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港商要见你(2更)
推荐阅读:重生2010,国士无双、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提前登陆五百年,我靠挖宝成神、重生08,从渣男开始逆袭、我改写了童话世界的剧情、让你上恋综,嘉宾全翻车了?、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修仙没系统?那就自己搓!、都重生了我就不能当影帝吗、传说时代、
香港的大学是和国外学的,历来有接受私人捐款的习惯。
向母校捐款,或者直接就是喜欢某所学校,就向该大学捐一笔钱,是有钱人们经常做的事。
有的是图名,有的是图别的。
杜兆辉又不是对华清心生向往,这所内地的高校再怎么厉害,也折服不了杜兆辉……杜大少爷的文凭是半卖半送的,要不是他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个个都要争宠,杜兆辉自己脸上挂不住,他也不会搞个文凭装装门面。
79年,改革开放的口号刚提出来,香港首富就在自己的老家粤省捐钱修大学。
那么多钱杜兆辉是不可能捐的,杜家的资产和首富还差了等级,杜兆辉也不是当家人。但一两百万港币杜兆辉还是能做主的,也就是杜大少爷在香港买一台车的价钱。
他对特别喜欢的女朋友,也会送车送楼,一般喜欢的就送名牌包。
香港女明星的身价也不过如此,在她们身上花钱,她们会讨杜大少爷欢心。
给华清大学捐钱,能给杜兆辉带来好处。
有些好处是无形的,杜兆辉是标准的商人想法,以小利博大利,有好处的事他肯定干。
杜兆辉把自己想法一说,向导也很意外。
“……应该是能的。”
给学校捐钱肯定行,香港来的有钱小开真是有钱任性。
但这钱别管捐给谁,都是落在了华国的建设上,向导也不是汉奸,有钱的港商支援国家建设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么。
这下子找学校,就更名正言顺了。
80年代,以私人名义给华清大学捐款的还很少,学校靠的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还是众多高校中,国家拨款第一序列位置的。可谁会嫌钱多?这种没什么要求的捐钱,也能解决学校的一部分难题,一些比较小众的课题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搞课题的教授们申请不到足够的经费,情绪还得学校来安抚。
学校能怎么办?
校长也不能造钱!
有人捐款,当然是能接受的。
这又不是来华国搞间谍活动的外国人,是香港的商人,香港人也是华人,再过12年就要回归了,这钱华清大学要的毫无压力。
很快,接待杜兆辉的,就变成了校办的主任。
“像杜先生这样的爱国同志,正是我们需要的啊!”
具体捐多少钱,是不是专款专项,杜兆辉还没有细谈。但根据透漏出来的信息,这是一笔上百万的私人捐款。主任一个月工资才多少?一下子捐上百万,肯定是爱国的咯。
杜琤荣的普通话不好不差,带着港式普通话特有的口音,但能正常交流。
“是这样的,我来华清之前,受公司同事的请托,希望能顺便见一见他的女儿,去年考上华清大学,叫夏晓兰,老家是豫南省的。”
什么院系,夏大军根本搞不明白。
要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夏大军还不知道夏(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bq46.cc。m.bq46.cc
向母校捐款,或者直接就是喜欢某所学校,就向该大学捐一笔钱,是有钱人们经常做的事。
有的是图名,有的是图别的。
杜兆辉又不是对华清心生向往,这所内地的高校再怎么厉害,也折服不了杜兆辉……杜大少爷的文凭是半卖半送的,要不是他下面的弟弟、妹妹们个个都要争宠,杜兆辉自己脸上挂不住,他也不会搞个文凭装装门面。
79年,改革开放的口号刚提出来,香港首富就在自己的老家粤省捐钱修大学。
那么多钱杜兆辉是不可能捐的,杜家的资产和首富还差了等级,杜兆辉也不是当家人。但一两百万港币杜兆辉还是能做主的,也就是杜大少爷在香港买一台车的价钱。
他对特别喜欢的女朋友,也会送车送楼,一般喜欢的就送名牌包。
香港女明星的身价也不过如此,在她们身上花钱,她们会讨杜大少爷欢心。
给华清大学捐钱,能给杜兆辉带来好处。
有些好处是无形的,杜兆辉是标准的商人想法,以小利博大利,有好处的事他肯定干。
杜兆辉把自己想法一说,向导也很意外。
“……应该是能的。”
给学校捐钱肯定行,香港来的有钱小开真是有钱任性。
但这钱别管捐给谁,都是落在了华国的建设上,向导也不是汉奸,有钱的港商支援国家建设还不赶紧答应下来么。
这下子找学校,就更名正言顺了。
80年代,以私人名义给华清大学捐款的还很少,学校靠的是国家财政拨款,而且还是众多高校中,国家拨款第一序列位置的。可谁会嫌钱多?这种没什么要求的捐钱,也能解决学校的一部分难题,一些比较小众的课题是很难申请到经费的,搞课题的教授们申请不到足够的经费,情绪还得学校来安抚。
学校能怎么办?
校长也不能造钱!
有人捐款,当然是能接受的。
这又不是来华国搞间谍活动的外国人,是香港的商人,香港人也是华人,再过12年就要回归了,这钱华清大学要的毫无压力。
很快,接待杜兆辉的,就变成了校办的主任。
“像杜先生这样的爱国同志,正是我们需要的啊!”
具体捐多少钱,是不是专款专项,杜兆辉还没有细谈。但根据透漏出来的信息,这是一笔上百万的私人捐款。主任一个月工资才多少?一下子捐上百万,肯定是爱国的咯。
杜琤荣的普通话不好不差,带着港式普通话特有的口音,但能正常交流。
“是这样的,我来华清之前,受公司同事的请托,希望能顺便见一见他的女儿,去年考上华清大学,叫夏晓兰,老家是豫南省的。”
什么院系,夏大军根本搞不明白。
要不是在电视上看到,夏大军还不知道夏(本章未完,请翻页)
www.bq46.cc。m.bq46.cc
本文网址:http://www.70ya.com/xs/11/11540/82938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m.70ya.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