立曾犯的是诛九族的重罪,当初皇上是看在他在战场杀敌的儿子的份儿上,才没追究他们全府的责任。翁鹤立已去,自然不能再提国舅。难道当初所说的那个在战场杀敌的儿子就是救了她的这个将军?
    何晟楠简直难以相信,怎么会这么巧?她竟然被翁鹤立的儿子给救了?
    她该怎么办?接下来她该怎么办?
    如果被这个将军知道了她是谁,他会不会又再杀她?会不会拿她去威胁冷孤月?
    何晟楠越想越害怕,一时竟有些慌了。
    不行,她得想办法离开。可就她现在这个体力,连这个院子的大门都出不了。何晟楠陷入了焦虑。
    ......
    清明时节,大启皇朝一年一次的祭祀大典在太庙举行。
    每年的祭祀大典都举行的非常隆重,由皇帝为首,各皇家人员、官员均到现场。祭奠祖先,以表孝心。
    跟往年一样,礼部尚书孙宁梁来主持。
    按照流程,先是迎神,宫廷乐队奏起乐章,皇帝带头行四拜礼迎神。
    迎神完毕后献爵,奠帛、初献礼。献礼完毕后读祝位,读祝便是由智仁大师来读。他从人群中走来,走到献官左侧,乐止,众官皆跪,智仁大师开始读祝,读毕后,乐章继续奏起。
    然后进行亚献、终献、饮福受胙,众人跪饮福酒,受福胙。大家饮酒,食生肉。礼仪进行到这里已经近两个时辰过去了,众人膝盖生疼,再加上吃生肉,很多娇生惯养的皇子都受不了,但皇帝在前带头,没人敢怠慢。大家只好硬着头皮,硬往下咽。
    食毕,大家继续跪着。接下来辞神的环节,继续奏乐,四拜。辞神后焚烧祝文、焚帛,而焚烧的这个人就是萧冷。
    萧冷自小从未在宫里露面,所以宫里的人并不认识他。这里面唯有玄康认得,所以在焚烧完毕,众人起身,玄康抬头间看到了他。
    礼部尚书孙宁梁正要引导着进行下面的环节,这时玄康喊了停。
    众人不知所以,都满脸疑问的看向皇帝。
    玄康则看着萧冷一脸严肃的问道:“你为何在此?”
    众人均顺着玄康的方向看向萧冷,不知道这是何人,竟惹得皇上打断了祭祀流程。
    大家均以为此人要脑袋不保。
    萧冷低头行了一礼,正要说话,这时智仁大师走到了萧冷跟前,他同样朝玄康行了一礼,道:“回皇上,二皇子因多年未回家,对家人十分挂念,老衲见他实在可怜,便私自决定带他回家看看。请皇上恕罪!”
    众人一听二皇子?大家都震惊不已,纷纷扬头朝萧冷看去。众人皆知,二皇子两年前遇刺下落不明,今日怎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大家看着这个一直不在宫里,名字却经常出现在朝堂的二皇子,尤其是四皇子萧炎和翁昱,更是仔细打量着他。
    而大皇子萧逸坐在轮椅上,远远的看着萧冷,眼圈有些泛红。他因腿不方便,玄康特意允他坐着观礼,不必下跪。
    他本以为这辈子再见不到他的弟弟了,直到前些日子十一找到他。
    智仁大师的话音刚落,萧冷赶紧往前走了两步给玄康跪了下来,并道:“请父皇莫怪师父,是儿臣求他带儿臣入宫的。每年清明节,儿臣都是一人在寺里悼念先祖,今年得知师父有幸入宫参加大典,便求了师父带上儿臣。儿臣只是想来给先祖和......和母后上柱香,如果父皇想责罚,便罚儿臣吧!”
    玄康脸色极为严肃的看着萧冷,站在那半天没说话。他看得出,这次见到他这个儿子跟上次在皇陵见到他大有不同。
    上次在皇陵,他眼里对他充满了愤恨与不满,宁愿拿刀刺伤自己都不愿服从他的命令,当日他说的那样决绝不再回来,今日他终还是回来了。他跪在他面前,就像那日皇陵的事没发生一样。
    玄康刚要开口,这时远处的萧逸坐在轮椅上大声叫了声:“父皇——”
    萧逸一喊,所有人的目光朝他看去,萧逸让身后的太监将他推到玄康面前,拉着玄康的衣袖道:“父皇,您可怜可怜二弟,将他接回宫吧!”
    玄康一听,有些震怒的看向萧逸道:“你的意思是朕让他待在静修寺委屈了他?”
    这是玄康第一次对萧逸怒目横生。
    萧逸摇头道:“儿臣并无此意,但是父皇,二弟在宫外确实危险重重。这次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站在我们面前,儿臣不忍放他离去。二弟已经年二十五了,难道您要让他在宫外待一辈子吗?”
    玄康听完反倒看向萧冷,却对萧逸道:“你有意挽留,恐怕他并不想回宫!”
    萧逸一听赶紧道:“不会!”
    说完他赶紧看向跪在地上的萧冷:“阿冷,你说句话!”
    萧冷磕了个头道:“儿臣听从父皇安排!”
    玄康站在那里,脸色阴晴不定,大家看不出他在想什么,他似乎又在犹豫。
    这时吴清从众官员中出来跪到玄康面前道:“皇上,二殿下在静修寺为先皇后祈福多年,现已成人,作为国家储君,确实该接回宫了。”
    吴清为人刚正不阿,忠心于皇上,一心为大启,从来不站队。以前翁鹤立主张修改朝纲,立太子要立贤立能,而他便是反对篡改朝纲的第一人。他一直认为立太子要立长。在他看来,立贤难免造成众皇子为夺位而造成兄弟相残。如果真有贤能人才,大可安心辅佐君王。
    他这一求情,旁边的礼部尚书孙宁梁也赶紧跪了下来,作为礼部之首,他是坚决支持维护朝廷法度的事,他也跪在地上道:“请求皇上准允二殿下回宫,早日立储,以安定我大启朝野人心。”
    看到这两位官员都替萧冷求情,四皇子萧炎有点憋不住了,他看了看众人,从人群中出来,先朝皇上行了一礼,弯身道:“父皇,儿臣觉得......”
    他刚说了个开头,这时沈佳恒从人群里赶紧出来也跪了下来,他抢在萧炎面前道:“皇上,臣也觉得该将二殿下接回宫,襄炎王定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6/16488/98803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