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0

推荐阅读:重生之凤霸天下神级英雄重生之大好人生亿万追妻:总裁,别过分秦茉楚亦钦综影视之精神状态很美丽世子很凶大侠饶命吾家骄妻初养成我一修真魔君吊打圣魔导师很合理吧宇智波斑的逆袭

    站着看戏。
    这些事,还轮不到他们吏部参与。连礼部都半点反应,他们吏部更是八竿子打不着。
    这会儿,历帝已经被他们众人嘴皮子上的各种机锋烦了,他顺着武官们的话,直接道,“杨首辅,你就让你们之中对此最清楚底细的人上来解答吧。”
    他的话补上一句,免得听上去半点儿不给杨首辅面子,“这也是方便了武将诸位能够听明白。”
    这话就差直白说,底下的武将们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也没多少耐心,找个能顶事的人出来把话讲得通俗易懂,让人听明白。
    瞬间,杨首辅就神色一紧。
    他几乎霎时间脑子里就转了几百回。
    内阁几人里面,汪阁老微微皱了皱眉,扫了一遍其余的人,见他们没什么表态,便也静观其变。
    刘旭刘阁老则一脸老神在在,仿佛事不关己。
    什么都想抢手里,也不怕烫手。
    “这事,怕是得宣咱们新科小状元郎”,杨首辅眨眼间重新堆上笑,他奉承历帝道,“说起来,这事还是陛下英明,今科点了咱们的小状元。这次折子里面,内阁给秦朝宁请功,也皆因奏折上的建议大多数取自他的想法。”
    闻言,历帝神色一松,“宣新科小状元郎上朝。”
    杨首辅见状,心下不再担忧。
    他只是可惜了原有的安排,现下怕是都得打乱。不过,影响不大,秦朝宁又不是有三头六臂的人,那些他们内定了的人大部分仍旧可以去到安排好的位置。
    只是眼下,就不得不先给秦朝宁出头的机会了。
    他的私心原是不想让秦朝宁这么快就三番两次在圣上这边刷存在感的。一想到这人是刘旭那老匹夫的门生,他就不喜。
    而武官们听罢,不少人的脸上就耿直地无语了。
    他们听懂了,搞了半天,压根就不是你们这群老臣想的法子!真是好大的脸!
    没一会儿,当秦朝宁被内侍带到太和殿,他人还是懵懵懂懂的。
    在他踏入大殿那一刻,几乎是在场的文武百官都朝他看了过来。
    说实话,所有人对新科小状元郎的第一眼印象都是,看上去多乖巧的一个半大小子,眼神清澈,神色自己都还是懵懂的,那般人畜无害。
    所以,为何小状元郎刚入翰林院就闹出一桩打狠架呢?听闻,新科一甲的三人至今都还是互相彻底不搭理的状态。
    而秦朝宁被注视得睁圆了眼眸,动作顿了顿,才反应过来继续跟着内侍往前走。
    “下官秦朝宁,拜见圣上。”
    “平身。”
    历帝今日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他钦点的新科状元,从秦朝宁的面相看,觉得此子内心干净纯粹。
    相由心生,多少沾点边。
    “小秦大人,这份外邦朝贡的奏折里面提及的各项章程,可否为朕以及众爱卿解答一番?”历帝对秦朝宁说道。
    之所以加个“小”字,皆因朝堂上的官吏中,姓秦的也有好多位。
    “下官领命”,秦朝宁一板一眼地行礼应道。
    他转过身,朝那上百双看向他的眼睛问道,“诸位大人,疑问的点的是在?”
    因为他此时此刻看上去实在是太乖了,众位官员们看他像看小辈似的,不由得连语气都放好了,收敛起了和同僚互撕的嘴脸。
    “小秦大人,诸位使臣团踏入宣国国境的入口不一,倘若让兵部安排兵卒前去,不知小秦大人可有算过,其中耗费人力物力该几何?”
    “小秦大人,历代官商泾渭分明,此次引入商户进朝廷大事,你是觉得户部亦或者是礼部负责合适呢?一旦让商户得势,商人逐利,于朝廷而言,会否存在威胁?”
    “小秦大人,奏折提及的,惠及百姓,不知道你的章程是何种?如何惠及呢?”
    “小秦大人,工部年年月月殚精竭虑,至今未能见识过奏折所写的大杀伤力武器。不知小秦大人是从何得知?可有图纸?”
    ……
    秦朝宁眨了眨眼:“……”
    好家伙,这连珠炮!
    他顿了顿,才上前逐一解答。
    接外邦使臣团的兵卒,从当地抽调,并不从京中派遣。这意味着,现在边境挨着那些外邦的兵营,很大几率能够拿到他们该得的军资。只有军资到位,那些兵卒才能以全新的武装严阵以待。
    至于军资一事,倘若户部账上缺银两,也可以考虑引入商户,许以名誉或是其他,展开双方的合作,各取所需。
    至于,商人会否成为朝廷的威胁?按照宣朝目前的生产力,不会。
    若是朝廷对他们不放心,其实也有很多法子,诸位大人可以集思广益。
    秦朝宁不敢明说,让他们的子嗣捐官,从此有了软肋,有所顾虑即可。这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利大于弊,长期弊大于利。
    一旦,商人圈层的子嗣在官场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法无度,规则打破,有一定几率会越来越多。
    无他,商户们不缺银两,再加上权,如鱼得水。到时候,这些人想要的就不仅仅是眼前的小恩小惠了。
    他收拢发散的思绪,继续解答。这一次外邦来朝贡,朝廷六部估计都要互相协作,不存在哪部单独统筹。
    外邦朝贡一事倘使安排得当,全国百姓确实都有一定机会惠及。
    但是得把这事当成盛事来操办,从沿途各地开始,那些地方与京中都可开启富有当地特色的一系列活动。譬如,民俗展示、美食街、手工艺品……游览名胜景点。
    当地官吏都可因地制宜,把握机会,创造机会,从外邦的人手里挣些银子,同时盘活本地和周边的消费需求,让当地经济转起来。
    而武器改进这一块,是所有建议事项中最难的。
    秦朝宁实话说明,自己还未有万全之策,若是有机会去和相关经验丰富的大人们一起研究,他愿意一试。
    武官们一听,“这有何难?小秦大人若是想去少府监,倒不如来兵部的北都军器监?”
    少府监隶属工部,北都军器监隶属于兵部,同样负责军事武器锻造。
    工部的人一听,顿时不乐意了,纷纷怒目瞪了一眼那些四肢发达的同僚,“小秦大人能和你们武官们聊什么?他的话你们听得懂吗?”
    第136章北都军器监
    秦朝宁在太和殿上答疑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直至所有人把其中关节要点都理解清楚。
    “小秦大人果真好生聪慧”,武官那些对他心生好感道。
    军户子出身,却胸有沟壑,腹有乾坤,完全就是他们梦想有的子嗣!
    而文官们心思百转,已经开始思考自己适合请缨做些什么。
    历帝听罢,觉得朝贡一事大抵上能被顺利解决掉,便开口让内阁再出详细的章程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5/15469/930171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